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不足100字,18页的绘本,却字字扎心

读书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爱读书的人,总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今天读的这本是法国作家贝尔当·桑蒂尼的作品《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

四季更替,阴晴圆缺,这一生,你有真正为自己活过一次吗?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这算什么问题?哪天不是为自己而活?

所以,你真的确定每天都是活自己吗?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用18页的图画,不到100字的文字,描述了一个男人怎么活成别人眼里的样子了。字字扎心,令人反思。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不足100字,18页的绘本,却字字扎心

解读书中故事:跑到了终点,看不清起点

长大前:

小时候,我觉得自己住在一座城堡里,每天都是阳光明媚,但现实却是,一座破楼和终日的阴雨。

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孤独,因为身边有很多小伙伴。虽然,我每次都躲在角落,偷偷看他们吧。

其实,我很想加入他们,把我的宝贝分享给他们,可是,这些宝贝不同于其它的,都有点扎手,我怕他们不懂得欣赏。

人家都说,外貌与才华不能并存,我却是个例外。我觉得驼着背的松散样最帅;2+2=22的思路最清奇。

这就是我的小时候,快乐、自由、简单是我的主旋律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不足100字,18页的绘本,却字字扎心

长大后:

有一天,我长大了。不知不觉,我按照父母和老师规划的路线,拿到了毕业证书、领到了小红本、荣升为奶爸。

我赚了钱、买了房,活成了别人眼中优秀的样子,却忘记了自己想要什么。

我身份尊贵、功成名就,出席高级宴会、怀抱各国美人,成为大家心中的牛人大咖,却觉得内心空洞,无处安放。

我终于活成了别人期望的样子,却再也找不回自己,变不回单纯。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不足100字,18页的绘本,却字字扎心

很多时候,当面包和爱情二选一的题目,摆在你眼前时,我们很难不选择前者。这里的“爱情”,不单单是狭义上的男欢女爱,更是一种梦想。

为了面包,我们努力赚钱,努力奔跑,却忽视了心底的声音。画中的男主角,用自由和快乐,换来了画中的生活。

雨果曾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没有物质的生活,是不安全的,确实该为了物质忙碌。但是,有多少人,成名之后,忘记了初心;吃惯了陶瓷锅里的鸡蛋,又怀念铁锅煎蛋的味道呢?

就像是一场生存游戏,他跑到了终点,却再也看不到起点。你可曾也是一样?

为什么不能活自己?随大流儿的人,最安全?

法国作家莫泊桑有言,才能是来自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观察、理解和判断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像书中的男孩一样,清奇的思路、跳脱的思维,得不到大众的认可。

1999年,马云为阿里巴巴拉投资时,各位大佬级人物唱衰他;张近东决定试水线上销售,砍掉当时很赚钱的批发业务时,公司高管也极力反对;苹果公司推出iPod时,美国各大主流报刊,甚至为它写下墓志铭。

纵观国内外,虽然大家都争着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却在这个人出现时,用尽全身力气去否定他。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很多人觉得,随大流儿最安全吧。

可是,随大流儿真的安全吗?

随大流儿分两种,一种是:别人干嘛,我就干嘛;另一种是:你让我干嘛,我就干嘛

现在,有很多父母为了孩子成才,每天做着随大流儿的事。

生怕孩子被落下,送孩子学习各种才艺;为了进重点学校,拼命攒钱买学区房.,却很少花时间与孩子交流。

曾以为,跟在优秀的娃后面,自家娃也会优秀,却没想过孩子一直在负重前行。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里,女主一直按照父母的期待,备考金融专业。她努力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不听喜欢的音乐节目、不看天上的星星、不考中意的天文学。

每天抓不到梦想,不知道为什么努力,更无法开心地接受成就。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不足100字,18页的绘本,却字字扎心

有一种随大流儿,就是父母让你干嘛,你就干嘛。这样虽不忤逆父母,却忤逆了自己的内心。

幸运的是,女主鼓起勇气学了天文,现实生活中的你我,却还在为所谓的“岁月静好”,负重前行。

随大流儿表面上安全,实际上却最危险,因为你失去了最原始的快乐。

所以,随大流儿,是一种选择,但你也可以选择,不随大流儿。

怎样才算活的精彩?如果你能重选,你会如何度过一生?

如果人生可以重选,书中那个小男孩,会选择回到最初的样子吧?

那个不会说谎、没有整容、思路清奇的小男孩

《乌合之众》中写道: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归属感是基于生理和安全需求之上的。人是群居动物,谁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同。

为了得到这份认同感,就选择了随大流儿。比如,你本来不想那么早结婚,却在父母的逼婚下,草草结婚;你本来想追寻自己的梦想,却因风评,不得已放弃;你本来是去逛街,却跟着一群人,稀里糊涂地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

书中的小男孩,当了爹,生了娃,却还是左拥右抱,找乐子,因为婚姻和孩子,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只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

书中的小男孩,住进了宽阔的豪宅,出入各种高级宴会,却还是觉得一贫如洗、没朋友,因为财富和地位,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只是活成了别人理想中的样子。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不足100字,18页的绘本,却字字扎心

书中的小男孩,就像每一个平凡的我们。

回想自己的前半生,也是在追逐着别人的脚步。考上父母期待的大学,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寻一个可靠老实的伴侣。

这些看似安全的选择,却压抑了我们心中的那团火焰,那团叫“为自己而活”的火焰。

回到前文的疑问,“你有真正为自己活一次吗?”

是真正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是真正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活,是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

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基础上,真正为自己活一次吧。

真正为自己活一次,就是从喜欢的事开始

就像30岁,才为了梦想转行做插画的清水裕子

30岁,才发现学医不适合自己,毅然去写作的渡边淳一

​70岁,才开始接触绘画的梵高奶奶

.....

跟随自己的内心,不盲从、不跟风,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才算是真正为自己而活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很庆幸,她说这句话时,找到了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情,如果你不能早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也请做一股清流吧,做一股清流,至少比随波逐流更容易被看到。

读一本书,让我发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爱上读书,就是爱上全新的自己!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不足100字,18页的绘本,却字字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