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癌症、艾滋和死亡,騰訊醫學ME大會的精華都在這兩萬字裡

保衛生命健康是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人們從未輕言放棄。在這篇大約2萬字的長文裡,你可以看到全球最傑出的醫學專家,在戰場的最前沿,進行著怎樣的拼殺。

對抗疾病,我們總是拼盡全力。我們總是拿起每個時代最尖端的技術和工具,去探索疾病的秘密,並與之博弈。

11月4日,一場關於生命和疾病的深度探討在即將入冬的北京拉開帷幕。

6年前,騰訊從全世界邀請了幾十位難得一見的科學家不遠萬里來到北京展覽館,舉辦了第一屆WE 大會。這裡無關商業與競爭,人們只討論最前沿的科學與思想,只關心人類的未來。

6 年後,由騰訊攜旗下騰訊醫典,聯合《NEJM醫學前沿》(全球頂級全科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集團旗下期刊)共同打造的首屆騰訊醫學ME大會,同樣在北京展覽館開啟了全新的旅程。六位全球頂尖的醫學科學家與臨床醫生齊聚一堂,聚焦癌症、抑鬱症、艾滋病、老年病等國內最受關注的話題,分享全球前沿的醫學突破。

對於這場大會,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的希望是可以“引導更多人關注生命、認識自我,通過權威醫學科普提升大眾健康,減少病痛之苦。”

馬化騰的一條朋友圈,和六位頂尖醫學專家

今年5月,馬化騰的一條朋友圈首次對外透露:“科技向善”將成為騰訊公司新的願景與使命。通過科技之力,提升公眾對生命健康的關注,這也是騰訊“科技向善”的舉措。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已成為民眾獲取醫療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受變相廣告、缺乏權威來源等因素影響,各種醫學信息的缺失和錯漏屢見不鮮,公眾對這類不嚴謹、不權威的“科普內容”的容忍已達到極限。與此同時,公眾往往容易被謠言迷惑,對一些所謂的醫學常識缺少基本的懷疑和拷問。所以,在知識之外,更加需要理性和科學的思維方式,做出更好的醫療判斷和選擇。

2017 年,騰訊成立了專業科普平臺“騰訊醫典”。在這裡,有超過3000位醫學專家正在向公眾傳達更加科學易懂的醫學知識。

在向騰訊醫學ME大會發出的賀信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屠呦呦這樣寫道:醫學工作者不僅要拿起手術刀,也能拿起筆,以科普的專業求真和理性精神助力大眾健康,一起改善人類的共同命運。

這場大會所邀請的6 位專家,每一位都是在醫學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正在踐行既能拿起手術刀,也能握住筆桿子的精神:

美國麻省總醫院肝癌研究主任、哈佛醫學院終身教授朱秀軒,國際公認的肝細胞癌和膽管癌權威專家。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主任、清華大學醫學院雙聘教授李太生,建立了適合中國艾滋病人的“雞尾酒療法”,並主持制定中國首部《艾滋病診療指南》,確立了全國醫生診斷、治療艾滋病的基本規範。

世界衛生組織精神衛生處顧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臨床精神病學與臨床流行病學教授費立鵬,領導建立了中國第一家面向自殺群體的醫療機構,並構建起首個(也是最大的)全國性24小時心理危機熱線電話。

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終身講席教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副主編肖瑞平,為心衰的病理生理及臨床治療開啟了新的思路。

倫敦國王學院高級榮譽講師、歐洲腫瘤外科學會會長Tibor Kovacs

,是國際乳腺癌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

美國麻省總醫院腫瘤中心臨床主任、哈佛醫學院終身教授David P. Ryan,在腫瘤治療領域擁有超過20年的臨床經驗。

此外,知名辯手邱晨騰訊醫療副總裁張猛,也從用戶和產業的角度分別分享了與醫學相關的內容。

大會開始前,部分演講者已經接受了包括八點健聞在內的媒體的採訪,我們試圖將全部8位演講者的演講精華以及採訪內容進行彙編,讓讀者朋友在一篇文章內就能看完他們對當今人類健康事業的深刻見解。

文章很長,但值得你靜下心來,慢慢讀完。

朱秀軒:早期肝癌治癒率極高

朱秀軒是國際公認的肝細胞癌和膽管癌權威專家,專注於兩項癌症從原理、新型治療方法到新型藥物的體系化研究,通過分子靶向藥物研究、靶向藥物與化療聯合治療、免疫療法以及原發性肝癌中的質子放療等全新治療方法的探索,對晚期肝細胞癌和膽管癌的治療產生重大影響。他的突破性研究也推動美國FDA批准兩種新藥應用於晚期肝癌的臨床治療,為全球患者帶來了新的生機。

關於癌症、艾滋和死亡,騰訊醫學ME大會的精華都在這兩萬字裡

△朱秀軒 美國麻省總醫院肝癌研究主任、哈佛醫學院終身教授

肝癌可以治癒?

去年聖誕前夕,一位66歲的男性患者,從佛羅里達轉到波士頓(直線距離1900公里左右),到我就職的麻省總院門診就醫。他已經有幾個月的脹腹痛,伴有嚴重的體重減輕。從體檢結果上可以看到他非常消瘦,遠處就能夠看到膨脹的肝臟區。在CT上我們看到他左邊有一個巨大的腫塊,並伴有腹腔淋巴結轉移,肝穿很快證實了這是一個原發性肝癌。

當時我們正好有一個臨床試驗,研究PD-1抑制劑派姆單抗(即Keytruda,K藥)和樂伐替尼的聯合用藥在晚期肝癌的應用,病人非常高興的加入了。

開始治療4個月以後,他的腫塊基本上消失,甲胎蛋白也從治療前的6萬多降低到正常的數值,病人現在已接受同樣的治療10個月之久,所有的疾病相關症狀已經徹底消失。

肝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體器官,有很豐富的血管供應,正因如此,肝臟是非常常見的腫瘤轉移器官之一。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肝臟原發惡性腫瘤。

肝癌可以預防

肝臟原發惡性腫瘤中有80%-85%是肝細胞癌,俗稱肝癌。此外有 10%-15%是肝內膽管細胞癌,此外還有一些相對罕見的原發膽內腫瘤。

在世界範圍內,肝癌的發病率高居第六位,死亡率排第四位。全世界有55%的肝癌發生在中國,不過近幾年,在美國和歐洲的發病率也在持續上升。

國內很多人談癌色變,對肝癌可能就更有恐懼感。根據最新的報道,肝癌與中風、缺血性心臟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同時成為中國五大疾病死因。

肝癌可以預防嗎?其實肝癌有很多非常成熟的致病因素,比如說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過度的酒精攝入,還有脂肪肝,每一個病因我們都有很好的辦法來阻斷。

比如說在中國,通過母嬰傳播和其它途徑,乙肝有非常高的發病率,我們可以通過疫苗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有效阻斷乙肝病毒。

