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最近突发奇想,想在我家的小房间里建构我的第二套聆听系统,最终目标是希望能组成一组短小精悍的家庭剧院系统。

我听音乐、玩音响很久了,但一直都以两声道纯音响为主,从未想过搞多声道,因此至今在客厅已有了一套还可以的系统,三音路落地喇叭,播放大编制音乐还算满意,未来只要慢慢微调即可。最近空出了一个小房间,不到15平方,我就想:我的第二套聆听系统,同时也是我的第一套多声道影音系统,或许就可以从这里开始了。

为何不把原先的两声道系统继续扩充,让它变成完整的家庭剧院呢?唉....主要问题还是子弹不足阿!!因为我的客厅不算太小,如果要在这样的空间里弄一套能让人满意的剧院,光是屏幕、扩大机、中置喇叭与超低音势必要花不少钱,更别说会影响生活动线。但若是换到小房间呢?我想,只要超低音不要太差,用一台小功率环绕扩大机配迷你喇叭应该就足够了吧!于是计划正式展开。

目前手边现有的器材包括Philips古董CD唱盘一台、音乐厨房混血综扩大机一部,零散喇叭线、讯号线等,所以,我还是先从两声道开始,用最少的预算来挑选出适合的喇叭,之后再慢慢扩充成完整的剧院系统。

由于房间不大,又不想搞得像是专业聆听室,希望会是一间具有lifestyle的起居娱乐室,因此我设定的喇叭绝不能大,越迷你越好,甚至能隐形更棒,而且系统要尽量简化,主声道、中置、环绕最好都用同一款喇叭,当然,它一定要便宜。

于是归纳出这个迷你喇叭的条件:

1.便宜

2.体积小。要尽量不占空间

3.除了听音乐,更要能看电影,因此能量感要强,能够承受大音压

4.低频差一点没关系,反正会有超低音

5.好摆放。即便空间条件差或喇叭摆位烂也不至于太难听

6.好驱动。不想在扩大机上花太多钱

想来想去,好像只有小口径的全音域喇叭符合上述条件,例如长物志、John Blue…等,大家的评价都不错。不过,我比较有疑虑的是,他们禁的住大音量操吗?还有,买5支的钱我恐怕吃不销。后来,我无意间找到了这个:新基音学的2.5寸全音域喇叭Smart 2。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新基音学」?听都没听过,怎么敢买阿?这个…因为我以前就知道他们啦。新基音学是做喇叭代工的,也有能力自己设计,据他们说,这个2.5寸单体是特别开发出来的,够小了吧,可以耐大音压,中频也够厚,刚好符合我的需要。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这些差不多是古董啦!已做古的音乐厨房混血扩大机,还有用了10多年的Philips唱盘。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最近真的没子弹,所以先弄成两声道就好了,反正只是先试喇叭的音色啦,下一步才是添购环绕扩大机。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这样看好像比较像回事喔…呵 呵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Smart 2也可以横着摆,到时候中置喇叭就这么搞了,还真方便阿。

这颗单体用的是纸振膜,倒是相当传统的作法。新基音学说这个纸盆还加了陶瓷粉、天然椰子纤维及羊毛,不仅更耐操,还会让声音更厚。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另一个角度……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这是背面,设计也相当简单,香蕉插、Y插、裸线都可以用。既然是全音域喇叭,也不会有分音器,效率自然会高一些。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我几乎是贴着墙摆放,因为Smart 2是密闭式音箱,没有低音反射孔,所以很好摆位,靠着墙摆低频也不会糊,还可以增加低频的量喔。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嘿嘿….塞书架上也可以。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放CD柜上面也行啦!你想得出的地方,应该都可以摆。

至于声音如何呢? Smart 2装上一开声,声音好干,所以就用白天没人在家的时候,开着广播run-in,就这样先run三、四天,才开始听音乐。果然,这种小单体不太好run,我想,随着听的时间越长,后续声音应该还会继续进步。

先拿出常听的玛丽亚凯莉精选集「藏爱」,听了一下就发现了问题,觉得音场好平,声音也有点不够饱满,于是开始调整摆位。我先把两支喇叭之间的距离缩短,让它们靠近一点,然后再把喇叭拉离后墙,大概有35公分。

这样的调整让音场表现好太多了,不仅音场的纵深更深,定位更准,分离度与层次感也都变好了,声音也更饱满。过去曾听说过全音域喇叭因为没有分音器,可以避免分音器造成的相位变化问题,因此音场、定位的表现更好,看来此言不虚。只不过呢,如果要为了节省空间,把Smart 2贴墙把摆放,势必会影响音场表现,鱼与熊掌难得兼阿!看来得再想想办法了….

