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高樓演沉浸式越劇《紅樓夢》,空中園林“黛玉葬花”

上海中心大廈37層寶庫文化中心,即將於12月7、8日上演一場沉浸式越劇《紅樓夢》。主演該劇的是由 “越劇王子”趙志剛和陳湜領銜的趙氏工坊與寧波小百花越劇團。與此同時,“流芳”——越劇宗師尹桂芳誕辰百年圖文展也將於12月3日在上海中心大廈38層匠心環廊開幕。此次活動由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趙氏工坊共同主辦。

此次活動也順應了浦東新區打造“最燃”夜間經濟的背景,凸顯其倡導的 “國際範”、“上海味”、“時尚潮”。

中国第一高楼演沉浸式越剧《红楼梦》,空中园林“黛玉葬花”

寶玉和黛玉

在世界最高室內空中園林看沉浸式越劇《紅樓夢》

位於上海中心大廈37樓的寶庫文化中心作為建築與文化結合的經典載體,一直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向當代人文精神致敬。此次演出選擇了寶庫文化中心內的琺琅廳與半畝園,將人文景觀植入演出現場,創造一種沉浸式的觀劇體驗。

琺琅廳擁有吉尼斯認證的“世界最大的景泰藍地面”,134名良工巧匠投入累計321,681小時的精力,採用1,789,653根手工掐絲縈繞、1,379塊琺琅無縫拼接, 金色銅線穿插於深藍幻化的琺琅間,如同時間年輪迴旋更替。奢華雍容的空間與榮國府不謀而合,劇中的很多故事就在這如夢似幻的空間中展開。

有“世界最高的室內空中園林”之稱的半畝園與大觀園頗為神似,“黛玉葬花”的部分將在這裡演繹。作為江南園林典範的半畝園將建築、山、水、植物有機結合,展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詩與畫的意境,尤其是夜晚,整座園林能夠在燈光的特殊強化處理的背景之下顯現出夜景“盆景”的效果。演出現場,手把花鋤的林黛玉在園林中行走吟唱,給人特殊的觀劇感受。

不同於大劇場的觀演形式,此次的演出舞臺、舞美、燈光、服裝等各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創新嘗試。整個演出可以容納150位觀眾,整個空間力求給每個觀眾最佳的視聽效果。

由藍玲領銜的中國戲曲服裝頂尖設計團隊受邀參與了演出。為寶、黛、釵三個角色設計了精美的服裝;而劇中寶玉的通靈寶玉、黛玉的白玉簪及白玉鐲,以及寶釵的金鎖,也都邀請了專業的珠寶商為之打造。

中国第一高楼演沉浸式越剧《红楼梦》,空中园林“黛玉葬花”

寶玉和黛玉

趙志剛、陳湜領銜主演,首次嘗試尹桂芳呂瑞英版本

越劇《紅樓夢》因 “徐(玉蘭)王(文娟)”版的電影蜚聲全國,但事實上,越劇一代宗師尹桂生是最早演出《紅樓夢》的藝術家,尹派寶玉也在眾多粉絲心目中乃是最愛。

此次越劇《紅樓夢》在上海中心的演出,也是趙氏工坊的兩位當家人——趙志剛、陳湜向大師致敬的一個舉措。

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獎、白玉蘭獎獲得者、越劇表演藝術家趙志剛就曾在2000年的上海大劇院上演過“尹(桂芳)袁(雪芬)”版《紅樓夢》。但這一次“尹(桂芳)呂(瑞英)配”卻是首度演出。劇中演出林黛玉的是同樣獲得過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主角獎的陳湜,她以甜潤委婉的“呂(瑞英)派”塑造了全新的黛玉形象。

劇中寶釵由寧波小百花越劇團當家花旦、浙江戲劇金桂獎獲得者謝進聯飾演。其餘“大觀園”裡眾多人物的體現乃至氣氛烘托,都靠著舞臺上的樂隊和十二位合唱者來完成。化繁為簡是本次演出的特色之一。

在整場演出中,演員演唱將在中西合璧的樂隊烘托下呈現。作曲朱立熹、唱腔設計陳鈞在音樂與唱腔上給與本劇全新的解釋,青年指揮家阮明奇和來自浙江、上海的演奏家們的音樂伴奏,將呈現一場極具創新意味的演出。

中国第一高楼演沉浸式越剧《红楼梦》,空中园林“黛玉葬花”

趙志剛領銜主演賈寶玉

尹桂芳百年圖文展免費開放6天

除了演出,活動還將以展覽方式致敬一代越劇表演藝術家、尹派藝術創始人尹桂芳。12月1日是尹桂芳生辰,“流芳”——越劇宗師尹桂芳誕辰百年圖文展也將於12月3日在上海中心38樓匠心環廊傾情開幕,並對公眾免費開放6天。

展出以“看圖說話”的方式再現大師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她在舞臺上塑造的近百個經典藝術形象。其中,除了福建芳華越劇院、上海越劇藝術研究中心提供的尹桂芳先生大量圖文資料及生前的戲服等原件外,有些照片和資料是上海尹派知音會及廣大戲迷為此次展覽特別提供的,此次展覽的很多圖片及實物乃首次與廣大公眾見面。

同時,由中國唱片上海公司、上海五岸傳播有限公司、趙氏工坊等單位聯合出版的《如尹隨行——一代風流尹桂芳百歲誕辰紀念》限量珍藏版黑膠唱片也將於下月與廣大越劇愛好者及黑膠發燒友們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