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座著名石桥,乾隆重视,百姓喜欢,险些被侵华日军摧毁


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都城,如今依旧是我国的首都。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三个文化带浓缩了北京的历史和文化。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有一座著名的石桥不得不说,它倍受乾隆帝重视,深受百姓喜欢,却险些被侵华日军摧毁。

这座石桥就是横跨永定河上的卢沟桥,自金代建成以来,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永定河的水患对卢沟桥造成了多次损毁,所以在建成之后经历了多次修缮。尤其是在清代,康熙、乾隆、嘉庆、光绪四位皇帝都对卢沟桥极为关照。

对于游客来说,卢沟桥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桥上的那些石狮子。人们都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因为你刚数完这个望柱上的狮子,一转身,调皮的小狮子就跑到别的望柱上去了,你肯定会数错。当然,这是民间传说,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卢沟桥上石狮子数量之多。


那么,卢沟桥上石狮子到底有多少只呢?据统计,共有501只。而这501只并非都是狮子,所以“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的。在细心观察下您会发现,在这些狮子的腿上,有鳞状的盔甲纹,似是鳞片,有的则不带鳞片。狮子腿上本来就不带鳞片,那带鳞片的是什么呢?那是龙九子之一的狻猊,人家比狮子的地位可高多了。

在卢沟桥下流过的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发源于山西北部,是桑干河的下游。永定河在历史上多次泛滥,对河两岸的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直到清代的康熙皇帝亲自视察治河工程,才在竣工之际将河名改为“永定”。相比之下,乾隆皇帝在整治水患之余,还立了一块“卢沟晓月”的石碑,就显得太有闲情逸致了。

再说说这些石狮子的数量,为什么会有数不清的说法呢?卢沟桥的石狮子数量确实是变化的。这座历史悠久的桥,在金、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各个时期都历经修补,石狮子的数量一直在变化之中。如今,卢沟桥最终保留下来的数量为501个。


卢沟桥早在1961年,就成为了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缘由,是与这座桥的经历分不开的。1937年的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演习时谎称有一名士兵失踪,并要求到宛平城寻人。这无理的要求遭到了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随即攻击中国守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而“七七事变” ,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卢沟桥可以说是命运多舛的,他历经了水患、战火,却始终肩负了作为一座桥的职责。宛平城和卢沟桥北京西南的门户,是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卢沟桥和与之平行的平汉路铁桥都是陆路通道,而日军当时必须夺取此地才能取得交通上的控制权。在卢沟桥和宛平城沦陷之后不久,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在经历战火硝烟之后,卢沟桥从1986年开始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并不再承担主要交通干线的职责。如今,游客来到卢沟桥会惊讶地发现,竟然有人骑车通过此桥。他们都是当地居民,这座桥对当地人而言依旧是出行的最佳路线。桥面上的那些沟壑,则是昔日繁忙景象的历史缩影。


在卢沟桥的东边不远处,就是宛平城。想要一览卢沟桥,可以登上城墙远眺全貌。卢沟桥雄浑中透着优雅,古朴而端庄,别说乾隆皇帝喜欢,如今也受到了许多游客的关注。对于卢沟桥和石狮子,您还知道哪些传说呢?分享给大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