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進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一些離開中國的企業都後悔了


虹橋進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一些離開中國的企業都後悔了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曹剛)今天下午,在第二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分論壇——“開放、規制與營商環境:政府角色與跨國公司視角”會場,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表示,一些企業離開中國之後,後悔了!

金立群介紹道,他是一名國際公務員。營商環境可以是客觀或主觀的,為什麼過去十幾年來,這麼多跨國公司並沒有感覺很好,因為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們享受的是“超國民待遇”,現在和本地企業一樣,變成了“國民待遇”。

金立群說,中國的企業競爭力比二三十年前強很多。回想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時,世界銀行的借貸是根據國際競爭力,中國項目的供貨商當時是拒絕購買中國產品的,都希望購買進口設備,因為中國的商品售後服務差、質量差,交貨時間也不確定。而現在已經改變了,更關注質量。現在隨著競爭力提升,中國商品的質量更好,售後服務更好。所以有人說中國投資環境惡化,是主觀的誤解。

金立群認為,可信賴度、透明度、可預測性是軟實力;而在基礎設施、物流、互聯互通等硬實力同樣重要。一些企業離開中國之後,後悔了。他們發現那裡沒有基礎設施、高速物流和高技能的勞動力,中國的很多勞動者很勤勞地工作,在其他國家是不可能的。

金立群說,教育也非常重要,我們要培訓更多人才,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包括學習掌握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