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戶賽是勐庫大葉種黑大葉茶的典型代表

大戶賽是勐庫大葉種黑大葉茶的典型代表

大戶賽位於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勐庫“大雪山”山系的西半山,這裡是北迴歸線穿越的地方,年平均氣溫25℃,茶區海拔2000米以上,日照足,晝夜溫差大,垂直氣候明顯,終年雲霧繚繞,乾溼季分明,極利於大葉種茶樹的生長。這裡的古茶園裡茶樹樹齡一般都在200年以上,有部分被矮化,但這裡的茶山大部分保持得非常好。佤族和拉祜族是大戶賽早期的住民,拉祜族至少300年前就已在大戶賽種茶。大戶賽有4個自然村,分別是大戶賽、花椒樹、河邊寨、大中山。現有300多戶人家,有拉祜族和漢族,漢族集中在上面的山包上,叫大寨。拉祜族集中在下面的山坳,叫花椒樹。另外還有河邊寨和大中山這兩個自然村則更加偏僻,交通極為不便。這裡的茶園,有很多茶樹未經人為矮化,一般樹齡都在200—300年以上,樹圍大多在80—120釐米之間,樹高且冠幅大,樹幹上佈滿苔蘚,顯得十分原始古樸。採摘茶葉時,必須通過搭架或攀爬才行,費時費力,十分不易。

大戶賽是勐庫大葉種黑大葉茶的典型代表

在清晚期,大戶賽在茶界就十分有名,到民國時為最。大戶賽的毛茶與勐庫其他村寨的有點不同,曬乾後烏黑油潤,當地人稱之為大黑葉,泡出的茶湯明黃透亮。史料記載,大戶賽的“大黑葉”也常常被用作茶葉拼配的秘密法門,被茶人形象地稱為“普洱茶的味精”。大戶賽茶葉最輝煌的時期是民國,那時候雲縣的大戶人家最愛喝大戶賽的茶,雲縣的茶商也最愛收購大戶賽的茶。大戶賽紅極一時,當時它附近山頭的冰島茶還不為人知。據當地茶農介紹,冰島古樹茶的年產量約8噸,大戶賽古樹茶的年產量大約是冰島古樹茶的兩倍左右。時光冉冉,百年已逝。大戶賽茶靜靜的躲在大廠拼配茶的後面充當墊腳石而鮮為人知,而今隨著山頭茶新一輪的崛起,它又憑藉著純淨的血統和優秀的品質,漸漸走地進了頂級普洱茶的中心圈,贏得了廣大資深茶人的珍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