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點擊右上方“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一些老北京的衚衕和街道曾經以“豬”命名,只是隨著雅化和改名開始漸漸被人們淡忘。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朱葦箔衚衕

北京許多衚衕的命名多富有生活情趣,朱葦箔衚衕由於短小而有彎曲的小巷,風趣地被稱為“豬尾巴衚衕”。

1、從“豬市口”到珠市口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珠市口,位於前門外。舊時,這裡是外城最熱鬧的地方之一,人來車往,十分繁華。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最初,由於出現了買賣生豬的交易市場而被稱為“豬市口”。到了清代,為了雅化這兒的地名,故把豬市口改為“珠市口”,但是,這裡從來沒有出現過珠寶商業的買賣。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從前門樓子正南往南走,走一里地,遇到的第一個十字路口,便是珠市口。當初珠市口的十字路口,被人們稱之為“金十字”。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作家肖復興在《北京珠市口:中軸線上的“金十字”》中,說道“一些有錢卻在前門找不到地盤的商家,一些缺錢想找便宜一些地方的商家,便把目光投射到這裡。前門如果像是一頂大禮帽,珠市口就是那帽簷兒。”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攝影:約瑟夫 【北京生活 1992年】

九十年代,珠市口大街上有糖炒栗子的攤位。冬天一到,又到了吃栗子的季節。甜甜的栗子味滿街飄香,現炒的栗子呈深棕色,油光鋥亮,皮脆易剝,趁熱吃最香。

2、歷盡百年滄桑的教堂

如今,珠市口依然老字號雲集,以晉陽飯莊、豐澤園、東方飯店等最為出名。

當然,還有歷盡百年滄桑的珠市口基督教堂。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珠市口基督教堂

珠市口基督教堂始建於晚清末年,與其他教堂不同的是,珠市口堂從建堂一開始就由中國牧師主持。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1921年,教堂進行了擴建,基本形成了今天珠市口教堂三層的建築格局。當時沒有安裝防火、抗震等設施,在修建廣安大街過程中,市、區領導對此非常重視,為了保留這處教堂,修建“廣大”路時,特意從此繞了一個彎兒。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七十年代,珠市口教堂成為崇文區(現東城區)夜大的教室,後來教堂改為了綢布店,而北京劇裝廠也在珠市口的路南,琳琅滿目的劇裝,鳳冠霞帔,絢爛似錦地輝映在童年和少年的記憶裡。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教堂的建築風格是哥特式建築的突出代表,以細長的柱子代替厚牆。外形高聳輕盈,內部是鑲嵌畫和彩色玻璃畫,大窗子,輝煌而神秘。線條輕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輕盈通透的飛扶壁,修長的高柱或簇柱,造成一種向上昇華、令人神往的神秘幻覺。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新修的兩廣大街,替代了珠市口。難得的是,保留下來了這所教堂。一條老街,一段流年碎影的回憶。

如今,也已歷盡百年滄桑。

3、珠市口的老字號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功德林創始於1922年,是具有八十多年曆史的著名老字號品牌,享有素食鼻祖之稱,是北京唯一的一家佛教淨素飯莊。

上世紀20年代時,魯迅、柳亞子和30年代時沈鈞儒、鄒韜奮等七君子,及黃炎培均為該店常客,在史良生前回憶錄中曾有《懷念功德林》一節。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功德林飯莊裝飾典雅,端莊古樸。以素仿葷,形態逼真,鮮美可口,又是極為形象的藝術品,觀之為享受,食之營養豐富,益於健康。

從“豬市口”到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著名的菜餚有黃油素蟹粉、素雞、素鴨、素火腿等兩百餘種。

最大的特色在於,菜品以素仿葷盛名於京城,食材全素,看起來卻是葷菜,吃到嘴裡口感與味道竟與葷菜相仿,不得不讚嘆大廚功夫了得。

在珠市口,逛教堂,吃素齋,感受生活。

瞭解更多京城吃喝玩樂、人文、美景等信息,請持續“關注”遊遍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