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賬,不是因為快樂才記錄,而是因為記錄才快樂

最早看到別人做的手賬,覺得真漂亮啊。但是自己覺得玩手賬很費時間吧,這麼精美的手繪,我不會手繪啊,我字很醜啊。雖然我覺得手賬好像很有意思,但是很長時間內手賬與我而言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最近想完善讀書筆記,想找關於如何記錄和整理讀書筆記的書籍看看。找來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裡面有很多實用的做筆記方法。順著作者找到這本《旅行手賬完全指南》。這本書裡展示的手賬,沒有精美的手繪,沒有精心的排版,也沒有燒錢的工具。簡單的留心收集的各種紙品,樹葉就可以做出一份現場感十足的手賬。

手賬,不是因為快樂才記錄,而是因為記錄才快樂

圖書封面

《旅行手賬完全指南》是有筆記作家之稱的奧野宣之的作品。本書從旅行前,旅行中,旅行後三的方面手把手教我們玩手賬。對於像我這樣的入門級選手是特別好的手賬實踐指南。拿到書後,我一口氣看完。

看完本書以後,我感覺,我以前的旅遊都是白去的。我對去過地方的回憶是:“大概幾年前我去過這裡”,在別人說到某個地方的時候,我只能說出“這個地方我去過”。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回憶,換手機了,照片都找不到。至於旅途中遇到過什麼有趣的事情,根本一點印象也沒有。

手賬,不是因為快樂才記錄,而是因為記錄才快樂

作者的手賬

手賬除了做手賬的過程有意思,最大的魅力在於體驗生活。有人能夠對自己去過的地方如數家珍,說為什麼那裡有意思,有什麼有趣的地方。這些當時的美好記憶,很快會被新的記憶填滿,用手賬記錄當時的體驗。當生活太過平淡時,翻翻手賬回憶之時發現,自己原來曾經也精彩過呢。手賬的意義就在於此,發現有趣的事,留住當時的體驗,以待以後回憶。

就像奧野宣之說的,不要忘記生活中的美好。奧野宣之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做手賬,並獨創信息整理術和手賬術。著有《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都是普通人一看就可以實踐的閱讀,整理信息的技巧。這本《旅行手賬完全指南》倡導的也是,實用簡單的手賬技巧。隨手一本筆記本和一支筆就可以開始。雖然叫做旅行手賬,但不一定要旅行才記錄,在家周邊散步,上班的路上,只要“在路上”都可以做個旅行手賬。

手賬,不是因為快樂才記錄,而是因為記錄才快樂

旅行手賬步驟

對手賬新手來說,要知道手賬是用來記錄的,是給自己看的,不是什麼要展示的藝術品。不用因為做的不好看,而懷疑自己。自己開心就行,隨性一點。

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用手賬開啟更美好的外出之旅。

01

旅行前——用手賬做旅行攻略

  • 收集有趣的地方

有時候想出去走走,可暫時沒有想去的地方。可以在平時就收集一些想去的地方。例如聽別人推薦的地方,或者路上看到的旅遊宣傳冊、或者在書中看到某個地方的故事之類的。去找一些當地景點的圖片,配以文字介紹:什麼時候,在哪裡聽說過這個地方,查到了一些什麼資料,自己當時的感覺之類的。就算不去,瞭解了一些地方的基本情況,也是不錯的體驗呢。

想出去走走,或者沒事的時候看看手賬,也許會發現自己尚未注意過的愛好。比如作者翻手賬時,發現自己有一段時間對火車情有獨鍾,貼的照片清一色是火車,自己從前從未發現這一點。

手賬,不是因為快樂才記錄,而是因為記錄才快樂

  • 規劃路線

把自己想去的地方標記在地圖之上,有些地方也許鄰近,可以規劃一次性走完。或者有時藉著出差或者去探望朋友,就近去走走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上班時走一條平常沒過走的路,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啊。說不定會發現一條更近的上班之路呢。

規劃一條具體要去的地方以後,去網上收集各種當地有趣的,自己的感興趣的地方。先做個瞭解。比如有的人就喜歡找吃的,就去找那個地方的特色小吃街。有的人喜歡文化,就找當地的文化特徵,民俗風情及相關資料。找好住宿的地方,瞭解景點和酒店的交通情況。有時候不需要提前預定酒店,但是一定要劃定自己具體住宿的區域。

