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與高人來往,勤與能人共事,常與福人相處(受益)

散文 | 多與高人來往,勤與能人共事,常與福人相處(受益)

有人說,瞭解一個人最快的辦法,就是去看看他交往的朋友。很認同知名作家韓寒的一句話:

『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

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

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與誰相伴』。

千萬別小看潛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力量,人就是在這種力量中慢慢被塑出來的。和什麼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散文 | 多與高人來往,勤與能人共事,常與福人相處(受益)

01-向高人學觀世之法

觀世間,看萬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度。

有的人平視,卻容易被眼前的糾葛和煩惱遮擋視線。

有的人仰視,卻站在自己的幸福裡苦苦尋找幸福。

而高人之所以能“不畏浮雲遮望眼”,是“只緣身在最高層”。

他們學識淵博、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事情,自然眼界開闊,目光如炬,看得遠,想得深。

多與高人來往,是借他們之眼看到更遼闊和通透的世界,是得到他們的指點迷津,是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他們的長期思維。

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有時候,高人的一兩句話就能打通一個人煩亂而糾纏不休的思緒,讓人恍然大悟,在迷霧中漸漸明晰前方的道路。

目光長遠有多重要?

曾有個年輕人,請教一位師父“什麼才是人生的真相?”

師父拿了一個石頭讓他去菜市場看看能買什麼價錢,得到的最高出價是二十元。

師父又讓他拿去玉石市場看看,這次得到的出價高達五十萬元。

師父再讓他拿去鑽石市場,竟有人開價五千萬元。

年輕人依舊不解,師父解釋說:

『這是鑽石,但只有用看得懂鑽石的眼睛才能看到它的價值。用不同的眼睛看到的人生真相都是不一樣的。你想要什麼人生,就得先鍛鍊什麼樣的眼睛』。

正如詩人泰戈爾所感慨:“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目光所及之處,就是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多與高人來往,看待事物學會放眼量,方能更有洞察力,更能明確自

的目標,更能看到自身的不足、查缺補漏,為未來蓄勢。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散文 | 多與高人來往,勤與能人共事,常與福人相處(受益)

02-向能人學處事之道

能人,即是指有一技之長的精英。

能人,也是指能把事辦好的人。

一個能把大大小小的事情處置妥當之人,必是一個有才幹、有擔當、情商高的靠譜之人。

做事,人人都會,但把事做好,就不見得了。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指的是那些辦不好事情,還把事情搞砸的人』。

能人做事,面面俱到,四平八穩,讓人放心、舒心、歡心。

可以說,之前讓人擔心的所有問題,到了李嘉誠這都迎刃而解。周到地待人接物,是永不過時的修養。

勤與能人共事,就能發現他們的處事之道很有水平:別人沒考慮的都考慮到了,左右逢源,解決各種突發問題遊刃有餘,將局勢穩穩掌握在自己手中。

勤與能人共事,學習能人“成事有餘”的智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人的一生大有裨益。

散文 | 多與高人來往,勤與能人共事,常與福人相處(受益)

03-向福人學樂觀之心

福人,慈眉善目,眼中有光,口中有糖。一走近,就讓人如遇清晨的陽光,驅散黑暗,溫暖明亮。

常與福人相處,會被他們身上的正能量所感染,行動也會變得積極正面。

一秀才進京趕考,考試前做了兩個夢:在牆上種菜以及戴了斗笠還打傘。

跟第一個人說後,第一個人勸他放棄,因為牆上種菜就是白費勁,戴斗笠又打傘就是多此一舉。

秀才聽後怏怏不樂,後來跟第二個人說起了這件事,第二個人說牆上種菜就是“高中(種)”,戴斗笠打傘是有備無患。

秀才一聽,不禁精神振奮,積極備考,最後居然中了探花。

常與福人相處,心就會像經過浸染和洗滌一樣,變得澄澈錚亮。

“人生苦短要珍惜,健康快樂數第一。百年之後牆上掛,賺錢不過是遊戲。”

總能在談笑間,讓所有的不快灰飛煙滅。

總能在言語間,撫平人心的一道道傷疤。

總能在不經意間,將平和的力量傳遞出來。


人是很難看清自己的,唯有在與人相處、與事周旋的過程中,反觀自己,才有可能明白。

多與高人來往,學觀世之法,看更寬闊的世界;

勤與能人共事,學處事之道,修更周全的思慮;

常與福人相處,學樂觀之心,得幾分安寧恬淡。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