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丙肝的疫苗,但已經有治癒率非常高的治療手段。

控制酒精的攝取,改善生活方式也是有效控制肝癌的手段。

肝癌的治療是完全根據疾病階段來看的,腫瘤醫生會根據病人的腫瘤負荷、所有的肝功能具體狀況,還有體能狀態,做一些具體的評估,確定治療的手段。

早期肝癌我們可以考慮消融手術;多發性的肝癌我們可以考慮介入治療;如果肝癌已經出現全身轉移,系統全身治療是我們目前的主要治療手段。

肝癌可以治癒嗎?我在這裡和大家明確:早期診斷的肝癌治癒率非常高,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肝臟移植、射頻消融來治療,這都是對早期肝癌非常好的治療手段。

如何才能治癒呢?早期篩查非常重要。目前常規的手段包括甲胎蛋白的測定、肝臟超聲的應用,而且在實驗室我們正在努力開發一些循環性、更敏感、有特異性的早期診斷方法。

如果肝臟病灶已經出現多發性,我們也還有一些其它非常有效的肝內局部治療,包括化學介入療法、放射介入療法。

一旦腫瘤出現了轉移,主要的治療方法還是依賴全身治療。到2019年,我們已經有5個靶向藥物,2個PD-1抗體,都已經獲得了在美國FDA的批准。

肝癌的治療已經從傳統的化療邁向靶向治療,現在又轉向免疫治療。同時我們正在努力探索如何通過聯合治療進一步提高肝癌治癒水平。

今天我們已經有證據表明:通過有效的、系統的化療,靶向藥物、免疫治療的開發,是可以把病人的總存活期逐漸延長。

雖然在靶向治療中,我們依賴很多基因檢測的技術,來向我們展示有沒有具體的、可以進攻的靶點。但是,在肝癌的治療上,主要應用對腫瘤微循環的理解,也就是說如何能夠阻斷腫瘤的血管生成,如何能夠用自己的免疫細胞來進攻體內的腫瘤。

聯合用藥可以讓肝癌晚期病人存活22個月

我們正在肝癌治療領域展開進一步探索,怎麼樣能夠非常有合理性的,進行聯合用藥。

目前,我們已經可以把免疫和免疫組抑制劑結合在一起,比如PD-1抑制劑納武單抗((Nivolumab,Opdivo,即“O藥”)和CTLA4抑制劑伊匹單抗( Yervoy )的聯合用藥,已經可以使肝癌晚期病人存活22個月,三期臨床實驗正在開始,我們期待著這個結果。

此外,我們正在用抗血管生成抑制劑和靶向檢查點抑制劑進行聯合應用,比如PDL1抑制劑阿特朱單抗和貝伐單抗。這兩類抗體的聯合運用中,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果達到36%的腫瘤緩解率,其中12%可以完全緩解,這在藥物史上、肝癌史上我們從來沒有見到的。

阿特麗珠和貝伐單抗不管從總的存活期,還是無進展生活期來說,都已經達到了有效的標準,在這個月的晚期我們會正式公佈它的結果。

所以,這個聯合治療現在已經成為肝癌晚期治療的標準治療方案,我也期待更多好的方案出現。

樂伐替尼聯合派姆單抗在肝癌晚期的試驗同樣達到了46%的腫瘤緩解率,正因為如此,FDA已經把這個聯合方案作為加速開發的認可,三期實驗也在進一步開展。

新靶點的探索已經有了突破

膽道系統腫瘤是異質性非常高的腫瘤,它包括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這些腫瘤的生物行為和臨床表現差別非常大。

肝內膽管癌在近幾年有逐漸上升的趨勢,手術切除是唯一可行的治癒辦法。晚期腫瘤我們依賴聯合化療,主要是乙烯他濱、吉西他濱、勃列聯合,這兩年靶向藥物在這個領域已經進行了非常好的嘗試。

2011年我和同事在麻省總院,第一次發現在肝內膽管腫瘤IDH1的突變有非常高的頻率,高達20%-25%,IDH2的突變相對頻率低一些,而且這個IDH1的突變完全侷限於肝內膽管癌。

這個發現很快帶來了這個領域的進步。我們從臨床機制上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索,最主要的是將針對IDH1和IDH2的靶向藥物同時進行開發,通過一期臨床試驗,我們看到了非常可喜的早期結果。

我們很快把這個藥物進行了三期臨床試驗,在病人接受傳統化療已經失敗的情況下,他們接受IDH抑制劑或者安慰劑的對照,我們看到由於IDH抑制劑,無進展存活期得到非常有效的延長,無進展的風險被降低了63%。

所以,我覺得這個藥物有可能成為第一個膽管腫瘤靶向治療的新突破,也希望能夠得到美國FDA還有其它國家的批准。

第二個非常有意義的靶點叫FGR2,這是纖維細胞受體,是一個染色體融合的表現。通過非常精確的現代化檢測手段,我們完全可以檢測到,在膽管癌中,這個這個基因存在的頻率大概在10%-15%。

很多FGFR抑制劑都在臨床中得到很好的開發,腫瘤緩解率高達20%。

正因為如此,有至少三個特異性的FGFR抑制劑在三期臨床試驗,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對膽管癌病人有效的靶向治療方案。

對抗藥性也已有了解決方案

從我們對靶向藥物研究得到的啟示來看,所有的靶向藥物在一定時間內,都會出現所謂抗藥性,影響了有效性。在麻省總院,我們通過對於病人樣本的分析,對於血液循環DNA的檢測,還有對於臨床前動物模型和細胞細胞株的鑑定,對於藥物的抗藥性做了詳細的研究。

我們門診的一個病人在接受FGFR抑制劑的時候,腫瘤緩解達到了50%,但是在6個月的時候出現抗藥性。但我們有第二代FGFR抑制劑。

這個病人在一開始接受第一代FGFR抑制劑的時候,他有12個月的疾病控制,有了抗藥性以後,當病人接受第二代藥物的時候,他又有13個月的時間有腫瘤緩解。

所以,這個病人從一開始接受FGFR抑制劑到最後的進展實際上已經持續了兩年多時間(同一類藥物),這給我們臨床提供了非常好的進一步開發的依據。

我剛剛提到了IDH和FGFR,只是我們現在成功的兩個例子。在膽管癌中還有一些非常重要,但是相對於更少見的一些重要靶點。比如說HER2的擴增、BRF的突變、NCHKT的轉位、BRHKT的突變。

這些突變和基因的融合,都給將來在膽管癌的進一步研究,做了非常重要的理論性依據,我希望今後這方面的研究會有更多的突破。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要信息是:肝癌在早期完全是可以治癒的,即使是晚期,我們現在也充滿希望,因為精準醫學和靶向治療已經在腫瘤領域開始有很好的應用,我們已經成功探索出抗血管生成抑制劑對於提高肝癌總存活期的實際意義。

現在已經有5個靶向藥物在臨床中應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已經有了初步的成功,同時在聯合應用上已經開始了新的起步。

