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20年新高考數據分析,哪個科目競爭最激烈?

2019年只剩兩個多月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高考政策對2020屆考生有什麼影響?

高考改革是由教(高中教育)、考(考試評價)、招(大學招錄)三個階段相互連接、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了全面改革系統。而此時經歷著新高考洗禮的2017屆天津考生正處於第二階段。

在這期間,家長和學生每時每刻都會接收到許多高考信息,如何從大量高考信息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才是關鍵。天津官方發佈的“天津新高考首屆選科數據”、“2020年高校在津選考要求”這兩份資料,家長和學生都需要掌握分析。今天就這兩份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物理學科

實行新高考後將不再分文理,不再有傳統高考的理科生。據天津首屆選科數據,僅有23.06%的天津高中生選擇【物理+化學+X】組合。

天津2020年新高考數據分析,哪個科目競爭最激烈?


而2019年天津高考,理科生佔比是68.7%。從68.7%降到23.06%,造成人數“流失”的主因就是物理。

不得不說,物理學科一直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高校愛(選考科目要求中提及最多的科目),學生恨(部分地區需要引進科目保障機制)。天津也一樣,在最熱門的選科組合裡,不乏有為躲避物理而選的組合。

同時,物理也是天津優等生佔比較大的科目,表面上看競爭的人數變少了,但競爭的壓力卻沒有變小。而且新高考選考科目的計分方式是等級賦分制,這對於優等生來說,失去了區分度的碾壓優勢,很難用分數甩開競爭對手。

舉個例子:

物理考試後,考生A的卷面成績是90分,考生B的卷面成績是82分。

在傳統高考中,考生A已經有了8分的競爭優勢。

而在新高考賦分制下,假設考生A單科排全市前5%,考生B排全市前6%,通過重新賦分後,考生A賦了91分,考生B賦了88分。此時考生A只有3分的競爭優勢。

喜歡生物的考生受衝擊最大

在天津首屆選考科目比例中,生物科目與傳統理科佔比相似,達到66.66%。

天津2020年新高考數據分析,哪個科目競爭最激烈?


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生物?原因在於生物學科的高中知識體量是6個學科中最少的一個,相對容易得高分。生物科目在不少的組合中以“提分者”的角色出現,選擇【生物+X+X】組合的考生合計達59.71%。

天津2020年新高考數據分析,哪個科目競爭最激烈?


這樣的結果對明確以生物類專業意向的考生來說,衝擊最大。競爭對手的增多,給真正以生物為專業方向的考生的大學招錄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盲從的中等生競爭壓力最大

無論是尖子生,還是已確立專業方向的學生,都屬於天津市高中生群體裡的少數。

而無成績優勢,也無明確規劃的大多數高中生,面臨著最“混沌”的局面。

賦分制在B檔和C檔(85分~58分)的區間,聚集了大部分的高中生↓↓↓

天津2020年新高考數據分析,哪個科目競爭最激烈?

中等生想要提分,更難了。以選擇人數最多的生物科目舉例,假設2020年天津有6萬考生,根據統計數據,39600名考生選擇了生物科目。


天津2020年新高考數據分析,哪個科目競爭最激烈?


賦分製法則下,如果一名中等生想將自己的成績從67分提升到70分,那麼他需要跨越的排名區間為[396人-2376人],必須要認識到的一個殘酷現實是,存在努力超越了2375人,仍一分不漲的可能;也存在競爭激烈,出現高分低賦的可能。

中等生還要面臨競爭群體數量和質量都未知的大混戰。

仔細查閱過《2020高校在津選考要求》的家長不難發現,不同層次的院校對同一專業的選考要求是不同的,一些普通高校出於招生考慮,選考要求設置的比較寬泛。

例如一些985院校的金融學專業會要求選考物理方可報考,這一要求篩去了60%的天津高考生。而一些普通院校的金融學專業,不設置選考要求。

2020屆天津考生該如何應對?

1.學生必須重視必考科目語數外,畢竟150分一門,分值高。

2.成績在B檔和C檔之間的大部分學生,要以提升6%或7%的名次為目標,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將最有可能衝破“階層”的科目列為重點學習對象。

3.新高考的計分方式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選科時不能僅選擇好學,分數高的科目,

需要思考自身是否真的具備該科目的學科潛力。

4.新高考的勝利屬於有規劃的高中生。盲從的選科和無方向的努力,便要承受最大競爭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