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躁动与浮夸,不要霓虹与嘈杂!还一个不插电的上帝后花园行吗


禾木,是一个宁静致远,风景优美的小村庄!说到它的远,在地图上被定位为我国西部最北端的一个乡;而说到它的美,就又要谈论到上帝有很多的后花园,禾木、则也是其中之一。禾木村位于新疆喀纳斯湖畔,是图瓦人集中生活的3个居住地村落中最大也是最远的一个村庄。

禾木村,被连绵起伏的山和丘陵包围着,均匀分布的白桦林在村庄目及之处遍地可见,而在山坡上则是密密匝匝的连成一片。禾木河的水哗哗的穿村而过,木屋、炊烟以及三五成群或独自散步的马、牛羊则共同造就了现今被誉为“中国最美村庄”的禾木村。

禾木村的远和它的美、我已经领略过乃至亲眼目睹,但它的安详与宁静,远比我耳闻之初要相差的很远,若不是我在这里经历了一天一夜之后,不会得出此结论。“热闹”一词,用在这里已经不足以描述这个原本清净原生态的村落。因为、这里的嘈杂与浮躁从清晨五点开始......


在摄影人的眼里,能拍到初秋时节里禾木村清晨的炊烟袅袅与光影映衬下的白桦林和木屋,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一件事。但想要拍摄到这样的场景,就要从村里的住处前往村庄的至高点去拍摄。而这段距离,至少有三公里且还要爬一段山路。想占据一个好的机位和生怕错过了日出与炊烟,早起,则成了达成目的必要手段!

当然,我也没有例外的成为了这支凌晨开始奔袭山顶的拍摄大军中的一员。毕竟来这里一次不容易,谁都不想错过在这里仅一两天的逗留时间里能记录下自己眼中禾木的美!的确,我如意的拍到了我认为比较满意的照片。

但我不知道清晨与我同时站在山坡上的成千号人是否都能如愿,因为,在等待拍摄日出的同时,山顶上有不少人因为位置及档镜头而发生争吵。甚至有带队的摄影老师,手里握着扩音喇叭在大声喊着应该如何设置相机参数及如何拍摄......

这样的嘈杂能一直持续到中午,山坡上才能有了些许的清净,但山下便没有了凌晨时分那短暂的安宁。村子里除了偶尔来回穿梭的摆渡车外,剩下的就是拉着行李准备离开或刚来,以及漫无目的行走的游人了。

禾木村目前分新村和老村,新村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营业场所的分布及密度也是相对大的,从方便程度这一点上,老村是不能与之相比的。但是老村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它的安静程度与舒适度上,要远超新村。如果你住在老村,就能像在这样宽绰的牲口圈里,或晒太阳或发呆的马儿牛儿一样获得片刻的安宁与自在......


可是、好景不长,这样短暂的肃静时刻,很快便被新村里招徕顾客前来就餐的强劲音乐声打破了。而且这样的音乐声,隔不多远就有一家餐馆在放着,虽曲目不同,但劲道十足,期间还掺杂着不少卖家的吆喝声。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快到了晚饭时间。这也就难怪了......

各种风格口味的餐厅或小馆密集的分布在新村的街道两旁,绝对满足了在这个季节里日均万人以上停留或投宿的游客们的用餐需求。而且多数食品采取统一的物流配送,无论从卫生和安全上、还是品质上都有了一定的保证,且各家在同样产品销售价格上基本没有太大出入,一碗三十块钱的面,算是很实惠的了。毕竟要运到这么偏远的地方且同时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也是合理的。

不一会,街上越来越热闹了,游人也越来越多,此时也有不少人从之前拍日出的山上刚刚拍完日落下来。四处觅食的人们,惹得餐馆老板们把音乐声调的更大更加亢奋。此时,街上的灯、餐馆门前的大灯及霓虹灯也都陆续亮了起来......简单用过餐的我却开始担心,这样晃眼的光照要持续到什么时间。因为我想拍一组禾木的星夜,而这样的光对于夜间拍摄来说,无异于是一种污染......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我从晚饭后一直等到十点多,新村的霓虹闪烁依旧,且不管新村老村,每家每户门前也都有一盏近似于镁光灯的探灯一直就这样照射着且没有关闭的意思......我在老村里四处寻找了一处遮挡还算多一些的建筑准备尝试拍摄,但不远的新村闪烁的霓虹把拍摄方向的地平线都几乎照亮......

就这样,我在老村里不停的变幻拍摄地点,尝试着找了很多黑暗的角落,但都没能拍摄出理想的星空下的禾木木屋的照片。听朋友说,很多年以前,禾木不是这样的。大约在90年代末的时候,禾木村常住人口也就百十来户,并且每家只有一两间被称为“木格楞”的小木屋,每到雨雪后,土路变得更加泥泞,甚至连外人都很少能走得进来。物资的匮乏与物流的不畅,哪还谈得上说霓虹闪烁和光污染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交通和食宿条件的改善给禾木村带来了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更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彻底改善了牧民们的生活 。但原始古村落却没有了;原本苍茫和宁静祥及原生态的烟火气没有了;就连夜晚,漫天的星光也被村子里闪烁的霓虹所替代。原本“不插电”的“神的自留地”、“上帝的后花园”禾木村,还能变回到从前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