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從“學生成績、公開課、學生家長評分”等多維度考核教師

用學生考試成績考核教師是目前教師考核的主要方法。但是,僅僅用學生成績來考核是極為不合理的。

本文嘗試論述為什麼不合理,怎樣考核教師更合理。

一、僅用學生成績考試教師不合理

(一)當下的學生成績如何考核面向未來的教育。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教師教育的成敗是要在未來五年、十年,甚至一生才能看出來。學生當下的考試成績至多是對當下學科教學情況的反映。但是,教師的教育工作除了學科教學外,還有學科教育,以及該學科所涉及的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而後者更多的是面向未來、面向孩子的一生。很顯然,後者也是教育更為重要的內容。也就是說,就算考試成績能比較準確地反映當下教師的學科教學情況,用考試成績來考核老師也是隻考核了老師教育工作的一個方面,而且是相對次要的方面。因此,不合理。僅僅用學生成績考核就更不合理了。

建議從“學生成績、公開課、學生家長評分”等多維度考核教師

僅用學生考試成績考核老師極為不合理

(二)考試內容並不能反映教師的學科教學情況。

如上文所言,面向未來的教育工作是教育更為重要的內容。但是,這是很難測評的。用學生成績考核老師也是迫不得已。那麼,要想這個迫不得已的考核方式更合理,考試內容就要能反映教師的學科教學情況。很遺憾的是,個人以為,包括中高考在內,多數考試很難反映教師的學科教學情況。

根據我的觀察,分數只是表面的,更重要的是教師是如何讓學生考出這個成績的。我長期在初中教學,就以初中為例。在初中大概存在兩種教學模式:刷題模式和學科素養培養模式。前者是教師領著學生瘋狂地刷題,反覆地刷題。學生對學科天然的興趣在刷題中消耗得蕩然無存。刷題模式的教學,老師教得累,學生更累,但是對於考試內容相對簡單的中考而言,這樣的教學模式幾乎是最能出成績的。當然,教師還必須對學生足夠的嚴格,足夠的“狠”——學生一題不“刷”,罰其“刷”十題、一百題。相當多的中考成績優異的老師就是使用這一戰術的。

據我觀察,多數初中老師都是採用這種戰術教學的,誰執行得越堅決,越高效,越全面,越系統,誰的中考成績就越好。

但是,總是還有另一小部分老師,除了也用刷題模式外,還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如培養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科的基本思維、深度思維等等——這一切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這樣的教學其效果難以直接在學生考試成績中發揮作用,二是考試題目越簡單,這樣的教學其成績越比不過單純刷題模式的教學。

很顯然,刷題模式越堅決、越高效、越系統,對學生“夠狠”的教學雖然能取得較好的中考成績,但是卻是以犧牲學生對學科的熱愛,犧牲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犧牲學生的可持續性學習為代價的。簡單地說,是以犧牲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健康為代價換來中考的“好成績”。相反,著重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教學雖然中考成績中比不過刷題堅決徹底的老師,但是這是可持續性的教學,是對學生未來學習負責任的教學,一般情況下,其中考備考對學生身心的折磨也會遠遠小於刷題堅決徹底的教學。

在這種情況下,以考試成績來考核老師豈不是鼓勵了以犧牲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健康為代價換來中考的“好成績”的這一不合理的教學,打擊了對學生未來學習負責的可持續性教學?

前不久,中國教育在線總編陳志文在《中高考“高分通脹”背後的悲劇》一文中指出:選拔性考試變得越來越水平化、簡單化,甚至模式化。

陳先生通過大量的數據得出結論:作為選拔性的高考題目越來越簡單,呈現出“水平化、簡單化,甚至模式化”。陳先生認為,題目越簡單,刷題模式的題海戰術就越有效。

如果陳先生的論述是客觀的、科學的,那麼高考就正在步中考後塵。用高考成績考核教師也會鼓勵以犧牲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健康為代價換來高考的“好成績”的這一不合理的教學,打擊了對學生未來學習負責的可持續性教學。

因此,個人認為,目前,包括中高考在內,很多考試內容並不能反映教師的學科教學情況。以學生考試成績來考核老師很多時候是鼓勵了不合理的教學,打擊了對學生未來學習負責的可持續性的合理教學。僅僅以學生考試成績考核老師就更不合理了。

