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就該“告別”尿不溼了,過早過晚都有影響

一個新的生命來到家庭裡,意味著新的希望和歡樂,同時也意味著新的煩惱和忙碌。孩子出生時沒有任何生存能力,他唯一殺手鐧就是哭,餓了哭渴了哭,尿了拉了也哭,總之就是一個哭,所以很多新手媽媽在月子裡有點手足無措。哭聲響起經常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需要全部檢查一遍才能確定是什麼問題。每個新手媽媽的包裡,裝的不再是口紅等化妝品,最多的就是奶瓶和尿不溼。小不點隨時隨地可能會排洩,對於媽媽來講,尿不溼簡直是神器。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就該“告別”尿不溼了,過早過晚都有影響

尿不溼不但是媽媽們購物車裡的常客,也是媽媽小組裡面經常討論的話題。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出一次門很不容易。但是隻要帶了它,就可以輕鬆的逛街,遊玩,不會擔心弄髒衣物和其他地方,隨時隨時都可以保證乾淨,整潔。寶寶晚上睡覺前包上一片,就可以睡上一整晚,也不會影響媽媽的休息。

隨著孩子的成長,尿不溼也會慢慢退出孩子的生活,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是這個事情也是孩子長大的標誌性事件之一。

在幼兒時期,有兩件事情非常具有挑戰性,一件事是斷奶,一件事是告別尿不溼。完成了這兩件事,孩子就可以完成跟媽媽身體上的分離,開始真正的成長。一般來講,去掉尿不溼的時間比斷奶的時間要晚一點。斷奶一般在一歲半左右,而如廁訓練則大概在兩歲半完成。在這段時間裡,由於生活習慣的改變,孩子的情緒問題可能會比較突出,需要家長更多的耐心。家長的辛苦不僅在於增加了清潔衣物的工作量,還要給與孩子足夠的耐心陪他度過這段時間,所以家長也會處於身心俱疲的狀態。

鄰居是一個新手媽媽,我們經常在一起聊天。一次出門碰到,發現她非常疲憊,據說是因為孩子去掉尿不溼的原因。問起近況,她說最近一晚上總是要起幾次夜。因為定了鬧鐘,固定時間起來給孩子把尿,練習他上廁所。我開玩笑問她說,是不是有時候會想念孩子帶尿不溼的日子呢?她點點頭說:“是啊,以前帶著尿不溼睡覺,基本不用管的。即使他尿完了,也不會弄髒床。現在要是晚一點,就可能發大水了。”聽她的話,孩子晚上尿尿的時間應該是比較規律了,雖然現在很疲憊,但是她應該離成功不遠了。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就該“告別”尿不溼了,過早過晚都有影響

開始訓練去掉尿不溼的時間因人而異,但是一般來講,女寶寶在一歲半左右,男寶寶發育要晚一點,比女寶寶晚四個月左右。因為這時候孩子可以很好的控制膀胱肌肉了,所以一般在這段時間裡,家長就可以關注孩子的排洩時間。如果孩子的尿不溼已經可以保持乾爽兩小時以上,或者他尿完之後感到非常不舒服。就可以開始去掉尿不溼的第一步了。

尿不溼的去除需要一個過程。一般來講,分兩步走

第一步,白天不帶晚上帶。

跟晚上相比,孩子白天的精力比較充沛,感覺也比較敏銳,會比較容易聽從如廁的引導。所以在第一階段,家長要在白天鍛鍊孩子對於自己身體的控制力,慢慢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去上廁所。

第二步,白天晚上都不帶。

隨著孩子身體神經系統的持續發育,他對於身體的感覺越來越敏銳,晚上尿溼之後也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這時候就是夜間給孩子去除尿不溼的時機,可以為孩子準備好便盆,讓孩子有尿意的時候就可以順利排出。這樣一段時間之後,孩子晚間的排便也會變得比較規律了。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就該“告別”尿不溼了,過早過晚都有影響

完全戒掉尿不溼之後,孩子並不會馬上就掌握如廁技巧,還是會出現尿褲子尿床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需要的是多一點耐心,我們既要訓練孩子如廁的能力,又需要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身體發育完全。

為了讓孩子不尿褲子,順利度過沒有尿不溼的日子。家長需要做的事情大概有這樣幾種。

1、為孩子準備便盆。

如果孩子已經做好脫掉尿不溼的準備了,就可以為孩子準備便盆,並告訴孩子用法。甚至可以在孩子能夠去到的任何地方都準備一個便盆。這樣孩子尿尿的時候經常用,就會慢慢形成好的習慣。

2、給孩子準備易穿脫的,寬鬆的褲子。

有很多時候,孩子尿褲子不是因為沒去廁所,因為來不及脫褲子。孩子小時候,還不能掌握憋尿,很多時候來了尿意,就會直接排洩,就算告訴他們要先憋尿,但是這也需要一個過程,所以為孩子準備寬鬆的衣服是很重要的。

3、 提醒孩子上廁所。

孩子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有的時候孩子玩玩具,看電視都會忘記去廁所。這時候,如果家長髮現時間已經很長了,就要及時提醒孩子去廁所。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就該“告別”尿不溼了,過早過晚都有影響

尿褲子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但是尿褲子在訓練如廁的時候是不可避免的。當孩子尿了褲子,他自己身體很不舒服,心裡也會感到害羞,這個時候家長正確的做法是,趕緊給孩子換上乾淨的褲子,避免著涼。告訴孩子尿溼褲子也沒事,媽媽可以慢慢的等,等孩子學會上廁所。孩子從心裡放鬆了,就會聽得進去,也會很快的掌握這個技能。

媽媽千萬不要做的事情,就是因為頻繁給孩子換衣服失去耐心而責怪孩子。尿褲子不是他的本意,只是因為他太小,沒有辦法控制好自己的身體。父母的責備會加重孩子的心裡負擔,讓孩子產生很重的羞恥感。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就該“告別”尿不溼了,過早過晚都有影響

現在有很多大孩子仍然有遺尿的症狀,是由於幼年時期如廁訓練時,家長的一些做法讓孩子產生了很大的心裡負擔,內心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孩子在非常緊張的時候就會通過身體肌肉的放鬆來釋放這種情緒,所以他們偶爾還是會尿床。

尿不溼的去除,小的方面來講只是衛生問題,大的問題就涉及到孩子是否可以真正獨立了。我們要掌握最佳時機去除尿不溼,不要過早或過晚。如果過早給孩子拿掉尿不溼,孩子的膀胱控制能力沒有那麼好,很早就學習憋尿,對孩子身體是有損傷的;如果過晚,會影響孩子感覺的發育。帶慣了尿不溼的孩子,感覺能力都比較差。由於尿不溼會迅速吸收水分,孩子不會感到自己尿了。如廁訓練時尿褲子的時間會變得很長,不容易糾正。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就該“告別”尿不溼了,過早過晚都有影響

去除尿不溼之後,孩子就可以乾乾淨淨,蹦蹦跳跳的進入童年時代了。孩子來到世間最初的最艱難的時期也就過去了。媽媽和孩子以後的生活也都會感到非常自由和放鬆,會有更多的精力去學習和探索世界。

話說,如果你也有讓孩子簡單輕易戒掉尿不溼的成功經驗,歡迎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