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米格15戰鬥機,是20世紀40年代末期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第一代戰鬥機。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米格-15各型總產量超過18,000架,曾裝備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中國、保加利亞、埃及、阿爾及利亞等38個國家,是蘇聯製造數量最多的一型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戰鬥機,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朝鮮戰爭中,首次大規模投入空戰,顯示了優異的飛行和作戰性能。米格-15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代戰鬥機中的"佼佼者"。蘇聯專家吸收了德國技術,完善了後掠翼設計,並應用於米格-15。

鬼怪戰鬥機即F-4戰鬥機,是美國一型雙座雙發全天候遠程超音速防空截擊機或戰鬥轟炸機。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鬼怪戰鬥機是第二代戰鬥機的典型代表,各方面的性能較均衡,不僅空戰格鬥好,對地攻擊能力也不俗;缺點是轉彎半徑過大、大迎角機動性能欠佳,高空和超低空性能略差,起降時對跑道要求較高。鬼怪戰鬥機由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l Douglas ,現併入波音公司)於1956年開始設計,1958年5月第一架原型機試飛,生產型則於1961年10月開始正式交付海軍使用,1963年11月開始進入空軍服役 ,是美國空海軍六七十年代的主力戰鬥機,參加過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也曾經是美國空軍雷鳥飛行表演隊的表演飛機 。

米格21戰鬥機,是蘇聯一型超音速噴氣式第二代戰鬥機。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米格-21戰鬥機採用單座三角翼氣動佈局,安裝一臺渦噴發動機,是根據朝鮮戰爭中噴氣戰鬥機空戰經驗研製的,主要任務是高空高速截擊、偵察,也可用於對地攻擊,特點是輕巧、靈活、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縱性好,火力強,其中高空高速性能被擺在了首要位置。米格-21戰鬥機1953年開始設計,1955年原型機試飛,1958年開始裝備部隊,20世紀60年代作為蘇聯空軍的主力制空戰鬥機,原型其改進型(包含仿製、改良型)共生產了10000多架,是20世紀產量、裝備最多的噴氣戰鬥機之一,到2013年5月3日共有52個國家使用,曾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重要改進。

鷂式戰鬥機,是由英國一型亞音速噴氣式第二代半戰鬥機。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鷂式戰鬥機採用單座後掠翼氣動佈局,安裝一臺渦扇發動機,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型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可攜帶導彈、炸彈、火箭和機炮等多種武器,主要遂行海上巡邏、艦隊防空、攻擊海上目標、偵察和反潛等任務 。鷂式戰鬥機由霍克飛機公司和布里斯托爾航空發動機公司研製,於1966年8月31日首飛,1967年被正式命名,1969年4月開始裝備部隊,主要分為鷂系列、“海鷂”系列和鷂Ⅱ系列三個類型,美國曾向英國進口了“海鷂”系列,對其改進後稱為AV-8B,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服役。

鷹式戰鬥機即F-15戰鬥機,是美國空軍一型超音速噴氣式第四代戰鬥機 。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F-15戰鬥機採用串列雙座後掠翼氣動佈局,安裝兩臺渦扇發動機,具備高機動性作戰能力。該機具備完善的全天候作戰能力,可使用先進的中距空空導彈摧毀敵機,主要遂行空中優勢作戰任務,並發展出空地作戰改型 。F-15戰鬥機由美國麥道公司(現波音/Boeing公司)研製,1972年7月首次試飛,1974年首架量產型交付美國空軍使用。服役近40多年,總生產數量1200餘架,各種改型數十種,外銷六個國家。參加大小戰爭100餘場,擊落敵機100餘架。。

戰隼戰鬥機即F-16戰鬥機,是美國空軍一型單座單發噴氣式多用途空中優勢戰鬥機。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F-16戰鬥機針對越南戰爭空戰經驗大幅度優化視距內格鬥性能,是美國第一種能夠進行9G過載機動的戰鬥機,也是美國首先採用線傳飛控、人體工程學座艙的戰鬥機之一。從F-16A/B型Block 15批次開始F-16進行多用途化改進,具備了夜戰能力和發射空地導彈、反艦導彈等對面打擊能力,成為多用途戰鬥機。F-16戰鬥機由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 )於20世紀70年代研製,與F-15戰鬥機是美國空軍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的主力機種之一。從1976年開始批量生產,共生產近4600架,銷售近30個國家和地區,其產量超過絕大多數國家空軍的飛機數量總和;從1981年貝卡谷地空戰至今幾乎參與了歷次大規模戰爭,其性能經受住了實戰考驗。

米格-29研製生產的雙發空中優勢戰鬥機,是蘇聯第一種從設計思想上就定義為第四代戰鬥機的型號。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米格-29原型機1977年10月6日首飛,1982年米格-29在莫斯科和高爾基飛機制造廠投入批量生產,1983年開始裝備部隊。米格-29在設計上升力型機身和大型機翼完整的以整體空氣動力學形式融合,兩個低於軸心的發動機配備有可調進氣口,能承受持續9G的機體結構,多模式脈衝多普勒雷達,全面的火控和電子戰系統,武器為不少於六枚的空對空導彈外加一門機炮。米格-29後來的改型達20餘種,包括教練機(米格-29UB "支點-B" )、戰鬥轟炸機(米格-29M"支點-E" )、海軍艦載機(米格-29K "支點-D")等。除蘇聯外超過30多個國家使用,總生產數量1600餘架,成為了一款出色的多用途戰鬥機。

