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不想上學了

我正在廚房裡忙著晚餐,放學回來的孫女在小臥室裡寫作業,奶奶在旁邊監督著。不知為什麼,我隱隱約約聽到孫女說:“奶奶,我不想上學了”,“什麼?你說什麼?!”小臥室裡傳出奶奶驚恐的聲音。這時孫女又囁囁的說:“我不想上學了”。奶奶如臨大敵說:“你這孩子,怎麼能說這樣話?你不想上學你想幹什麼?!“哇,哇,我真的不想再去上學了奶奶,嗚…”

孫女今年9歲半,上小學四年級,在我們當地一所中等小學讀書,成績在中上等,做過班級數學課代表。隨著年級的不斷升高,老師留的作業量也不斷增加,學習的壓力也不斷的加大。放學回來剛剛一會兒,奶奶就開始催促孫女寫作業了。而孫女應對的策略就是拖延,一會兒喝點水,一會兒吃點什麼東西,再就是去衛生間,一進衛生間就不願意出來;完成作業的效率很低。對孫女的拖延,奶奶就會非常焦慮,除了催促,指責,再就是恐嚇:“一會兒你爸爸就下班了,回來看你作業才寫這麼一點他就會生氣了。”

奶奶,我不想上學了

孫女是一個非常懂事兒的女孩,年齡不大就很會體諒別人,很注意照顧別人的情緒。孫女跟她爸爸關係很好,她很在意爸爸的評價。她爸爸也很愛她,可更看重他的學習成績。每天吃完晚飯放下飯碗就匆匆忙忙的跟她爸爸上樓了,除了寫作業,爸爸會把她的作業檢查一遍,而且還要她把作業給他講一遍。而後再背諸如唐詩啊、英語單詞啦什麼的,每天晚上都要搞到十點多鐘甚至是11點,孫女由於睡眠不足,早上起不來,好不容易起來了匆匆忙忙吃一口早餐,就風風火火去趕班車。她還在上小學就已經這樣了,上初中會怎樣?上高中了怎麼辦?我不敢想下去了。

當今社會人們普遍十分注重對子女的教育,其實就是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我不知道老師的績效工資和獎金是否跟班級的整體成績掛鉤,反正老師對班級的成績會很焦慮。為了提高本班的成績,老師往往會採取各種措施甚至不擇手段。比如,讓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站成一排,老師拍視頻發在班級群裡,讓家長看。面對孩子們的表現和成績,家長們也都感到很焦慮,也會採取各種手段甚至是打罵。老師和家長們的這些焦慮情緒必然會傳遞到孩子們的身上。他們就是在這整體焦慮的環境裡和心理狀態下學習的。

奶奶,我不想上學了

當一個老師處在焦慮浮躁的心理狀態下,很難能靜下心來研究和思考如何提高教學方式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他們所採取的方法無非就是加大學生的作業量。我孫女在上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時,字寫的挺好的。現在老師要求每天都要寫十篇小楷,大概是為了讓孩子練一筆好字。可是孫女的字卻越寫越差越潦草了。小楷有錯字或者什麼的不能讓老師滿意的,老師就會罰寫十遍甚至是五十遍。老師完全是自我情緒的發洩,完全不在乎學生們的心理感受,學生們被罰寫五十遍,心理上一定是牴觸的,手是在機械的動作,心中體驗到的是那種深深的挫敗感,在這樣一種感受中,怎麼會學習好呢?!越是學習不好,越會招來更進一步的懲罰和羞辱,形成一種惡性的循環;最終使孩子處於一種麻木的狀態甚至是導致心理障礙。正如我孫女說的:“太難啦”。這個“難”,我想不是題太難解了,而是上學學習太難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的社會評價體系出問題了。學校方面,整個運作幾乎完全用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衡量的。家長們也是不斷的推波助瀾,互相攀比,有不少媽媽的心會隨著孩子的分數上下波動,一驚一乍的。想方設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的學校送到好的班級找一個好的老師。沒有誰會用心去感受孩子們的心理感受,什麼德智體全面發展,只不過嘴上說說而已。我們整個社會評價體系發生了嚴重的傾斜。

奶奶,我不想上學了

就像金錢不可能解決所有都問題一樣,學習成績好也不會解決孩子所有成長問題。我們的教育體系培養出許多除了讀書其它什麼都不會做的廢人。每年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名牌大學的大學生,都有跳樓自殺的,有一些竟然是讀到碩士或者是博士的,他們的學習成績會不好嗎?

大連瓦房店市幸福人生傳統文化研究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