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巴菲特學習 與平安唱對臺戲 中國人壽能否在這個冬季徹底逆襲?

從股價到聲譽,被中國平安一直壓制著的中國人壽,突然暴走起來了。節後,國壽股價一路拉昇,上週開始加速,4天3根大陽線,截止今日已漲超26%,遠超滬深300指數和平安的漲幅。

支撐中國人壽股價走強的原因可能有四個:

第一大原因是三季報過於亮眼,關鍵指標全線超預期,讓同行沉默、讓券商流淚。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570億元,同比增長190%,已超出各大券商給出的年度利潤預期規模;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 20.4%,遠超平安的4.5%,太保及新華的負增長更是不值一提;代理人規模 166.3 萬人,環比年初增長 15.4%,月均有效人力同比增長27.4%、月均銷售特定保障型產品人力同比增長49.2%,隊伍超預期增長的同時,實現了“擴量”與“提質”並行。

向巴菲特學習 與平安唱對臺戲 中國人壽能否在這個冬季徹底逆襲?

向巴菲特學習 與平安唱對臺戲 中國人壽能否在這個冬季徹底逆襲?

三季報發佈後,新財富分析師們紛紛提高對中國人壽股價的預期:海通證券給出的目標價區間為36.4-40.1元,招商證券給出的目標位為38元,華泰證券給出的區間為35.8-39.1元,國泰君安給出的目標位為37.6元。遠高於10月29日收盤價30.87元,亦高於今日收盤價34.7元。

第二,國壽的分紅可能大幅提高。國泰君安分析,分紅與淨利潤掛鉤,淨利潤超預期之後2016-2018年國壽的股息支付率分別為 35%、35%和 40%,今年淨利潤大幅增長,預計分紅金額也將顯著提升。

第三,中國人壽被高度控盤,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比例維持在97.6%以上,實際可流通的僅有4.7億股,再刨除大大小小的機構持倉,留給中小投資者的份額非常有限。在業績好的情況下,買單洶湧而至,正如東海灌入錢塘江,股價漲勢如潮。

第四,年內MSCI最後一輪擴容計劃預計在2019年11月底之前生效,保守估計增量資金超過2200億元。近期北上資金持續流入,權重股全線上漲或許與此有關。

向巴菲特學習 與平安唱對臺戲 中國人壽能否在這個冬季徹底逆襲?

與平安不同的轉型之路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人壽業績超預期,縱然有去年低基數的緣故,更重要的是轉型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此事說來話長,往前倒騰三百年就免了,就從三百多天前說起吧……

2013-2017年是保險行業的高增長時代,彼時主要靠人力規模拉動,4大險企一起攤大餅,其樂融融。保險行業招人就是招客戶,新員工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買了保險之後,新員工紅利就結束了。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減弱及年金險產品形態的變化,2018-2019年大型公司保費端進入調整週期,各大險企開始轉型。

向巴菲特學習 與平安唱對臺戲 中國人壽能否在這個冬季徹底逆襲?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企業內部情況不同,今年採取的措施也不同,以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為代表稍作分析。

中國人壽處於“產品結構優化”的轉型1.0階段,今年從管理機制入手進行改革,啟動 “鼎新工程”;中國平安處於“向產能驅動轉型”的2.0階段,今年進行組織架構、產品、銷售隊伍的全面轉型。

向巴菲特學習 與平安唱對臺戲 中國人壽能否在這個冬季徹底逆襲?


在戰略選擇上,平安注重質量增長,個險新單的增速相對放緩,人力團隊清虛提質,且對於開門紅的態度逐漸淡化;國壽選擇了保費規模。在人力角度也是如此,截止9月末,平安代理人規模為124.5萬人,較年初下降12.1%;國壽個險渠道代理人166.3 萬人,較年初增長15.6%。

路線不一樣,風景也不一樣。平安謀定而後動,主動放緩擴張節奏,今年為轉型適應期,轉型效果要到明年才會開始顯現。

今年國壽自開門紅預售完成一定規模指標後全面轉型保障產品銷售,同時制定較高的保障型產品考核指標;全年考核目標提前達標後,三季度的工作重心轉移至人力發展,新單增速略有放緩。新單保持相對穩定的背景下,產品結構持續優化,新業務價值逆市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在轉型之路上,殊途未必同歸,誰能在新一輪向上週期中脫穎而出?

向巴菲特學習 與平安唱對臺戲 中國人壽能否在這個冬季徹底逆襲?

2020年“開門紅”怎麼選?

壽險行業在經歷2018年的調整後,保費收入開始恢復增長,天風證券認為,2020年轉型成果初顯或能使部分公司走出“底部”。站在新一輪向上週期的起點,保險行業值得關注,國壽和平安,哪家險企更值得持有?未來充滿變化,短期判斷則容易的多,不如先來看看哪家的“開門紅”更得投保人青睞。

向巴菲特學習 與平安唱對臺戲 中國人壽能否在這個冬季徹底逆襲?

向巴菲特學習 與平安唱對臺戲 中國人壽能否在這個冬季徹底逆襲?

考慮全球低利率、國內降息預期、銀行理財收益率下降等因素,年金險吸引力預計顯著提升,市場環境有利於理財型產品銷售。具體到公司來說,天風證券認為,國壽最早開啟開門紅,提前搶佔客戶;平安、太保將更好平衡4季度業績衝刺和開門紅;新華將提前開啟開門紅預收,大力推動高定價年金險銷售,但代理人年金險的銷售能力及客戶儲備情況待觀察。

國壽的鑫享至尊產品已實現 300 餘億元新單銷售,已超去年同檔產品並計劃進一步擴大規模,對應萬能賬戶的結算利率的同比提升進一步增強了產品競爭力。基於此,華泰證券、海通證券等多家券商更看好國壽。

另外,從今年和明年的投資收益來說,中國人壽的潛力也被券商看好。今年前三季度國壽加強了資產負債管理,權益類資產投資收益大幅增長,配置了高股息股票及超長久期政府債券。背靠保險,向投資端發力,頗有向巴菲特學習的味道。東吳證券認為,考慮到去年四季度利潤超低基數,預計今年利潤仍可延續超高速增長。

寫在最後:

一年五倍者如過江之鯽,五年一倍者寥如晨星。點擊頭像,關注公號一手研報,分享全球明星股的成長紅利。在一手研報,做更確定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