蘇-27戰鬥機是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蘇-27戰鬥機採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懸臂式中單翼,翼根外有光滑彎曲前伸的邊條翼,雙垂尾正常式佈局,楔型進氣道位於翼身融合體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氣動性能,進氣道底部及側壁有柵型輔助門,以防起落時吸入異物。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略向下垂,大量採用鈦合金,傳統三梁式機翼,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無機械備份,靜不穩定設計 。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

幻影2000戰鬥機是法國空軍一型單發三角翼多用途戰鬥機,是法國第一種第四代戰鬥機。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幻影2000戰鬥機由法國自主設計,是第四代戰鬥機中唯一採用不帶前翼的三角翼飛機,這是一種獨樹一幟的設計。法國在戰鬥機研製方面獨樹一幟的做法不僅體現在幻影2000飛機上,而且體現在整個幻影系列飛機的形成和發展之中。幻影2000戰鬥機由法國達索公司(Dassault)在20世紀七十年代研製,截至2013年除法國外還外銷8個國家/地區,總建造數量600餘架,基本型是空中優勢戰鬥機2000C型,可遂行全天候、全高度/全方位、遠程攔截任務;80年代發展了2000B雙座教練型和2000N對地攻擊型,90年代研製了空戰能力明顯提高的2000-5型,改型達20餘種。

鷹獅戰鬥機即JAS-39戰鬥機,是瑞典一型戰鬥機,在世代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 。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JAS-39戰鬥機為一戰鬥、攻擊、偵察兼具的多功能戰鬥機 。JAS-39戰鬥機由瑞典薩博公司為中心所研製,首飛於1988年,之後向全世界推銷,已服役於瑞典、捷克、匈牙利等國空軍,並正於南非空軍中成軍。JAS-39在續航距離的妥協、汰換運用上的容易性與高效能低價位的實現使得其成為當今世界最具關注度、最暢銷的戰鬥機之一。

陣風戰鬥機是法國一型雙發、三角翼、高機動性、多用途第四代半戰鬥機。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陣風戰鬥機真正的優勢在於多用途作戰能力,這款戰鬥機是世界上“功能最全面”的,不僅海空兼顧,而且空戰和對地、對海攻擊能力都十分強大。以F3型為例,陣風已具備高超的對海攻擊、偵察和核攻擊能力,陣風是一款能力全面、性能比較均衡的多用途戰鬥機,即能空中格鬥,又能對地攻擊,還能作為航母艦載機,甚至可以投擲核彈(F3型)。世界上真正屬於這類“全能通用型戰鬥機”的新型戰鬥機,除陣風外,只有美國的F/A-18E/F以及F-35。

蘇-30戰鬥機是俄羅斯一型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在世代上屬於第三代戰鬥機的改進型。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蘇-30戰鬥機在蘇-27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戰鬥轟炸機,作用類似於F-15E,突出了對空對地雙重用途的能力,具有超低空持續飛行能力、良好的機動性和一定的隱身性能,在缺乏地面指揮系統信息時仍可獨立完成殲擊與攻擊任務,包括在敵領域縱深執行戰鬥任務 。蘇-30戰鬥機由蘇霍伊航空公司(Сухой或Sukhoi)設計,主要由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飛機制造廠以及伊爾庫茨克飛機制造廠生產,最初稱為蘇-27PU,1989年12月31日首飛,出口型命名為蘇-30K(K是俄文出口、商業的意思),增強對地作戰功能。其中出口印度的型號為蘇-30MKI,出口中國的為蘇-30MKK。

猛禽戰鬥機即F-22戰鬥機,是美國一型單座雙發高隱身性第五代戰鬥機。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F-22戰鬥機的隱身性能、靈敏性、精確度和態勢感知能力結合,組合其空對空和空對地作戰能力,使得它成為當今世界綜合性能最佳的戰鬥機。F-22戰鬥機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和波音公司聯合研製,於21世紀初期陸續進入美國空軍服役,以取代F-15戰鬥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主承包商,負責設計大部分機身、武器系統和F-22的最終組裝。計劃合作伙伴波音公司則提供機翼、後機身、航空電子綜合系統和培訓系統。

閃電戰鬥機即F-35戰鬥機是美國一型單座單發戰鬥機/聯合攻擊機,在世代上屬於第五代戰鬥機。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F-35戰鬥機具備較高的隱身設計、先進的電子系統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主要用於前線支援、目標轟炸、防空截擊等多種任務,並因此發展出3種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採用傳統跑道起降的F-35A型,短距離起降/垂直起降的F-35B型,與作為航母艦載機的F-35C型。F-35戰鬥機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研製,將會成為美國及其同盟國未來最主要的第五代戰鬥機之一。2015年2月9日在英國皇家空軍中編列服役;2015年6月28日,日本第一架F-35開始生產。2018年6月11日,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第300架F-35型戰機交付用戶 。

蘇-57戰鬥機,是俄羅斯空軍單座雙發隱形多功能重型戰鬥機,是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

世界15種著名戰鬥機

蘇-57戰鬥機 最大起飛重量35000千克,超音速巡航速度可達每小時1450公里,最高時速2140-2600千米,作戰半徑1200千米,戰鬥載荷可達6噸,內置4個武器艙,能實現飛行性能和隱身性能的良好結合,具備空中格鬥和對地攻擊能力。具備隱身性能好、起降距離短、超機動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點。蘇-57戰鬥機由俄羅斯“PAK FA”計劃發展而來,前身為T-50戰鬥機,2010年1月29日首飛;從2010年到2015年秋,T-50的5架原型機完成了700架次試飛,其中多架原型機都經歷了長時間的維修;2017年8月11日被正式命名為蘇-57;俄羅斯計劃用該型戰鬥機取代蘇-27戰鬥機,與美國F-22戰鬥機抗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