兰州往事:“赛军舰”的羊皮筏子


这组照片拍摄于1934~1935年的兰州城,拍摄者是当时的美国驻华记者福尔曼。这些照片记录了兰州城当时的风土人情,尤其是黄河边的羊皮筏子和水车,给当时的拍摄者以及后世的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兰州羊皮筏子始于何时 , 无从稽考。相传很早以前 ,兰州西七十里处,有位老汉赶牛过河,牛虽沉入河中,但还游到了对岸,老汉回家后杀牛剥皮,将皮缝成袋形过河成功,这便是兰州牛皮筏子的来历,乘牛皮囊过河的消息迅速在黄河岸传开,人们也都效仿起来。其中有位住在兰州下小峡口的郝老头儿 , 用羊皮代替牛皮,他便是兰州羊皮筏的创造者。



制作羊皮筏子,民间有"杀好一只羊,剥下一张皮,吹入一口气,晒上一个月,抹它一身油"的制作口诀。首先要将宰杀好的牛羊脱毛,吹气使皮囊膨胀,再向皮巧内部灌入清油,之后混合食盐和水,最后将皮巧的头部、尾部及四肢用麻绳扎紧,经过数日暴晒,最终皮胎呈黄褐色。而剥皮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制作过程,更决定了这只皮裹的使用寿命。



宰杀牛羊后,需要去头及后肢,再将其倒挂起来,从臀部开始往下剥皮,剥至前肢时,将蹄割去,剥至颈部,牛羊皮能够完整的被取下。而后把皮浸泡在水里,待几日后皮囊会发酵,就可取出渐干,并用刀去除残留肉丝、脂肪,通常在制皮囊过程中会将皮囊翻过来,然后脚踩制,使其变软,最后注入适量清油、盐水,不仅能使皮柔初,还可防腐。兰州人将这个过程叫做"熟皮子"。

最后,将浸过清油的麻线将皮囊的颈部、臀部、一只前肢扎死,从另一只前肢充气,再用活扣扎紧,一个羊皮筏子就这样成了。




羊皮筏子在古代和近代的兰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兰州古称“金城”,是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兵家必争之地。在"兰州黄河铁桥"修建之前,兰州人民大多依靠羊皮筏子载货过河。



近代,从兰州起始的批发运输地域西起青海贵德,北达宁夏、缓远。抗战前,由西北各省出口的皮毛木料、粮食、药材、水烟等都是通过皮俊运至绥远、包头,再通过平绥线装车陆运。根据路程的长短,运输工具也不同,牛皮筏承担长途运输,而短途多用羊皮筏。批发运输约自每年河水完全解冻时起,至十一月河水封冻时止,而兰州两岸的摆渡者一般在二月中旬就开始使用羊皮筏运载货物、渡人过河。



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小说家张恨水曾来西北采风。路过兰州时,他将所见到的羊皮筏描写为"可顺流而下不用筏工操作,并且速度很快",沿着河边"每天都能够看到撑着牛皮筏的筏子客,背上驮着一大排牛皮大泡泡招摇过市,乍见之下,东方人式,是不能不笑起来的"。民国三十二年,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前来甘肃讲学和考察。他在兰州期间,也乘坐了一回羊皮筏子。



在抗日战争时期,兰州的羊皮筏子被”请”到 四川 , 征眼了以浅滩多而闻名的嘉陵江,把当时急需的汽油,大批地运到了重庆。据说,“羊皮筏子赛军舰”这句民谣,就是此次航行后人们对羊皮筏子航运队的赞叹而来。1954年,兰州的羊皮筏子又远赴西藏,帮助西藏的宗教人士渡过黑河、通天河等,然后去北京。

据说工农红军在甘肃时,都是用羊皮筏子星夜从兰州出发运送物资,上岸后用骡马驮运到目的地;一次住靖远的国民党反动派,妄图秘密的向甘肃水泉进攻,我党地下工作者得知消息,乘坐羊皮筏子提前通知水泉,争取了主动。


进入现代,羊皮筏虽然已经不再承担着运输大型货物的工作,但是一些农业生产和交通不便的滩涂仍然需要羊皮筏子。1953年,叶圣陶乘羊皮筏子从中山铁桥顺流而下至雁滩时,写了名为《坐羊皮筏到雁滩》的文章。直到八九十年代,羊皮筏才逐渐消失在了兰州的黄河两岸。



如今的兰州,虽然不再有羊皮筏子渡河,但是其承载的历史意义已经超越它的实用价值。它与兰州的地理环境、民族意识和文化也理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已然成为了兰州黄河文化的象征之一。随着兰州旅游的兴起,羊皮筏子作为旅游项目又重新回到的人们的视野,我们祝愿它世世代代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1.尚言,《羊皮筏子考证及开发研究》 2.邵永强、魏通,《黄河上的天之骄子——羊皮筏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