通過我們今後對耐藥機制和控制耐藥機制的新策略的研究,我希望病人在肝癌腫瘤中,將來能夠受到更大的獲益。

李太生:艾滋病診治應該三位一體

從對艾滋病一無所知,到談病色變,再到國際領先的治療水平,中國艾滋病治療在十多年間產生了巨大飛躍。艾滋病治療的“中國方案”不僅讓中國艾滋病病死率從2003年的22.6%降至2015年的3.1%,還成為國際範圍內性價比最高的方案。李太生就是這份“中國方案”的倡導者,他建立起適合中國艾滋病人的“雞尾酒療法”,並主持制定我國首部《艾滋病診療指南》,確立了全國醫生診斷、治療艾滋病的基本規範。

關於癌症、艾滋和死亡,騰訊醫學ME大會的精華都在這兩萬字裡

△李太生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主任、清華大學醫學院雙聘教授

人類抗艾簡史:從發現到遏制

上個世紀80年代,在美國最早報道出一種嚴重的、新的傳染性疾病。因為病人在確診之後會出現嚴重的發熱或是消瘦,以及各種機會性感染,而且半年之內就會死亡。所以,當時最早報道這個病的美國,將其稱為嚴重的死亡綜合症。

從1981年發現第一個病例,到1996年,這十幾年間,艾滋病確實是不治之症。從感染病毒到臨床6~8年的無症狀期,再到發病期,兩年內病人100%死亡。

1983年,人們很快就發現了這種新疾病的病原,即“新逆轉錄病毒”。發現這個病毒的教授也因此獲得了2008年諾貝爾獎。

1984年,人們發現CD4分子是艾滋病毒的主要受體。換言之,人們證明了就是這個病毒在破壞人類免疫系統,CD4陽性細胞是導致艾滋病發病的主要機制。

1987年,第一個治療艾滋病的藥物齊多夫定(疊氮胸苷)開始發明。

1993年,二聯抗艾滋病病毒治療開始在臨床做實驗,但是仍然沒有效果,病人服用二聯治療藥物,只能比原來沒有吃藥多活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轉機發生在1996年,聯合抗病毒治療,也就是“雞尾酒療法”出現了。人們發現將三種藥物合到一起就可以使艾滋病患者活下來。

1997年我和我的法國導師在接受“雞尾酒”治療的晚期艾滋病患者隊列中,觀察到了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換言之,我們從理論上證明了艾滋病晚期被破壞的免疫功能,經過抗病毒治療可以完全或者部分恢復,為艾滋病患者的長期生存,在理論上打開了新的希望之門。

從1996年到現在這20多年來,“雞尾酒療法”的廣泛應用使艾滋病患者能夠顯著延長壽命。以前患者感染艾滋病毒後8~10年一定死亡,現在,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可以活到接近正常人的壽命。目前,艾滋病已經是一個可以治療的慢性內科病了,而且2011年美國教授的一個研究表明:對於艾滋病感染者,早期治療可以減少其97%的傳染性。也就是說,即使沒有艾滋病疫苗,如果我們發現感染者,並給他早期治療,也可以大大減少傳染性。

從2010年到現在,艾滋病增長的速度已經下降了36%,死亡率也下降了33%。目前,全世界存活的3000萬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有70%正在接受有效的又可以減少傳染性的抗病毒治療。

艾滋病能否治癒?回答是Yes!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經有兩個艾滋病人完全治癒。一個出現在10年前的柏林,一個是今年剛剛報道的,在倫敦。當然,這兩個患者都非常特殊。以倫敦患者為例,他同時患有艾滋病與血液惡性腫瘤,2016年,治療小組決定為他尋找骨髓移植配型,主要目的是治療癌症。治療小組找到一名合適的骨髓捐贈者。捐贈者的CCR5基因罕見自然突變,能夠抵抗艾滋病病毒入侵。治療小組預期,如果造血幹細胞移植順利,不僅能夠治療“倫敦病人”的癌症,還有望獲得額外收穫,即驅趕艾滋病病毒。雖然這種案例是非常難以複製的,卻為我們攻克艾滋病帶來了新的希望。

目前對於艾滋病最大的問題還是認識上的誤區。很多老百姓,甚至醫生都仍然認為艾滋病是超級腫瘤,是不可治的疾病,談艾滋病色變。尤其是認為艾滋病傳播傳染途徑是和病人一起吃飯、呼吸道等,這個是錯誤的。真相是艾滋病只通過三種途徑傳播:沒有保護的高危性行為、母嬰、血液,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它途徑。

中國過去30多年的抗艾之路

1985年,世界上發現艾滋病的第四年,北京協和醫院報告了中國第一例艾滋病。直到1993年,中國累計報告艾滋病才1000多例。但不幸的是,從1998年開始,中國的HIV感染率開始快速增長。並且,在2001年之前,中國沒有免費治療艾滋病的藥物,所以當時艾滋病造成了很大的社會恐慌。

截至2018年,中國艾滋病毒感染者約有125萬,其中新報告的約為8萬人。我們的總體感染率是萬分之九,所以是艾滋病毒的低流行區域。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性傳播感染的比例已經佔到HIV新報告人群的97%,所以我們急需宣傳艾滋病的科普知識。

中國一向非常重視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在過去20年中,陸續出臺的相關政策和指南,對遏制艾滋病的蔓延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中國科學家在政府的支持下,也在探討適合中國國情的艾滋病抗病毒防治方案。

我們從國外引進治療艾滋病的仿製藥,在中國人群身上通過嚴格的科學研究,研製出適合中國人具體情況的新的組合方案、新的劑量以及新的適應證。我們擴大艾滋病毒的檢測範圍,近5 年來,我們檢測過的人數從1億增長到了2億,這樣能夠使更多的感染者被早期發現。

與此同時,我們也在研究艾滋病機會性感染引起的併發症,如痴呆綜合徵、腦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去年,我們首次在國際上提出艾滋病全病程管理(或者叫綜合管理)的新理念。

這個理念就是把艾滋病的宣傳、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預,以及對於早期診斷之後的個體化治療,併發症的治療以及長期治療進行了總結。

我們將這些方案寫入了《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讓我們的臨床醫生都用新的指南來提高治療水平。

十多年來,中國艾滋病的病死率下降了86%。從2003年的100個艾滋病患者一年死22.8個,到2014年下降到3.1,2017年的數字更低。

世界衛生組織和UNAIDS(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提出來,希望在2030年能夠終結艾滋。因此我們需要儘早發現更多的感染者並給予他更有效的治療。

艾滋病防治,中國應該怎麼做?

