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其實方法很簡單,可惜家長沒有做

生活中,我們通過觀察會發現,孩子之間成績的差異雖然與很多因素有關,不可否認聰明又努力的孩子,成績會更勝一籌。

也許有很多人會認為,現在的孩子都比較聰明,差異不大,孩子成績的高低和後天努力有關。

那麼,家長朋友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你的孩子已經努力到了無能為力,可是,成績和最好的孩子還是差上一大截。

如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其實方法很簡單,可惜家長沒有做

這裡可能會存在學習方法不當,效率不高等原因,但孩子聰不聰明是很關鍵一環。

孩子自己感慨,同桌更聰明

我兒子學習一直很努力,在我看來也很聰明。在上小學時,成績是處於學年前幾名,偶爾也會考第一,也就是說,他們前幾名的孩子差異並不大。

等孩子升入初中後,眾多高手雲集,孩子的優勢明顯感覺不在,再想考出學年前幾名的好成績越來越難。

孩子從小學到初中,他的學習態度端正,而且他在學習上的付出和努力我都看在眼裡。

後來,我和兒子進行原因分析時,他感覺沒有同桌聰明,因為他和同桌都很努力,可每次考試都要比自己高上幾十分。

學習的時候他也在觀察同桌是怎麼學的,自己的差距在哪?他發現,自己的反應速度要比同桌慢,做題的思路也沒有同桌多,同樣完成一套試題,同桌一個小時就能做完,他要多花費二十分鐘,而且準確率還沒有同桌高。

如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其實方法很簡單,可惜家長沒有做

由此可見,這不僅僅是方法和努力的問題,聰明與否,也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成績。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智力會幫助學習,但對學習的結果,只是一個方面。

也就是說,99%的汗水固然重要,1%的天賦也很關鍵,孩子聰明自然對學習也更有幫助。但卻不是決定孩子成績高低的唯一因素。

原來,我以為孩子聰不聰明,是天生的,後來才發現,孩子能否變得更聰明和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在孩子小的時候,確實忽略了孩子的智力開發,有些做法制約了孩子變得更聰明。

原來自己認為的正確養育方法,在大量的科學研究數據面前,覺得是那樣的幼稚。

1、勞動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高爾基曾經說過:“天才就是勞動,人的天賦像火花,它可以燃燒起來,而逼它燃燒成熊熊大火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勞動,再勞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機械化的跟進,如今,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參與勞動的時間大大減少,加之,家長都把重心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因此,孩子勞動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勞動並不是單單指幹多重的活,家務勞動也屬於這一範疇,但事實是家裡一些活,也都被家長給包了。這樣做,對孩子來說損失很大,不僅讓孩子錯失變聰明的機會,甚至孩子的自理能力也給剝奪了。

如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其實方法很簡單,可惜家長沒有做

按照高爾基的說法,勞動不僅能開發孩子的智力,還能促進孩子意志品質、良好品德的形成。所以,家長完全可以安排孩子做一些家務活,使孩子達到益智的效果。

家長在安排孩子進行家務勞動時,要考慮到是在孩子能力範圍內,並且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把每一次勞動當成孩子智力開發。

比如,家裡親人聚餐時,讓孩子幫助拿碗筷,這樣簡單勞動,可以讓孩子明確數字概念,他們得算一下有多少人,需要多少碗,這樣一個小小過程對孩子來說就相當於一次智力開發。還有,讓孩子幫助洗碗盤時,在廚房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先洗碗還是先洗盤子,這也需要孩子動腦思考一下。

可見,勞動開發孩子的智力並不是一句空話,作為成年人,應該深有體會。我們在勞動時,也要思考怎麼幹更省力,怎麼幹效率更高,其實, 勞動過程也是不斷動腦思考的過程。

2、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孩子更聰明

暫且不說孩子上小學後什麼時間睡,孩子上小學前,相信很多孩子的睡眠都會受到家長的影響,原因是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早睡,都屬於夜貓子型。

如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豐富的業餘文化生活,佔用了人們大量的睡眠時間,這無形之中也影響到了孩子的休息。孩子睡眠少會意味著什麼呢?

如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其實方法很簡單,可惜家長沒有做

科學研究發現,兒童在熟睡之後,腦部血液流量明顯增加,因此睡眠可以促進腦蛋白質的合成及兒童智力的發育。

美國斯坦福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曾對8000名兒童的睡眠情況進行了解,並對這些孩子進行了讀寫能力和數學智力測試。

結果顯示,測試的成績高低與孩子的睡眠習慣顯著相關,如果孩子在4歲時已經形成良好睡眠習慣並且時間能達到11小時,他們的測試成績很高,而那些睡眠習慣不好,達不到11小時睡眠時間的孩子,測試的成績比較差。

如此看來,作為家長要清楚地認識到,家長可以晚睡,但一定先讓孩子早點入睡,而且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因為這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事實上,我們看到現在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重,睡眠不足,對孩子學習帶來很大影響。這也是當前“減負”之聲不絕於耳的原因,但是對於家長而言,受現在考試製度的影響,有些時候也是無比的糾結。不管怎樣,家長還是要注重提高孩子學習效率,儘量保證讓孩子多睡上一會兒,這不僅利於孩子身體健康,更僅利於孩子大腦休息調整,從而變得更聰明。

3、經常和孩子說話會讓他們更聰明

其實,家長和孩子說話應該是很簡單的事,但是很多家長會覺得和孩子有什麼好說的,往往都是有什麼事了,才會和孩子交流上幾句,否則,孩子自己玩,家長忙自己的事。實際上,家長這樣的想法,無形之中影響到了孩子智力開發,拖了孩子變得更聰明的後腿。

日本廣島大學研究人員曾經對20名出生2—9天,身體健康的孩子進行研究,為測量嬰兒大腦前部血液供氧量,研究人員在嬰兒大腦前額兩側貼上紅外光譜傳感器。研究人員要求孩子母親對睡著的孩子用最容易接受的聲音來朗讀故事。然後錄製下來,在孩子始終處於睡眠狀態,對著孩子反覆播放。

結果表明,孩子聽到母親的聲音後,大腦前部的供氧量顯著增加,這一結果充分說明了家長與孩子說話,有益於孩子大腦發育,從而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也就是說,孩子出生後,即使是處於嬰幼兒時期,家長也要經常和孩子交流,雖然孩子什麼都不懂,但這樣的對話,確對孩子大腦開發幫助很大。

如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其實方法很簡單,可惜家長沒有做

特別長大一點後,有些孩子睡前總是要求家長給講故事,睡前故事對孩子開發大腦很有幫助,家長不能忽視。由於科技的發展,很多家長可能會通過手機來播放故事給孩子聽,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電子產品本身對孩子大腦就有傷害,這樣做無異於在阻止孩子變聰明。

孩子漸漸長大,家長和孩子交流起來會更容易,加強與孩子對話,不僅會讓親子關係更融洽,還會讓孩子的語言能力越來越強,同時孩子也會越來越聰明。

總之,作為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能成為孩子變聰明的法寶。只要家長用心發現,積極去做,孩子的智力水平一定會穩步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