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頭版評論:資本市場改革進入密集“施工期”

在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前夕,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透過媒體發聲,闡述了科創板改革進展、基礎制度改革要點,以及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發力方向。

自去年11月宣告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拉開資本市場改革大幕以來,從制度設計到開市迎客,科創板相關改革順利落地,平穩運行已滿百天,易會滿用“符合預期,基本平穩”8個字來評價科創板的改革成效。

一方面,首批25只股票較發行價上漲約90%,部分公司股價出現了分化,這是各方充分博弈、市場逐步迴歸理性的必然過程,一批科創板企業的增信效應、聲譽效應、示範效應開始顯現;另一方面,作為資本市場的“試驗田”,科創板的制度創新為資本市場的存量改革帶來了有益探索,市場化定價機制、市場參與各方的歸位盡責、更加市場化的交易安排,這些為創業板等板塊改革提供了可借鑑可複製的經驗。尤其是註冊制發審流程,在受理、審核、註冊、發行、交易等各個環節更加註重信息披露的真實全面,更加關注上市公司質量,更加註重激發市場活力、保護投資者權益,這無疑會對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今年以來,在科創板設立及註冊制試點的帶動下,併購重組進一步鬆綁,IPO審核加快,退市進一步常態化,資本市場在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面進展明顯加速。

當前資本市場正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12項改革任務覆蓋方方面面,既立足於當下,也著眼於長遠,部分論證充分、條件成熟的改革舉措已出臺,後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分拆上市規則、H股全流通工作指引等制度規則也將陸續落地,資本市場改革已進入密集“施工期”。對於資本市場長期存在的體制機制問題,易會滿給出瞭解決方案,即“不能久拖不決,也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考慮治標與治本、當前與長遠的關係”。可以預期,資本市場的改革舉措會穩步推進、統籌協調,在尊重市場承受力的情況下保持定力,一步一個腳印讓改革措施穩步實施。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