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在老太原的網紅街巷,你打卡了嗎?


柳巷是太原市歷史最悠久、最繁華的商業街,承載著幾代人的夢想與記憶。相傳,常遇春北伐滅元時,被元軍圍追。老婦人柳氏將其藏進了後院所救。常大將軍獲救後,深謝老人救命之恩。臨別時,他順手摘下院中樹上的一根柳枝,也為紀念太原的光復,便把門首的柳樹,植入門街畔。這些柳枝生根、抽枝、發芽、吐翠。從春到夏,從夏到秋天,這條不起眼的小巷,綠柳成蔭,形成柳巷。

該巷位於府西街東段南側,南北走向,南起天平西巷東口,北至府西街。據說早年巷內居民多以加工豬頭肉為主,故名豬頭巷。但後來這片地方不斷修建改造,人們也早就不提這個地方。具體位置在哪兒也模糊了。

太原的鼓樓是明清至民國上下近六百年中,太原城內最高大、最宏偉的建築,完全可以與遐邇聞名的西安鐘樓媲美。鼓樓街形成於元明之際,清初正式命名“鼓樓大街”。我們現在的鼓樓街,就是由原鼓樓大街、唱經樓街、樓兒底街、估衣街和過門底等五條街巷合併而成。多經劫難的鼓樓,雖已蕩然無存,而鼓樓街卻在近五十年的社會主義建設中欣欣向榮。


通順巷,是一條位於解放路與食品街之間南北走向的小街巷,它北通鼓樓街,南接鐘樓街。通順巷原先叫雞鵝巷,顧名思義,因為這裡在明代以前是買賣雞鵝的集市。到了清代,晉商崛起,在巷內相繼開設了許多錢莊、商號。各家商戶為求生意通達順利,遂改巷名為通順巷,沿用至今。

南北走向:南起府西街,北至旱西門街。清道光年間稱大新街。到光緒十二年汾河發大水淹沒半個太原城,此處低窪,積水成池。民國初年,桐旭醫院院長南培蘭僱人在此圍池養魚,稱名養魚池。後來逐漸填池建宅,將大新街改為魚池街。

饅頭巷始建於宋代,曾經是清代售賣包子的集市。古代的方言稱包子為饅頭,饅頭巷因此而得名。太原的本地鄉民,在多年的艱苦歲月當中,對這種白麵製成的半球形狀發酵食品,心中多是渴望與敬仰,但卻不樂於接受“饅頭”這個高雅冷峻的稱呼,我們更多稱它為“蒸饃”,比如鄰居相互之間打問,“作甚咯呀?”“買饃饃咯呀!”言語中透著十分的親暱。


昔日的帽兒巷,今日的食品街。食品街在太原是一條特殊的街道,它與山西省省政府相望,宋代時是太原市的商業中心。因街上多有帽子作坊,所以被稱為“帽兒巷”。北起府東街,南至鐘樓街。原街有兩條,即以鼓樓街為界,以北名“都督北街”,以南名“帽兒巷”,原路寬為5到7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