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谈之色变!直呼:太重口味了!这种物件谁敢收藏

在西藏有一种重口味物件,受到部分收藏人的喜爱,乍一看平淡无奇甚至想要上手,但等到真正知道是什么,让人听之色变......包括我个人同样接受不了。

马未都谈之色变!直呼:太重口味了!这种物件谁敢收藏

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人骨念珠》的文章,记录了他与一位法师的对话,谈及人生、哲理、生死、慈悲种种,其中人骨念珠即为嘎巴拉,藏语意为人骨制品。

马未都谈之色变!直呼:太重口味了!这种物件谁敢收藏

节选一小段内容:

每一粒念珠都是扁圆形,但不是非常的圆,大小也不全然相同,而且每一粒都是黑白相 杂,那是玉的念珠吧!可能本来是白的,因岁月的侵蚀改变了一部分的色泽,我心里这样想 着。
可是它为什么是不规则的呢?是做玉的工匠手工不够纯熟,还是什么原因?我心里的一 些疑虑,竟使我注视那串念珠时,感到有一种未知的神秘。
"想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念珠,是吗?"法师似乎知道了我的心事,用慈祥的眼睛看着我。
我点点头。
"这是人骨念珠,"法师说,"人骨念珠是密宗特有的念珠,密宗有许多法器是人的骨头做的。”
"好好的念珠不用,为什么要用人骨做念珠呢?”
法师微笑了,解释说一般人的骨并不能做念珠,或者说没有资格做念珠,在西蒇,只有喇嘛的骨才可以拿来做念珠。
"人骨念珠当然比一般的念珠更殊胜了,拿人骨做念珠,特别能让人感觉到无常的迅速,修持得再好的喇嘛,他的身体也终于要衰败终至死亡,使我们在数念珠的时候不敢懈怠。”


"另外,人骨念珠是由高僧的骨头做成,格外有伏魔克邪的力量。尤其是做度亡法会的时候,人骨念珠有不可思意的力量,使亡者超度,使生者得安。”

……

马未都谈之色变!直呼:太重口味了!这种物件谁敢收藏

嘎巴拉,是专门用于密宗仪式的器具,一种“重口味”的法器,西藏一直有使用人骨制作器具的传统,旨在令人常念生死无常,勿执念有形的存在。对嘎巴拉的信仰衍生了嘎巴拉念珠,用人头骨制作的嘎巴拉念珠被认为具有强大的加持力。

马未都谈之色变!直呼:太重口味了!这种物件谁敢收藏

嘎巴拉碗

在西藏,丧葬风俗很独特,通常不愿意将遗骨留存于世的,采用天葬,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嘎巴拉呢?有三种特殊情况,主要是高僧才有资格:

1、当一位高僧功德圆满之后,自愿将自己的一部分遗蜕贡献出来做成法器,以这种方式继续为世间万物祈福。

2、在藏族传统观念中,儿童未能成年就夭折和妇女难产死亡是很不吉利的,家属将其遗骨捐献出来做成法器,让僧侣能够持此念诵经文,以此化解逝者的怨气并消除逝者的罪孽。

3、异人之骨。丧葬师在处理尸体时偶尔会发现一些尸骨构造异于常人,通常这种情况也会被认为很不吉利,所以也会将其做成法器镇压。

马未都谈之色变!直呼:太重口味了!这种物件谁敢收藏

老的嘎巴拉佛珠,哪怕只是一片,也应该视为珍宝,对其敬畏,因为这是值得一生供奉顶礼的灵骨,这是喇嘛无尽的悲心和愿力的化现,不是随意让人收藏把玩的东西,说实话太重口味了,在西藏仅作为法器,但现在有部分人进行收藏贩卖,着实让人受不了,手持人骨去谈论包浆、油润如何如何好,犹如佛法中的恶鬼面目可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