對某個地方有一定的瞭解,會有意識地關注相關信息。可以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加強旅行體驗。

手賬,不是因為快樂才記錄,而是因為記錄才快樂

02

旅行中——發掘旅行中有意思的地方

不出去旅遊,也可開啟旅行者視角。在自己常待的城市,把做當做第一次來此的遊客。對著自己經常面對的景緻,也別有一番風味。

我經常去甲秀樓那邊散步,看著一批又一批的遊客,有時會覺得他們有點無聊。有一次傍晚我看到遊客們在照片,我往他們拍照的方向一看。看著亮起的一排燈籠,想起宮崎駿動漫裡《千與千尋》裡的那間客棧。我跟同伴說,“有沒有覺得這麼一看,這片建築很像《千與千尋》的客棧啊?”她抬頭一看說,“你這麼一說,是挺像的,以前我們怎麼沒注意呢。”

我們說旅行就是從自己待膩了的地方去到別人待膩了了地方。以新的視角看看自己待膩了的地方,也許會看到不一樣。

手賬,不是因為快樂才記錄,而是因為記錄才快樂

  • 收集紙品

手賬如果只有文字,就太過枯燥了。本書讓我們有意識地收集,平常不注意的旅行中碰到的紙品。如當地旅遊宣傳手冊,票根、店鋪的宣傳卡片、機場小冊子、商品外包裝、途中看到的好看樹葉之類的。本書還專門教我們用平常辦公用的文件袋自制專門裝紙品的小袋子呢。如果覺得那樣的袋子不夠美觀,也可以把這些紙品都統一收集進包包的一個小角落裡。回旅店了以後就把一天收集的素材拿出來統一用專門的袋子裝起來。

旅途最重要的素材當然是照片。除了景緻和自拍照,景點的講解牌也挺有價值。景點的講解牌會比我們自己收集的資料要全面,所以不妨把景點講解牌拍下來。當天回酒店後把照片篩選出來,回去後打印出來貼在手賬本上。

手賬,不是因為快樂才記錄,而是因為記錄才快樂

除了圖片素材,文字素材也很重要。途中見到什麼,有什麼感想也可以寫下來。日本茶道里有個“一期一會”的說法。說的是,這樣的感想,也許此生就此一次了,往後即使你再來此處,心中所想也不盡相同了。

不記下來,實在可惜。可以選擇小的可隨身攜帶的便籤紙,在車上或者坐下來吃飯的時候記錄幾句。事後可以直接貼在手賬本上。感想不一定要多麼文藝才記錄,最重要的是真實。例如你經過一個地方覺得“這裡的水真清啊”,“天好藍啊”就可以把這句話寫下來。

手賬,不是因為快樂才記錄,而是因為記錄才快樂

記錄三要素:時間、地點、事件。如果只是一句“天好藍啊”,事後看的時候可能想不起來這到底是哪裡。有具體信息,一看就知道,自己某年某天幾點去到哪個景點,看到哪個景緻,發出這樣一句感慨。當你回顧自己走過的路線時,能夠引起無限的回憶。

有意識地收集和記錄會讓我們注意到一些以前從未注意到的問題。練就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手賬,不是因為快樂才記錄,而是因為記錄才快樂

03

旅行回來——留住旅行體驗

奧野宣之先生非常強調手賬的“現場感”。將收集的素材按照一天行程排列,整理的時候就等於再次體驗。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裁剪下來,將物品沿著輪廓剪成不需要摺疊的小塊。如果太大塊,需要摺疊會影響以後的觀看體驗。按照書寫順序,從左上角往右下角貼。

一定要注意留白,留白用文字填充,若不記錄,直接放著也不影響排版。如果只有圖片和只有文字,手賬看起來就不那麼好看。

手賬,不是因為快樂才記錄,而是因為記錄才快樂

如果在整理素材時出現一些疑問,例如去寺廟、道觀之類的地方會有一些感興趣的名人,故事不清楚,回來以後去查資料。把這些資料填上去。

最後有必要,列出給你印象深刻的清單。例如還想再吃的食物清單、必去景點清單。還可以列一些不一樣的清單,如最難吃食物清單。

手賬是練就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關注生活中的小確幸,並記錄下來。為平淡的生活增添樂趣。能夠在平淡生活中發現,美好事物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就像《旅行手賬完全指南》裡說的:“所謂的旅行手賬,散步手賬,就是感受樂趣的能力的一種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