我個人覺得除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相關措施之外,中國應該進行大規模多中心的臨床研究,促進基礎研究向臨床成果的轉化,要促進政策方面的進一步改進。因為,到目前為止,中國研發的艾滋病一類化學性藥物只有一個艾博衛泰,剩下的都是仿製藥。

除了併發症,免疫重建障礙也是造成艾滋病無法治癒的原因之一。25%~30%的人治療之後病毒控制了,CD4卻漲不上來。原因一方面是胸腺功能受限,另一方面是慢性炎症導致CD4漲不上來。

對於慢性炎症如何控制、如何減少?這是國際上一個新挑戰和新的研究熱點。10年之前,國際上已經開始嘗試用一些老藥,比如說氯喹、羥氯喹、他汀類藥物等等來嘗試治療慢性炎症,但是到目前為止都失敗了。

所以,我們的團隊也開始在10年前用中藥雷公藤做嘗試。最近4年,我們又和上海製藥總廠把雷公藤裡面的有效成份羥基化,變成一類化學性藥物,進行臨床實驗,有望在今年啟動第一例病人入組,因為國家已經批准了這個實驗。

最後,我認為在艾滋病的管理方面,應該建立艾滋病診治的全新模式,這個模式有疾控、傳染病專科醫院、綜合醫院三位一體,針對艾滋病這種既有傳染性,但是治療之後沒有傳染並出現併發症的慢性內科疾病,進行科學防治。

費立鵬:預防自殺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費立鵬已然成為了一箇中國通。談起中國人的自殺情況,這個加拿大人可能要比任何一箇中國人都更加熟悉。上個世紀90年代,自殺一度成為中國人排名第5位的死亡原因,甚至是青少年死亡原因之首,但整個社會卻對自殺問題諱莫至深。正是費立鵬在中國開啟了對自殺問題的研究。他不僅是中國第一個結合臨床精神病學和公共衛生學研究自殺的學者,也領導建立了中國第一家面向自殺群體的醫療機構——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並構建起首個(也是最大的)全國性24小時心理危機熱線電話。最近20年,中國的自殺率下降得比任何國家都更快,但費立鵬依然覺得這不是鬆勁的時候,因為“自殺並非無法預防,自殺一個都太多了,預防自殺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關於癌症、艾滋和死亡,騰訊醫學ME大會的精華都在這兩萬字裡

△費立鵬 世界衛生組織精神衛生處顧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臨床精神病學與臨床流行病學教授

2012年,全球80萬人死於自殺

2016年聯合國出臺了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從2015年到2030年,要把自殺率減少1/3。但實際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達到這個目標。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第一次出臺了一個全球的自殺報告,當年全世界的自殺死亡人數是80萬左右。

此後各國都開展了自殺干預工作,但是效果卻並不相同。這一方面是由於目前在全球各個國家,自殺率的差異很大,最大有100倍。在一個國家內部,自殺率也有很大的差異,比如印度的26 個洲,男性自殺率的差距是14倍,女性是18倍。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中低收入國家的自殺死亡人數在所有自殺人數中佔75%,可是90%以上的自殺的研究和自殺干預措施都是從高收入國家來的,這意味著,高收入國家所提供的建議對中低收入國家而言可能並沒有效。

我們可以對比國際和中國國內情況來看。

從國際上來看,男性自殺率高於女性,老年人的自殺率較低。且男性的自殺行為風險更大,自殺死亡可能性要高於女性。年齡越大的人自殺死亡的可能性越大。用不同的工具死亡風險也不同,比如槍械的死亡可能性很大,服毒死亡率大概只有2%左右。

但是在中國,1996 年的死亡數據顯示,中國農村的自殺死亡率是城市的 3 倍,女性的自殺率高於男性。這與國際上的情況完全相反。並且,在中國70歲以上的老人中,自殺已經成為排名第15位的死因,這遠遠高於全球水平(第30位)。

在國際上,人們認定自殺的人絕對是有精神障礙的。但是在中國,有1/3 自殺的人是沒有精神障礙的,而且在自殺未遂的人中,有2/3的人是沒有精神障礙的。

國內與國際上的另外一個差距是,中國有60%的自殺用的是農藥,而在國外用農藥自殺的比例不到1%。

最近二三十年以來,中國的自殺率下降得比任何國家都快,我們將1990年自殺的人數和2013年自殺的人數相比,發現現在每年平均自殺死亡的人數比1990年少了10萬人。

有哪些因素和自殺率的下降有關呢?首先,這與精神衛生的相關性不高。但是自殺和城市化是有相關性的。過去二十幾年,中國的快速城市化導致很多人無法接觸到農藥,也因此改變了人們常規使用的自殺方式。

預防自殺,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正在推行自殺未遂干預研究,這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國,我們正在小範圍運行自殺干預,比如建立了52 個自殺干預熱線,其中一半是24小時在線的。但是這些熱線的接聽比例只有不到10%,這意味著還有很多人撥打的自殺熱線是沒有被接聽的。

這些干預到底有效嗎?能對自殺率產生影響嗎?對於中國來說,目前的自殺率下降很可能是接觸不到農藥導致的,與自殺干預的相關性不大。目前,我們使用的干預措施並沒有接觸到自殺問題的核心,而僅僅在邊緣試探,這也導致我們無法達到聯合國的目標。

未來,我們希望建立更全面的干預模型,實施動態性的、多因素的自殺干預和自殺預防的措施。這個工作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否則無法落實。

肖瑞平:慢病雖然頑固,但人類可以攻克

在心衰領域,肖瑞平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在20年科研求索之旅中,她系統地研究了心肌細胞β-AR的信號轉導機制及其生理學、病理學意義,為心衰的病理生理及臨床治療開啟了新的思路。通過傾聽“心”的信號,肖瑞平完成了對傳統經典理論的顛覆式革新。“從實驗室到病床旁”的轉化醫學,肖瑞平也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她基於現代分子生物技術,讓實驗室的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產生越來越直接的互動,完成了從靶點確認、小分子藥物合成、藥物篩選、動物實驗、技術轉化、直至臨床試驗整個藥物研發的完整路線。這樣的成就在全球科學家中屈指可數。

關於癌症、艾滋和死亡,騰訊醫學ME大會的精華都在這兩萬字裡

△肖瑞平 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終身講席教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副主編



一本雜誌和它見證的醫學發展史

西醫有一本非常著名的雜誌叫《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這是最古老、歷史最悠久、最權威、最可靠的一本雜誌,它有207年的歷史,創刊於1812年,約翰·柯川和詹姆斯·傑克遜是創刊人。我們今天能夠在醫學中受益就是因為這本雜誌見證和記錄了現代醫學的發展史,所以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幾個精彩的、令人難忘的章節。

大家知道,在沒有麻醉技術之前,外科手術是非常痛苦的,也是令人驚心動魄、非常殘忍的。但是很無奈,當時的人類只能忍受這份痛苦和絕望,直到1846年,因為化學的進步,人類首次使用乙醚進行麻醉手術。

不光是有麻醉就行了,我們還要看到眼睛看不見的東西,X光開創了影像學的雄偉篇章。1896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了第一張X光片,當時是一個手指異常的形象。因為X光的偉大貢獻,倫琴先生在190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征服傳染病是人類特別引以為豪的不朽章節,這也是我們的華章。這個章節的開始得益於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路易斯·巴斯德,他的細菌理論為傳染病治療奠定了基礎,我們雜誌發表了他的文章。有了細菌理論,我們就可以殺菌,這啟發了李思德發明無菌手術,他最早使用噴霧的方法給房間和器材進行消毒,他的文章也發表於我們的雜誌。

