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不要等到槍響了再抓武裝

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多次的反覆,才能夠完成。

“槍桿子裡出政權”,這個在今天看來再明白不過的道理,在當時卻是“多麼痛的領悟”。我們黨從1921年建立,在幽暗的歲月中摸索,在血的教訓中反思,直到1927年,才在黨的“八七”會議上提出這一思想。

必須“用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正是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黨在南昌城頭打響了“石破天驚第一槍”。這一聲槍響,吹響了武裝鬥爭的號角,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隨後經過不懈地奮鬥,逐漸在中國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勢。

在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中國軍隊的廣大官兵,在前線流血戰鬥,中國的工人、農民、知識界、產業界,在後方努力工作,海外華僑輸財助戰,一切抗日政黨,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對戰爭有所盡力”。把廣大人民群眾動員起來、武裝起來,陷敵人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是我們取得革命最終勝利的法寶。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曾用“進得去出不來”6個字對人民戰爭威力作出評價,可謂貼切而又形象。

今天,儘管昔日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頭上。這把“劍”會不會落下來,何時會落下來,取決於諸多因素,更關鍵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你準備不好,敵人就來了;你準備好了,敵人反而不敢來”。和平從來不是別人施捨的,而是靠自己去爭取的。想要遠離戰爭,必須時刻準備戰鬥。

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時刻準備著”是軍人的使命,也是每一個公民尤其是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職責。這個準備首先是思想準備。“戰爭起源於人之思想,故務須於人之思想中築起保衛和平之屏障。”建黨初期,我們因為“認識不到”而沒有抓住“槍桿子”,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今天如果因為“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而沒有抓好武裝工作,一旦有事,就可能陷入被動的境地。

對各級黨政領導幹部而言,抓經濟建設是主業,抓武裝工作同樣是主責。然而現實中,仍有少數黨政領導幹部對待武裝工作“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究其根子是和平思想作祟。思想上解除武裝,無異於把和平的主動權、戰爭的主導權交給了別人。

南京大屠殺慘絕人寰,一位倖存者在回憶時寫道:“我們可能永遠不懂5個日本鬼子就可以押著2000人去屠殺,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這警示我們:思想上解除武裝比手中放下武器更為可怕。

“在拿槍的敵人消滅以後,不拿槍的敵人依然存在,他們必然地要和我們做拼死的鬥爭,我們絕不可以輕視這些敵人。”在戰爭面前,最大的敵人其實是我們自己,戰勝敵人首先是戰勝自己。和平時期,更需要槍口向內、刀刃向己,消滅和平思想這個“不拿槍的敵人”。

平時是戰時的基礎,戰時是平時的檢驗。人民戰爭這個法寶永遠不能丟,抓武裝工作一刻不能等,如果等到槍響了再抓武裝,一旦戰爭的暴風雨來臨,等待在前方的可能就是恥辱。唯有抓緊平時武裝工作的點滴積累,才能匯聚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唯有人人能點燃心中的“烽火臺”,方能築起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