又run了几天,再听一次玛丽亚凯莉精选集「藏爱」。

我发现Smart 2真的可以耐得住相当大的音量, 即便用力操它,音量开大到耳朵都受不了了, Smart 2还是没有崩溃的迹象,也还没失真或发出破音,还真是厉害, 只不过,音量大到一个程度,也就是超过一般听音乐的适当音量时, 它的高频就会显得过量,耳朵就会不太舒服,这是低频不足的小喇叭常有的现象。

以听人声而论,我认为Smart 2相当适合。 虽然它单体口径很小,但Smart 2的中频很厚,声音密度也不错, 因此听起玛丽亚凯莉,我就觉得中气十足, 她飙高音、转音、气声,也都表现得不错。

Smart 2的缺点是听不久,感觉声音还是有点硬,听久了耳朵会累。 不过新基音学说他们可以在振膜上涂一层陶瓷覆层,就是coating,免费, 说是可以软化音质, 等我送去coating再来跟大家汇报。

已经coating的Smart 2拿到手几天了,声音还真的有蛮大改变。 所谓coating,其实就是在振膜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的涂料,因此原本是雾面有点粗粗的振膜,就变成带有光亮,摸上去要干不干的了….

偷偷说一下….我去拿回喇叭时,新基音学的人还似笑非笑的告诉我说, 他们的涂料成分,跟英国ATC喇叭用的涂料成分类似,涂上去一定变好听啦… 我就半信半疑的拿走了。

听了之后,我觉得这coating的确蛮神奇的,难怪ATC也都coating。 coating后,低频的尾巴变长了,也就是说,变得更有韵味, 不像之前低频收得太快,声音会有点干, 不仅如此,低频的层次与细节也变得更丰富,听起来更有趣味。

还有,就是声音的厚度也提升了一些,感觉起来就是水分变多了,因此更耐听, 至于高频部分,我原以为coating后声音会变暗一些,但实际上似乎还好,高频的量感并没有明显减少。

今天仔细用Smart 2听了钢琴奏鸣曲,这是考验音质音色的好方之一。 以这种小尺寸全音域单体,要表现钢琴弹奏运键时的速度感并不困难,因为单体小,反应速度就快,这是天生的物理性质。不过,我觉得要把钢琴颗粒的清脆感表现得好,恐怕就不是这么容易了,因为这牵涉到高频表现。

用Smart 2,可以听得到一颗颗清脆的触键颗粒,透明感颇不赖,还真令人讶异。除了清脆之外,钢琴的密度感也还不错,意思是说,声音不会轻飘飘的、薄薄的,变成廉价钢琴。不过勒,颗粒的重量感还是不太行,主因还是Smart 2的低频不太够。总而言之,Smart 2的音色有质感,有厚度,C/P值恐怕无人能敌阿….

然后, 借到了JB3。

这应该是全音域迷你喇叭中最夯的一款吧!本来它也是我肖想的目标之一,但因我最终是希望有5只做多声道系统,而它的价格较高,买不了5只(而且不确定卖不卖单数),所以退而求次买了Smart 2。既然JB3也来了家里,就来个简单的PK吧!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音箱体积比起来,Smart 2真是小多了,而且JB3涂装的质感真是棒,粉光粉光的,Smart 2完全没的比,唯一胜的就是有两个单体,以及价格便宜。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JB3的端子也是高级得多,铭板相当有质感,这部份Smart 2还是败。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箱体深度方面,依旧是JB3领先,想必JB3的低频会比Smart 2多。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JB3的低音反射孔,位在正面,也是增加低频的关键。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单体才是这种小喇叭的关键。JB3用的应该是纸盆布边,中心有一个相位锥。锥的周围是高音杯,薄薄一层,手一挤恐怕就毁了,功能自然是增加高频的量感与延伸。

建构第二套音响聆听系统-Smart2 PK  JBL3

Smart 2则是纸盆橡胶悬边,我这是有coating的,所以表面有些亮亮的。

接下来才是声音的比较。搭配的扩大机是50瓦的综合机,在10平方多的房间里,以一般距离聆听。

声音质感是JB3大幅领先的部分。JB3更为细致,透明感也较好,说白话一点就是更秀气的感觉。我觉得原因在于音箱与高音。JB3的音箱虽然比较大,但做的更扎实,钢琴烤漆也让音箱的结构更紧实,因此出来的声音箱声较少,质感也比较佳,加上高频延伸更好,声音就更有气质。

低频也是JB3领先较多的部分,当然归功于较大音箱与低音反射孔。但奇怪的是,JB3的低频很糊,没有透明度,而且速度很慢,听起来跟不上中高频,像是另一个喇叭发出来的。说实在的,这样的低频不如没有。不过,这低频至少让JB3听起来是轻松的,规模感也比较好。

至于Smart 2呢….它的第1个领先是效率较高,因为Smart 2有两颗单体,发声面积较大,同样功率下去,Smart 2的声音硬是比较大,我认为这一点蛮重要,因为这种小喇叭的效率已经够低了。

Smart 2的第2个领先是声音较为均衡,虽然它的低频量感没有JB3多,但低、中、高频一致,尤其中频更厚实,不论播人声或器乐,明显就是有一种饱满的感觉。反观JB3的中频似乎塌陷了,所以容易有细致或秀气的听感。

Smart 2的第3个领先则是声音密度,这部份让Smart 2的声音更为凝聚,更为突出,实体感也更好,而不是像平面一样。

第4个领先是声音的力道,这部份大大影响到声音的活生性。怎么说呢?简单讲,Smart 2听起来就是歌者或乐手更强壮了,声音明快而活泼的跳跃出来,动态起伏与明暗对比优越,而JB3就是比较平,甚至有点平淡无味。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个人的听感,以及用我的搭配与空间所做得比较,欢迎大家提供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