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盧氏境內:一座電氣化鐵路大橋與古驛道跨越時空的對話


2019年9月28日建成通車的浩吉鐵路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範裡鎮境內的洛河大橋與早已廢棄的民國時期的一段舊公路“十八盤”依水相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列電氣化載重貨車從浩吉鐵路河南省盧氏縣範裡鎮境內的洛河大橋上緩緩駛過。浩吉鐵路是中國目前最長運煤專線,北起內蒙古浩勒報吉南站,途經蒙、陝、晉、豫、鄂、湘、贛7省區,終點到達江西省的吉安市,線路全長1837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規劃年運煤能力2億噸,是國家“北煤南運”新的戰略大通道。

清雍正年間,河南太守張漢從洛陽去往治下的盧氏,從洛寧沿洛河西上攀援十八盤抵達盧氏,經過此處時因山路陡峭,爬到山頂汗流浹背,暴雨驟至,急避雨於關閣,不一會兒雨過天晴。張太守賦詩一首:“面壁疑無路,憑高十八盤。龍蛇隨婉轉,猿狖亦蹣跚。避雨崤陵固,登天蜀道難。九垓遊汗漫,身聳入雲端。”後盧氏縣令將該詩刻碑立在關前,人稱“張漢詩碑”。後關閣坍塌,僅存遺址,詩碑現被縣文物管理部門收藏。


在大橋下游約400米處對應著當地有名的“十八盤”。十八盤是1936年由河南省國民政府投資在清代以前的古驛道上擴建的洛潼公路的一處險段,當地傳說中大禹治理洛水故事的發生地,有幾處摩崖石刻現存,也是新中國成立前盧氏縣通往外界僅有的兩條簡易公路之一;這段公路因山高路險,利用率不高,抗戰結束後即被廢棄。如今,這處交通險段在相隔80多年後隨著這座電氣化的重載鐵路大橋橫空而出,百年天塹變通途。

大橋跨越的這段洛河如今是跨越三門峽市盧氏縣、洛陽市洛寧縣的故縣水庫庫區。故縣水庫壩址位於河南省洛寧縣故縣鎮,工程以防洪為主,兼有灌溉、發電和工業供水等綜合效益。1958年首次開工,於1978年再次復工,1980年截流,1994年水庫投入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