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搞懂貨幣供給量的三兄弟——M0、M1和M2

貨幣是經濟中人們用來向購買商品和服務的一組資產。當貨幣採取有內在價值的商品形式時,他被成為

商品貨幣,比如黃金(本身可以用來工業製造、首飾加工,具有內在價值);沒有內在價值,由政府強制規定的被稱為法定貨幣,比如各種紙幣。貨幣主要有三大功能,交換媒介,計價單位,價值貯藏手段

紙幣是貨幣,同時銀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各種有價證券也是貨幣,他們都有不同的流動性(一種資產兌換成經濟中交換媒介的容易程度),人們一般根據貨幣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加以測量、分析和調控。目前,我國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M0

通貨(法定貨幣:紙幣鈔票或者鑄幣)淨額或現金。在西方,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發行的鈔票最具有流動性,隨時都可以作為支付的手段。但並非所有的現鈔都可以計算在內,而要扣去各金融機構的庫存現金。剩餘部分計入貨幣供應的第一層次,即M0。在我國,它指的是流通中的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之外流通著的現金。

徹底搞懂貨幣供給量的三兄弟——M0、M1和M2

紙幣

M1

M0加上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是狹義的貨幣供應量。活期存款可以隨時提取,流動性僅次於現金,有些國家將它視同現鈔貨幣,是成本最低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由於對貨幣的理解不同,世界各國對M1的定義也存在差異。我國的M1是指流通中的貨幣量加上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

徹底搞懂貨幣供給量的三兄弟——M0、M1和M2

活期存款

M2

貨幣不僅僅是交易媒介,更是一種資產,它的主要功能不是交易,而是價值儲藏。從這個角度分析,商業銀行的其他存款,如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顯然也是貨幣。因此這些存款也就應包括在貨幣供應盤的範圍之內。在我國,M2是指在M1的基礎上再加上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

徹底搞懂貨幣供給量的三兄弟——M0、M1和M2

儲蓄存款

M0、M1、M2表示了什麼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M0主要表示了老百姓手頭有多少現金,它與消費密切相關,數值高則證明老百姓手頭寬裕、富足

M1反映居民和企業手頭有多少活期存款,代表了他們的現實購買力,是經濟週期波動的現行指標

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

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

徹底搞懂貨幣供給量的三兄弟——M0、M1和M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