建議從“學生成績、公開課、學生家長評分”等多維度考核教師

題目越簡單,考試越不能反映教師的教學

(三)在學校普遍分重點班、普通班的情況下,學生成績很難反映教師的學科教學情況。

顯然,普通班的學生成績無論如何也難以超越重點班,如果以學生考試的平均分、優秀率等來考核老師對普通班老師是絕對不公平的。因此,很多地方以“殘差”為指標考核老師。所謂“殘差”即和入學時相比的進步率。這樣考核相對公平了一些。但是問題也不少:首先對重點班的老師不公平——入學成績太好,提升空間有限。還有,某些班級初中三年間有一兩個、甚至多個學習後進的學生轉走,這個班級的平均分和殘差(進步率)會迅速提高,這對其它班級不公平。

由於近年來,多少學校都是以“殘差”來考核教師的。因此,初一入學考試就出現了老師希望學生考差的怪相。入學考試越差,以後的“殘差”就會越高,進步率提高的空間就會越大。因此,每年初一入學考試,都會有個別老師,甚至是整個學校向學生暗示,希望他們考差點。除此之外,還會出現另一個怪相:某些班主任和各科老師動員班上成績最差的孩子轉學。只要轉走一兩個後進生,這個班的各科殘差都會高很多。

有時候老師們笑談道:“認真教學三年,不如認真轉走幾個後進生!”雖是笑談,但的確是事實。

基於上面的陳述,在學校普遍分重點班、普通班的情況下,學生成績還是很難反映教師的學科教學情況,用學生成績考核老師不合理。僅僅以學生考試成績考核老師就更不合理了。

建議從“學生成績、公開課、學生家長評分”等多維度考核教師

如此分班,學校成績更難反映教師教學

二、相對合理的考核辦法

個人以為,僅用學生成績考核老師不合理,教師考核是非常複雜的。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探索相對合理的考核辦法。

根據觀察和思考,個人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核老師:

(一)考試成績

考試成績不能作為考核教師的唯一依據,但是考核老師也不能少了它。個人建議學生成績佔考核比重的30%。老汪相信,未來的教育改革也會讓考試測評更為合理,更能反映教師的學科教學情況。

(二)公開課

雖然教育是面向未來的,面向未來的教育內容其效果很難測評,但是對教師課堂的觀測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看出該教師的教學水平、教育水平和麵向未來的前瞻性。所謂“行家一開口就知道有沒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等等,

教師的一節公開課是可以反映很多問題的。因為這個世界是全息的。

基於此,個人建議每個老師每學期都要上一節公開課,這節課的量化評價分數佔教師考核比重的30%。為了做到儘可能的公平公正。全市成立各學科的專家組。教師上公開課前一天,才通知相關專家聽課打分。評課專家要求是外縣(區)的,和上課老師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

建議從“學生成績、公開課、學生家長評分”等多維度考核教師

正在上公開課的老師

(三)學生、家長評分

也許有人認為,學生年齡尚小,還沒有成熟的價值觀和思想,難以客觀地給任課老師評分。我個人是不同意這個觀點的。首先初中生、高中生基本具備了給任課教師客觀評分的能力。小學生雖然思想還不成熟,但是憑藉本能和客觀事實基本上也是能夠較為客觀地評價老師。

我女兒開學三年級,她常常跟我說她的老師。開始我並不在意她的評說,後來,我突然發現她的評價和同事對她老師的評價基本一致。我大驚,原來我嚴重低估了小學生的判斷能力。

個人建議中學生給老師的評分佔教師考核比重的15%,小學生給老師的評分佔教師考核的10%。

個人建議中學生家長給老師的評分佔教師考核比重的15%,小學生家長的評分佔20%

學生和家長評分加起來佔教師考核的30%。

建議從“學生成績、公開課、學生家長評分”等多維度考核教師

教師考核,家長、學生應該參與

(四)學生、教師獲獎以及發表論文等教研成果

真正的教研是中小學教育所亟須的。因此,教師獲獎、發表論文、研究課題等,只要是真有含金量,是真正的教研成果,就應該獎勵。

當然學生獲獎,也要獎勵老師。個人建議這佔教師考核的10%。

綜上所述,僅用學生考試成績來考核老師是極為不合理的,是時下不得已的辦法,但是,我們可以探索相對合理的考核辦法,讓考核能較為公平、公正、客觀地反映教師的教育工作,從而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