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國男籃的老毛病.....

談談中國男籃的老毛病.....


談談中國男籃的老毛病.....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多年以後,打得過的仍然打得過,打不過的依然打不過。

國家隊,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多少好漢,迎來送往,有自詡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有目空一切自認為可以飛天遁地的……,可是,狹路相逢,短兵相接時,對手扎個馬步,就令經層層遴選才穿上印有國名球衣的頂尖好手們集體蒙圈和蒙羞了;一招一式,四平八穩,結結實實,拳拳到肉,疼痛的肉身躺下去,尊嚴爛在泥巴里。天涼好個秋,中國籃球卻已進入寒冬期。

相信在某些痛到無以復加的時刻,那些血往上湧的頭顱裡一定會靈機一動幡然醒悟,親孃啊,原來起手式最基本的動作要領,是要紮好馬步,腳踏實地啊。是了,癥結於此,難怪總是沒辦法突破枷鎖嘍。太難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難。

所以也才有這兩晚哀鴻遍野的大型屠殺現場。繼三分離奇惜敗於波蘭後,中國男籃終究未能創造神話,自2016年裡約奧運會後,再次不敵委內瑞拉,版圖上的泱泱大國在體育場上萎頓了,竟然兩次折戟於同一個蕞爾小國,且一次比一次慘,窩囊指數十顆星,扎心指數十顆星,不給十顆星不足以表達一介熱血青年的憤怒。體育即戰爭,當你愛的國被打得無招架之力時,除了痛心,還是痛心,程度絕不亞於來自東洋人一塊牌匾的侮辱。作為中國球迷,有血性有溫度有感情的球迷,尤其是在現場紅旗飄飄的氛圍感染下的球迷,真得很難不為此動情動容。誰在放肆嚎哭,誰在無聲啜泣,流淚的人又豈止吳悠一個?中國籃球史,這一頁,已失語,全篇兩行淚。

談談中國男籃的老毛病.....


絕大多數球迷其實是單純的,對國家隊的愛,有些粗暴,有些極端,把周琦和李楠當替罪羊發洩憤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像跟姑娘談戀愛,掏心掏肺給你,你卻說不愛我,結果憤憤難平,幹啥蠢事的沒有?當愛走到歧途,難免會有畸形和扭曲的產生。網絡時代,尤為明顯和突出,一切都可以是洪水猛獸,一切都可以成為異端,一切都可以成為政治不正確。而且他們的思想裡一旦存有消極因子,更加完蛋——才不管你什麼鑽石、手槍、flare、牛角戰術呢,對不起,不懂,反正比分落後的時候,您這教練沒把球員安排好,士氣也沒鼓舞起來,還有……,……,呃……那什麼,下課吧你!對了,還有你,不是打過NBA的嗎?就這水平?別狡辯你護框了,你防守了,對不起,不懂,就看見你發球失誤了!失誤了!失誤了!……

不要怪大眾口水洶湧,因為做得不好,必然要付出被唾罵的代價。至於是否能接受,是對自身心理建設牢固程度的嚴峻考驗。好就捧,不好就踩,有時候公眾邏輯就是這樣殘酷。專業的東西他們往往根本不懂,反正只看到投籃一次次偏出,計分牌的數字永遠小於對手。。。。——這不是大家想要的結果。口水悲劇由此釀生。

談談中國男籃的老毛病.....


男籃的諸多毛病,已是老生常談了,本屆世界盃,缺少投手的影響明顯,如對陣委內瑞拉,外線屢屢打不開,導致對手可肆無忌憚地防守收縮,夾擊中國內線群,拼搶籃板,一群相對又老又矮的南美人硬生生地多搶了20個後場籃板,緊接著就是頻繁地打反擊得分。我們的後衛群,更是沒有打出聯賽時的風采,遇歐美力量型後衛便吃癟,對抗吃虧,投籃沒準星,突破造犯規罰球罰不進,進攻不流暢,多次24秒違例和讀秒強投,防守,特別是對投手的防守鬆懈,讓對方冷箭頻頻得手拉大分差。攻守兩端都做得不好,贏球簡直是天方夜譚。

歸根結底,是水平上有差距,技術上有缺陷。從歷史上看,中國籃球當初強盛的原因,是因為找準了自己的風格——小快靈,注重投籃,而且人人能投,湧現了胡衛東、鄭武這樣的頂級投手。後輩裡,除了朱八、王七、球員時期的李楠,國家隊裡再沒有像樣的投手了,像塞爾維亞隊的博格達諾維奇那樣具備接球就投、定點遠投、拜託投籃的高水平射手,我們只有眼饞的份。個個眼睛比胡衛東好使,但手一個比一個軟,胡衛東練習遠投練到提不起筷子,後輩們誰的訓練量超過前輩了?還有更嚴苛的是,訓練投籃不是空心,罰折返跑。長此以往,焉有不準之理?從亞洲盃、亞運會、世預賽直到世錦賽的數據看,中國隊的投籃依然踏步不前,趙睿世預賽打新西蘭,罰球8中2,看得姚明直搖頭的畫面歷歷在目,這次雖然命中了幾次關鍵三分,拼命精神尤其感人,但總體命中率仍然令人不忍直視。口口聲聲說努力,就像每晚都頭懸樑錐刺骨挑燈夜讀,發榜依然名落孫山,結果還是瞎子點燈——白費啦。不得其法或沒有效率的努力,與不努力無異。

談談中國男籃的老毛病.....


外線打不開,就寄託給內線,易建聯依然勇猛,但畢竟暮年了。周琦和王哲林的打法,也備受質疑,一位新科MVP,一位NBA鍍過金,但在基本功上是否可以再雕琢一下?當對抗不佔優勢時,是否可以用技術彌補?背身單打、勾手如果使用妥當,顯然是打開局面的利器,不致於陷入內外啞火的被動局面。

事實上,失敗也不是完全不可接受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同一塊場地,打美國隊,自知不勝,沒怵,雖然大比分輸了,但敢打敢拼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氣勢,還是贏得了同胞們的一致讚譽。這回同樣在家門口,卻好似在客場,冷,從眼神到表情,都是冷的,冷到血液凝固。這個時候,最應該站出來激起大家鬥志的應該是教練和隊長、或者老隊員,擁抱、擊掌、喊話,都是不錯的方式,最好教練是個富有煽動性的演說家,把大家的熱血和腎上腺,燃燒起來,撩撥起來,去當人生最後一場籃球賽拼,再大膽啟用新兵,死馬當活馬醫,就算輸了比賽又何妨,至少虎死骨立,殺威猶存,走哪兒都是條硬邦邦的漢子。可惜,最終,氣氛肅殺,哭泣聲被對手勝利的歡呼聲淹沒。

無論中國怎樣發展或改革,無論是技術方面的打磨,還是政策方面的實行,肯定是連接世界籃球脈搏的同時,找準自己的脈搏,紮好馬步,腳踏實地。並非骨骼驚奇天賦異稟,就不要痴迷奇門遁甲歪門邪道,先把自己硬橋硬馬的功夫練紮實,運氣好的話,打通任督二脈,就可以習得如來神掌,傲嬌地說“想學嗎?我教你啊”,而不是回回回回回回……交學費。

日子還得過下去,接下來,男籃做的第一步,應該是先從爛泥裡爬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