接下來,我們看見了微生物、細菌、病毒,顯微鏡在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顯微世界裡面特別值得給大家分享的一個例子是,羅伯特·科赫首次描繪了結核桿菌,並且證明結核桿菌是導致肺結核的病原體,時隔100年他手繪的細菌圖像,和我們今天用現代掃描顯微鏡看到的非常逼真的細菌圖像所差無幾,這也體現了他的完美主義和科學精神。

還有我們記憶猶新的SARS,最早在香港爆發,當時製造了“白色恐怖”,也是在我們雜誌發佈的。

因為對傳染病的控制,人類的壽命翻倍了;隨著公共衛生的改善、抗菌素的使用,以及疫苗的應用,死亡率也大大下降了。

我們雜誌不光是對歷史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也非常關注突破性的新技術、新療法,特別是AI、大數據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我們一直都在緊密關注。

慢病成了人類頭號殺手

因為控制了傳染病,現在慢病成了人類的頭號殺手,在全球慢病佔死亡率的73%,其中心血管是最大的死亡原因。人類還是有辦法克服和征服這些慢病的,雖然這些慢病非常頑固,我在這裡仔細講講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在美國已經過了拐點,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但是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在中國,心血管、心腦血管疾病都在繼續飆升,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是我們的基因、飲食、生活環境不一樣嗎?這個有待我們國人去研究,有待世界上的科學家去研究。

再仔細看下去會發現,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已經超過了40%,是腫瘤的兩倍,所以大家不要忘記心腦血管疾病是國人的頭號殺手,也是世界人民的頭號殺手。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每個病都有超過差不多一億患者,高血壓患者達到2.7億,老年人是這些病的易發人群,這些病對社會、家庭都造成了非常大的負擔。

中國慢病臨床研究迅速發展

另外,對同一種疾病,中國的死亡率要高於西方。比如,我國中風的死亡率是美國的四五倍,而慢阻肺是法國的11倍。所以,有必要把國外先進的醫學知識,帶給中國的醫務工作者和病人。我們需要一座橋樑來連接中國和世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這裡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2014年11月8號,在北京大學成立了《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中國編輯部,當時的王恩哥校長非常支持,給了一個幾百平米的辦公室,我本來是學醫的,先後去了北大和美國馬里蘭大學,最後在NIH待了20多年,現在回到了燕園。

這幾年我是在北大和哈佛之間穿梭,因為我們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在哈佛醫學院圖書館的頂層,在2016年11月我們發佈了一箇中文平臺,叫《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醫學前沿》。我們這個中文平臺主要是包括了慢病,其中有腫瘤、心血管、代謝病、慢阻肺等各種呼吸系統疾病,也有婦科、兒科,以及重大的全球性高危傳染病。

由於大家的努力,以及政府的投入和在座各位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國的臨床研究在迅速的發展,在迎頭趕上。我們的臨床研究項目逐年增多,現在佔全球的4%。當然這跟我們的國力、人口還是不成比例,我們的路還很長。我們的研究水平也在逐年增長,2003~2013年的10年期間,《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慢病文章只有3篇,今但年達到了7篇。

舉個例子,今年的醫學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的主要貢獻,是讓人們理解了細胞是怎麼感知氧氣的,應對措施是什麼,基於這個原理,現在有一個新的藥物叫羅沙司他,上海交大陳南教授,帶著團隊做了三期臨床,做了兩個測試,一個是讓腎病患者的貧血沒有接受透析,一個是透析的腎性貧血病人,在兩種病人身上都有非常好的療效,所以這個藥在中國已經批准了一類新藥,在美國和日本正在審批。這是中國里程碑性的成果,也是0到1的突破,第一次在全球首發。

關於糖尿病、冠心病和脫髮的新發現

下面我作為醫生科學家給大家彙報一下我回國之後的一些工作,我主要關注的就是慢病。主要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改變、全民的亞健康,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胰島素、腹部肥胖(就是典型的啤酒肚),它們增加了心血管患病的風險,使二型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了5倍。糖尿病不光是血糖高,它是會要命的,危害身體的多個器官,引起腦卒中,引起心血管的嚴重病變。數據顯示,有40%的透析病人是糖尿病、腎病患者。

很幸運,在北京大學的研究中,我們找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致病因子,就是MG53,它引起全身的胰島素抵抗,導致了糖尿病和一系列的心血管併發症。最近我們發現MG53不光是把胰島素的信號通路阻斷了,還能分泌到血液裡面,循環到各個器官,讓全身的胰島素抵抗。所以,我們開發了單克隆抗體,讓它綜合降低血液裡面的MG53濃度,起到治療糖尿病的作用,也減輕體重。

給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就是運動也有同樣的效果,運動可以降低肌肉和血液裡面的MG53,非常有效和快速,所以生命在於運動,大家一定要抽時間好好鍛鍊身體,這個對你的各個器官都有好處。我們做了MG53的突變體,可以外用,治糖尿病足,內用治糖尿病心腦血管併發症。

大家知道在所有的心血管疾病裡面,冠心病佔了半壁江山以上,因此我們也關注冠心病的新療法。在北京大學的工作中,我們發現有一個很關鍵的分子,我們阻斷這個分子就能夠大大減輕心梗引起的損傷,為心梗的治療提供了新策略、新手段、新藥物,對心梗、心衰、心源性死亡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下面我再簡單講一下與代謝和胰島素敏感性相關的另外一個分子——潛在的藥物靶點泌乳受體。我們最近發現了新原理,並且開發了一個單克隆抗體,可以用於止脫、子宮內膜異位症。我知道,現在有些90後都在被脫髮問題所困擾,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不光是中國人,事實上歐洲人和美國人的發病率比我們更高,中國人佔20%左右,歐洲人可以達到40%。

大家看過英俊的威廉王子脫髮前和脫髮後的形象後可以自行評價一下,脫髮說起來不要命,卻影響人心裡的幸福指數。我們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模型,在北京大學有一隻紅面猴,這是一個天然的禿頂模型,我們用單克隆抗體可以讓禿頂的猴長回頭發,現在我們已經洗掉抗體4年了,紅面猴的頭髮還非常豐滿,只要打一針就可以管好幾年。

對於未來,我們充滿了希望,希望科學和技術的進步能夠大大地推動人類醫學的發展,我們期待中國和國際市場有更多更安全、更有效的藥物和儀器,在不遠的未來人類能夠征服心血管腫瘤這種重大慢病。也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原創藥物來源於中國,讓中國大有作為,趕上美好的時代,為全人類做貢獻。

Tibor Kovacs:“乳房拯救者”的未來展望

這個帶著黑框眼鏡的光頭男人拯救了無數女性的乳房。作為國際乳腺癌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Tibor Kovacs不斷推動著乳腺癌治療技術的創新,在治療過程中同時考慮乳房重建,並在重建的過程中保證治療的效果。他推動了無線電引導手術和基於真皮皮瓣的乳房重建等新技術,在不影響放化療,也不增加復發的基礎上,實現更自然的美麗,併成為目前最理想的重建技術。他相信,生活的美好與治療效果同等重要。不過,這一次,他分享的更多是關於未來癌症醫生培養的展望。

