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標杆的隕落:市值縮水千億,誰也沒想到它會輸給中國企業

美國科技標杆的隕落:市值縮水千億,誰也沒想到它會輸給中國企業

近些年,美國硅谷已然成為科技的代名詞,英特爾、蘋果、特斯拉等一批耳熟能詳的IT巨頭紮根於此,引領全球科技創新潮流。而作為硅谷第一家明星企業,惠普最近這幾年日子過得並不順利,一直在業務調整掙扎中。

事實上惠普的沒落早有端倪,巔峰時期公司市值高達1500億美元,是美國科技界的標杆。然而在這19年時間縮水超過1200億美元,2019年第一次季淨利為8.03億美元,同比暴跌了59%。而最新的第三季度,淨營收同比僅增長了0.1%。上個月惠普宣佈計劃未來三年以直接解僱和提前退休兩種形式在全球範圍內裁掉7000至9000人,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興起,這個昔日的電腦巨擘似乎變得暗淡不少,甚至已經被擠下。

近日,知名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發佈一份全球PC出貨量報告: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總共賣出了6800萬臺PC。其中來自中國的聯想品牌以24.7%的市場份額力壓惠普,再次位居全球第一。

美國科技標杆的隕落:市值縮水千億,誰也沒想到它會輸給中國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至今已有80年曆史的惠普(HP),曾經是最大的信息科技公司之一。旗下設有三大業務集團:信息產品集團、打印及成像系統集團和企業計算機專業服務集團。其中,打印業務為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同時它還是全球第二大PC製造商。有數據統計,全球有六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惠普的產品。

上世紀30年代末,一對斯坦福大學畢業的好友戴維·帕卡德和威廉·休利特,靠著從導師那裡借來的538美元,在一個車庫裡,創建了以他們名字首字母命名的公司——惠普。他們的第一個客戶是大名鼎鼎的迪斯尼,藉助他們的產品實現幻想曲中蜜蜂的環繞聲音效果。

在惠普之前,沒有人會把公司建在車庫。不過在此之後,因為其榜樣的作用,車庫文化成為一種潮流。許多美國年輕人白手起家,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公司在車庫中誕生並崛起,這其中就包括蘋果和谷歌。惠普當年創業的車庫,也被認定為硅谷的誕生地。

在60年代末,惠普發佈了世界首臺臺式科學計算器。幾年之後他們又發佈HP3000微電腦,正式進入計算機領域,並迅速成為IT界的巨頭。在喬布斯眼裡,硅谷最值得尊敬的公司不是蘋果,而是惠普。少有人知道,喬布斯十幾歲時,曾經受邀到惠普公司實習過。

美國科技標杆的隕落:市值縮水千億,誰也沒想到它會輸給中國企業

進入21世紀,為了搶佔個人電腦市場,惠普將競爭對手康柏電腦收入囊中。此後又花費了五年心思,超過戴爾坐上行業頭把交椅。直至七年前,移動互聯網來襲,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搶了個人電腦的彩頭,而聯想更是將惠普拉下寶座。雙重積壓之下,惠普的優勢喪失殆盡。

除了外部因素外,公司自身抉擇左右搖擺,更是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眼看IBM和思科這些公司服務業佔比越來越大,惠普斥巨資拿下一家英國軟件公司,試圖轉型為軟件服務商。然而由於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充其量只能做組裝工作,基本沒有撈到什麼好處。

當惠普看到蘋果平板電腦搞得風生水起,於是便匆忙切入智能終端市場,在未做好充分技術準備的情況下,就推出了平板電腦。僅僅推出一年,他們又放棄平板電腦和手機業務。

過去十年時間裡,公司高管頻繁更迭,走馬燈似地換來換去。期間還連續進行大規模裁員,搞得人心惶惶。在動盪中,惠普的市值已跌至260億美元,相比巔峰時期的1500億美元,縮水幅度超過八成。如今新CEO恩裡克·洛雷斯(Enrique Lores)走馬上任,他能帶領這家科技巨頭東山再起嗎?我們且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