關於癌症、艾滋和死亡,騰訊醫學ME大會的精華都在這兩萬字裡

△TiborKovacs 倫敦國王學院高級榮譽講師、歐洲腫瘤外科學會會長

癌症死亡率與投入成反比

我非常榮幸能夠來到這裡,與大家分享我的想法,關於未來癌症醫生培養的展望。

我自己是乳腺癌醫生,並且我也領導著一個癌症的培訓團隊。在2018年,歐洲癌症峰會上我們也討論了未來的癌症治療進展。

在癌症醫學領域,我們正在經歷巨大的轉變。如果大家想要成為一個醫生或者是癌症醫生,中間經歷的培訓是非常的複雜,比如要從醫學院畢業後經歷住院醫師培訓、高級培訓等,還要經過考試認證,具備完備的知識。這是一個非常複雜、漫長的道路。

我們發現,如果一個國家在癌症領域投入更多,發表的研究成果比較多,那麼癌症的死亡率就會比較低。來自一本腫瘤外科雜誌的數據顯示,發表文獻數量排名前十的國家裡,中國的遞交率排名是非常靠前的,有超過400個手稿都是被遞交的。

2017 年,英國皇家外科學院所支持的一項研究顯示,未來20年,患者會有更多的微創和無創的手術,會有更加個性化的治療。此外,手術醫生的角色也會變得更加豐富,數據分析師、生物工程師等也將會成為手術團隊的一員。並且,未來我們的手術技術也會變得越來越複雜、精密。

目前,癌症手術的趨勢是從最大可耐受手術轉向微創手術。這種手術的變革也會改變臨床服務的方式。首先,手術的技術會發生變化,微創和無創的診斷、治療方法將會出現。其次,影像、AR、VR等也會給我們更好的手術規劃指導,讓手術更精確。此外,AR、VR可以作為培訓的工具,並且可以去彩排手術流程,這也能夠促進手術的標準化以及培訓的標準化。再者,大數據以及基因組學能夠給我們帶來個性化的治療,基因組學的數據能夠幫助我們去研發個性化的藥物的使用。未來,手術醫生會更加關注疾病的預防,並且手術會更多地關注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這種高質量的治療服務也是非常有經濟效益的。目前,手術機器人就可以在一些器官的手術中得到廣泛應用。

面對新的醫療環境,臨床醫師、外科醫師要如何適應?實際上,技術會替代我們一部分的工作,甚至更多。近年來,關於AI發表的文獻越來越多,比如在放射科當中,更多有關MRI和CT的文獻被髮表出來。在過去的10年當中,這些發表的文獻從100篇增加到700篇。也就是說,人工智能可能會替代很多放射科醫生的位置。

這對於我們來講到底是一個機遇還是一個挑戰呢?其實,放射科醫生也可以在AI應用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可以作為一個領路人,將AI技術更好的應用在醫療當中。在未來,也許放射科醫生能夠得益於AI,降低工作量,並通過AI更好地診斷患者。

David P. Ryan:癌症是怎麼回事?

擁有超過20年臨床治療經驗的David P. Ryan長期以來致力於惡性腫瘤相關試驗的設計和研究,正在使用一種全新的方法對胰腺癌發起攻擊,並找到一種“早期”攔截癌症的方法,讓更多的患者能夠通過手術切除病灶,從而更成功地治療胰腺癌。

關於癌症、艾滋和死亡,騰訊醫學ME大會的精華都在這兩萬字裡

△DavidP. Ryan 美國麻省總醫院腫瘤中心臨床主任、哈佛醫學院終身教授

癌症就在你我身邊

30年前,我剛剛結束醫學院的學習,和家人一起去度假。當時,媽媽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我看到她的臉馬上就蒼白無色了,原來她的姐姐瑪莉患有乳腺癌,而且已經轉移了,癌細胞從乳腺轉移到了骨髓。於是,我們停止度假回到了紐約。患有轉移性乳腺癌的瑪莉,幾年後就過世了。

這件事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患癌症。實際上1/3的男性和1/3的女性都可能患癌症。癌症就在你我身邊。

到底什麼是癌症?癌症其實是和基因相關的疾病,如果說我們的體內聚集了足夠多的突變,或者是在我們基因組當中重要的地方出現了突變,我們就會患癌症,癌細胞就開始失控的生長。

你會發現在一生當中,我們會有一定的概率遇到這些突變,所以癌症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是一個老齡疾病,或者是和年紀相關的疾病,年紀越大,遭遇的基因突變越多,就越容易得上癌症。

致癌的兩大因素:運氣和環境

我們認為癌症是兩個因素作用的結果:一是運氣不好,二是與環境相關。我們從父母遺傳過來不良的基因,和所處的環境,都可能讓我們患上癌症。

我們出生的時候有兩組基因,一組來自於媽媽一組來自於爸爸。從個人的角度來講,通過各種各樣環境的因素,或者是其它的因素會導致雙胞胎的基因組出現一些突變。有突變了,我們就會患癌症。

如果你患上癌症或者是你的親人患上癌症,它不會像任何其他人的癌症,每一個癌症是不一樣的,可能大部分是相似的,但是你自己患的癌症總是有個體的獨特性。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準確地跟癌症病人說,你的腫瘤到底會怎麼進展。

其實癌症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我們遺傳過來的基因突變,是遺傳的因素,病因非常明確。第二類,是跟你的環境相關,你有HPV了或者HPV病毒的感染,或者你有大量的吸菸,有不良環境的暴露,都會增加我們細胞當中的突變率,增加我們的患癌風險。

對抗癌症的三種武器

我們現在已經到了變革之年,癌症治療的變革也在不斷地進行之中。我們現在的第一個變革是有了靶向治療,第二個變革是有了免疫療法,第三個變革是開始有了更多的血液檢查,也就是基於血液的診斷學。

某些癌細胞具有特定的靶點,可以進行攻擊和治療,稱之為靶向療法。目前,在結腸癌、肺癌、乳腺癌當中,發現越來越多的特定突變,就可以對它們進行更好的治療。我反覆跟大家強癌症是個體的,每個人的癌症都是不一樣的。我們能不能靶向療法來治療具體的病人,這需要看靶點,在部分病人當中是可以的。目前,很好的靶向藥是針對20%的癌症,現在有可攻擊靶點、可攻擊突變,但我們還是有很多其他的一些問題要解決,我們需要一些非常創新的藥,和過去所有療法都不一樣的藥,我們現在需要一個能夠維持更長時間作用的藥。

去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們發現:免疫系統的激活或許可以攻擊腫瘤細胞。他們研究了一種免疫系統制動器的已知蛋白,並通過釋放該制動器以釋放人體免疫細胞攻擊腫瘤的潛力。這一概念或許會發展成全新的腫瘤治療方法。

有大概10%~20%的可能性,根據瘤種的不同,免疫系統關閉的程度不一樣。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有一些方法可以對免疫系統的關閉採取措施了,比如說大家聽得非常多的O藥、K藥,他們都能夠進行免疫靶點的釋放。

美國前卡特總統接受了針對抗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後,出現了癌症的緩解。你可能在另外的腫瘤當中也能觀察到類似的緩解,但是總體來看,只有20%的癌症會獲得良好的緩解(通過這種針對免疫系統的藥)。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抗體潛能釋放的過程當中,會帶來免疫激活的毒性。如何改進?首先要減少毒性,其次還要減少耐藥性。

這就涉及到一種新的療法:CAR-T療法。CAR-T療法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是從患者的體內提取出這些T細胞,在體外對它進行編輯,給它加進一些嵌合的抗原,之後再把這個T細胞回收到體內,然後會發現它的效果非常驚人,在一些血液腫瘤,例如白血病和淋巴瘤當中,它的效果非常好,但在實體瘤當中的研究才剛剛開展。未來的10年裡面,我們會著重解決現有這些療法的侷限性。

此外,我們到底有什麼方式能夠捕捉住這些早期癌症呢?現在有了一些基於血液的診斷,比如說有蛋白標誌物、循環血液腫瘤細胞、遊離DNA,還有一些胚系DNA,就是去觀察、檢測從媽媽或者爸爸這裡遺傳過來的DNA當中是否有特定的突變。

癌症患者正在踏上一個新的征程,在未來會有更多新的治療方法,他們每一年都得到檢測,檢測之後就可以得到治癒,這就是癌症的未來,未來這就會成為一個常見的操作。

邱晨:一個“北漂”對健康的領悟

熬最晚的夜,用最貴的眼霜。和絕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知名辯手、米果文化創始人之一邱晨也曾經過著毫無健康可言的生活。工作壓力大、手機放不下,一個曾經的“港漂”和如今的“北漂”,邱晨也曾經歷不健康生活帶來的痛苦。如今,她對健康有了不同的領悟。

關於癌症、艾滋和死亡,騰訊醫學ME大會的精華都在這兩萬字裡

△邱晨 知名辯手、米果文化創始人之一、生命之問特別分享嘉賓

我們離醫療科普有多遠?

一年多前,我忽然發現自己患上了甲狀腺惡性腫瘤,花了非常短的時間去做了手術、治療,再回到第五季《奇葩說》的現場。我如何抗爭癌症?我做了什麼呢?我基本上就是靠著現代醫學的力量,然後重新回到了日常的生活工作當中。

今天我分享的主題很簡單,我們離科普有多遠。醫療科普太重要了。如果醫療科普做得好,後續的診斷治療過程對醫療資源的消耗和壓力就會小很多。但我從一個患者、旁觀者和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今天醫療科普在當今的社會環境當中開展得非常困難。

為什麼?

第一,人都是懶惰的。書到用時方恨少,藥到用時不瞭解。想讓大眾積累醫療常識,難度不在於我們要超越過往的科普知識,而在於要超越那些不斷搶佔大家注意力的娛樂新聞、娛樂消息。

不見棺材不流淚。沒有常識或者有常識也不願意去做的年輕人,佔了非常大的比例。我們的日常生活總是被各種各樣的娛樂、工作所擠佔,甚至還有996,卻依然還那麼匱乏健康方面的常識,但這幾乎就是沒有辦法的。

第二,人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病急亂投醫的現象實在是太嚴重了。人在陷入困境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去尋找最簡單、最便捷的方法,而那樣的方法往往都是錯的,甚至是騙局、陷阱。

第三,醫學更多的是治療疾病、挽救生命,但是少了一點對患者心理的關注。當患者的疾病得到治療、緩解的時候,他們雖然感謝醫生,但他們更感謝的,則可能是那些能撫慰他們情緒的人。

“人能弘道,而非道能弘人”。如果在醫療科普這條非常艱難的道路上面,能夠允許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商業力量、媒體的力量,包括我們這些個人的力量能夠參與和協助大家的話,我相信專業的醫學知識一定會得到更好的彰顯。

張猛:利用科技解決醫療健康問題,是最大的善

在醫療行業待了20 多年,張猛深知這個行業的不易。早年間,互聯網醫學科普受到流量思維和商業優先的影響,虛假醫療廣告、偽科學謠言盛行,給大眾帶來了不少傷害。PC互聯網時代,人們搜索健康問題依賴搜索引擎,這誕生了以搜索引擎營銷為代表的“莆田系”,成為了醫療“坑患者”的時代認知之痛。移動互聯網時代賦予醫學科普信息與大眾更多的觸點,但“小編洗稿式”的生產方法也讓偽科普信息氾濫,專業的醫學科普卻缺乏權威的專業醫生群體參與。2017年,張猛帶著騰訊醫典正式在公眾面前亮相。他有一個願望,希望前沿醫學不再只是遙遠和冰冷的學術名詞。

關於癌症、艾滋和死亡,騰訊醫學ME大會的精華都在這兩萬字裡

△張猛 騰訊醫療副總裁兼醫療資訊產品中心總經理

如果主動了解疾病,我們可能更加健康

在昨天(11月3日)的WE大會中,Carl June教授介紹了最新的癌症免疫療法。其實,過去幾年,騰訊WE大會中有很多醫學科學家,給我們分享了前沿科技發展所帶來的重大醫學突破。我們相信,利用科技解決醫療健康問題,是最大的善。今年,我們正式發起騰訊ME大會,邀請全球最頂尖的醫學專家,共同探索生命的奧秘。

人類與疾病的鬥爭和對自身的探索,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付出過很多慘痛代價。十四世紀,歐洲爆發了“黑死病”,三年內歐洲消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後來,通過滅鼠、除跳蚤的措施,切斷了鼠疫傳播路徑,人們才從大災難中走出來。另一個例子是流感。1918年,史上最嚴重的“西班牙流感”爆發,奪走了超過5千萬人的生命。70年代後,豬流感、禽流感也不斷出現。人們才逐漸認識到,流感跟普通感冒很不一樣,開始逐步接種流感疫苗。

這也再次說明,普通人對疾病知識的瞭解,大部分是被動的,只有面臨重大威脅時,才會重視起來。但今天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認識到,如果主動了解疾病,我們就能獲得更健康的生活,擁有更長的壽命。

研究表明,在心血管領域,接受了康復教育的心臟病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了13%,心血管死亡率降低了26%,住院風險降低了31%。癌症治療表明,結直腸癌患者術後康復更快,雙相躁狂患者可以降低複發率,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能改善關節疼痛,提高生活質量。所以,權威、專業的醫學科普有助於積極預防疾病,幫助病人更快康復。

通常,大家對於疾病有一些常見的認識。例如老年痴呆症沒法治?紅斑狼瘡是絕症?白血病等於死刑?抑鬱症不是病?

對於現代醫學來說,這些認知是正確的嗎?其實,是不一定的。真相是:提前檢測可以延緩阿爾茲海默症的進展;紅斑狼瘡正在變為慢性可控;T細胞免疫療法,讓部分白血病可以完全治癒;抑鬱症當然是病,需要採取積極治療。

大眾與醫學知識的供需矛盾

今天,我們處在醫學飛速發展的時代。發病機制的研究、治療方法的演進、疫苗的升級、新藥物的研發,都在突飛猛進。但大眾認知還是跟不上醫學的發展,很多誤解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了大眾對先鋒醫學知識的好奇與渴望。通過騰訊醫典,我們進行了一次調查,我們整理出 “大眾最關注的十大前沿醫學話題”,從基因圖譜和編輯、人類壽命的終極拷問, 癌症免疫治療,到腦機接口、3D器官打印,每個人對生命的新探索,都充滿了好奇。

一方面是醫學的進展不為大眾所知,另一方面是大眾對這些知識充滿渴望。是什麼造成了中間的鴻溝?我們是否能架起一座橋樑,跨越這條鴻溝?

醫學科普應該是解決鴻溝的重要路徑, 科普應該怎樣解決患者問題, 也公平地給每一個生命帶來希望和信心?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位勵志的硬核少女。

柱子哥是一位年輕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伴骨髓及臟器轉移,因為一份《自救指南》走紅。透過這份issue-based指南,我們看到病人面對重大疾病,從疾病進展階段到治療方案選擇,乃至心靈創傷到情緒黑洞、家庭關係和經濟承受能力,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我們來看看柱子哥的故事。

柱子哥:2018年10月我被初步確診的時候,我也沒有預期到自己在28歲的年紀會遭遇這樣千萬分之七的概率。

情緒失控了幾分鐘,接下來抗癌的人生怎麼辦?但這一切的基礎和起點是我要開始初步瞭解自己疾病的病因、治療、權威的醫院費用預估,來了解疾病的發生,對我生活方方面面造成的影響。也正是通過騰訊醫典這個產品,我才知道原來疾病的科普和知識是可以體系化結構化而且全流程的。基於對疾病的瞭解,我做出了一個完整版的、分為4大部分和224個條目的《抗癌自救指南》。於是有了去年刷爆全網的一篇文章。

在自救指南中包括了4大部分,第一部分接受患病現實、做好心理建設,第二部分是拆解具體問題分別應對和規劃,第三部分是中長期戰略,第四部分是獨自面對的部分。這篇文章在接下來抗癌的一年幫助了很多人,也讓我非常科學從容地過了一年抗癌生活。

但是我想,我不應該成為唯一一個能夠科學從容抗癌的年輕人。我認為中國每年新增的380萬癌症病人,在確診之初,都應該對自己的疾病有一個圖譜化的知識瞭解,分各部分的體系化的知識、初步的判斷,進而好好規劃自己的抗癌人生。

有限的錢不應該花在沒有必要的偏方上,有限的精力和信任也不應該投射在不必要的偏聽上。這是騰訊醫典在做的事情,也是我在做的事情。



從柱子哥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病人通過體系化的知識瞭解治療全程。柱子哥在她最核心的思維導圖的中央用紅體字寫著:“普通人靠信息可以戰勝不必要的恐懼,越瞭解越坦然。”她的案例也讓我們再次思考:醫學科普怎樣幫助患者瞭解疾病,減少對疾病的恐懼?以淋巴瘤為例,醫典創作了342篇文章,從診前、診中和診後幫助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作出決策。

互聯網是大眾獲取醫療信息的第一來源。39%的人生病了都會先上網查一查。但過去,大量的互聯網醫學內容泥沙俱下,常常是非專業人士將不明來源的資料簡單堆砌生成。

一方面,這樣的洗稿式科普給大眾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有人因為低燒不退,就靠網絡知識,自己診斷得了絕症導致自殺。也有人因為虛假信息,耽誤治病的最佳時機。另一方面,劣幣驅逐良幣,很多專業醫生潔身自好,不願意通過互聯網釋放自己的專業價值。

在醫患之間,沒有什麼是比科普更好的溝通

在這樣的狀況下,互聯網醫學科普也在進行一次重塑。以權威的醫生為作者,以前沿的知識為內核,以專業的態度為初心,以理性的思想為基石,讓真正的醫學為大眾所知道,增強對健康的自我掌控。

“專業、體系、易用、開放”是互聯網醫學新科普的四個關鍵點。首先,是讓“醫生寫稿”取代“小編洗稿”,好的科普應該由醫學專家逐字書寫或審核,從而保證內容的質量。

第二,建立體系化的科普知識。目前,我國居民的疾病譜不斷變化,包括癌症在內的慢性病,已經佔到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對慢性病來說,預防、診斷、治療、康復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需要系統化的學習。醫學科普也需要覆蓋早期預防、症狀辨別、初步診斷、治療方法和生活管理,幫助患者在每個環節都做好健康決策。

再次,還要用短視頻、漫畫、3D視化等富媒體,讓“硬核知識”看得懂。

最後,醫學科普的推動也不能是單體作戰,需要全社會聯動,在個人、醫療機構、政府、社會之間形成知識循環。

生命的複雜性,決定了醫學的高門檻。我們都知道宇宙浩瀚無邊,銀河系有4千億顆恆星。但人體“小宇宙”並不比大宇宙簡單,有40萬億至60萬億個細胞,相當於150個銀河系的恆星數量。

翟中和院士曾經說過:“哪怕一個最簡單的細胞,也比迄今為止設計出的任何智能電腦更精巧!”能夠破解醫學高門檻,能把普通人帶進醫學知識的大門,解鎖人體複雜的機理和結構, 只有醫生和醫學從業者。我想,在醫患之間,沒有什麼是比科普更好的溝通方式。屠呦呦女士不久前也寄語說:醫學工作者不僅需要潛心研究自己領域的課題,也應該承擔向大眾普及準確、權威的醫學知識的責任。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負責人。”這是“健康中國”的核心理念。到203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一倍,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這個過程非常需要醫生和互聯網的共同參與——用互聯網的高效傳播,放大醫生的專業知識;用互聯網醫學新科普,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和溫暖。

正因如此,我們將與《NEJM醫學前沿》聯合推出“新療法·好消息”科普專欄,希望以專家們講故事的科普方式,把最新的、硬核的臨床診療理念和進展,送到用戶手邊。同時,我們也非常期望,更多的年輕醫生可以參與到醫學新科普的建設中來,用專業和創意,將醫學知識變得更加鮮活和易懂。我們也將與《NEJM醫學前沿》聯合啟動“青年醫生短視頻科普大賽”,通過豐富的短視頻傳播,助力青年醫生開啟醫學科普之門。我們會通過獎金獎勵和流量扶持,與青年醫學科普之星共同成長,共同為大眾帶來高質量的醫學科普內容。

關其|撰稿

八點健聞微信訂閱號:HealthInsigh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