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蔣惟嶽,華陰村正,麴秀才,柳 崇,僧太瓊

蔣惟嶽

蔣惟嶽,不懼怕鬼神。

他常常獨自躺在窗下,聽到外面有人說話的聲音,蔣惟嶽禱告說:“你是冤魂,可以進來相見。如果是閒鬼,不應該來驚擾我。”

於是鬼魂窸窸窣窣地打開窗子,想要到床上來。見蔣惟嶽不怕,旋即站到壁下去了,共有七個。

蔣惟嶽問他們要幹什麼,他們立而不答。

蔣惟嶽用枕頭擊打他們,他們都跑出門去。

於是他跑去追趕,見他們消失在庭院裡。

第二天挖掘庭院,挖到破車輻條七根,那怪就絕跡了。

古代志怪故事——蔣惟嶽,華陰村正,麴秀才,柳 崇,僧太瓊

另外,他哥哥曾經患重病,蔣惟嶽親自照看。

夜深了,又看見三個女鬼,來到哥哥床前。

他把鬼叱退三遍,鬼全都倒在地上,好長時間才跑出去。

他哥哥於是就痊癒了。

【原文】蔣惟嶽,不懼鬼神。常獨臥窗下,聞外有人聲,嶽祝雲:“汝是冤魂,可入相見。若是鬧鬼,無宜相驚。”於是窣然排戶,而欲升其床。見嶽不懼,旋立壁下,有七人焉。問其所為,立而不對。嶽以枕擊之,皆走出戶。因走趁,沒於庭中。明日掘之,得破車輻七枚,其怪遂絕。又其兄常患重疾,嶽親自看視。夜深,又見三婦人鬼,至兄床前。叱退之,三遍,鬼悉倒地,久之走出。其兄遂愈。(出《廣異記》)

華陰村正

華陰縣七級的趙村,村路因為雨水沖刷而形成深溝,就在上面架了一座橋以幫助行人來往。

有一個村正曾經夜裡渡橋,看見一群小孩聚在火堆旁邊作遊戲。

村正知道他們是鬼魅,用箭射他們,就象射中了木頭的聲音,火就滅了。

聽見一個聲音啾啾地說:“射著我阿連的頭了。”

村正上縣裡回來,找到那地方一看,是六七片破車輪,有一片的頭梢還釘著他射出去的那支箭。

古代志怪故事——蔣惟嶽,華陰村正,麴秀才,柳 崇,僧太瓊

【原文】華陰縣七級趙村,村路因齧成谷,梁之以濟往來。有村正常夜渡橋,見群小兒聚火為戲。村正知甚魅,射之,若中木聲,火即滅。聞啾啾曰:“射著我阿連頭。”村正上縣回,尋之,見破車輪六七片,有頭杪尚銜其箭者。(出《酉陽雜俎》)

麴秀才

道士葉法善,對使用符籙的法術很有研究,皇上多次拜他為鴻臚卿,給他的優待和禮遇特別豐厚。葉法善住在玄真觀,曾經有十幾個朝中的人到觀中來,解帶住下。滿坐都想渴酒。忽然有人敲門,說他是麴秀才。葉法善派人對他說:“正有朝中的同僚們在此,沒有時間和你會晤交談,希望你改日再來。”話還沒說完,就見一個貧寒失意的讀書人傲視著直闖進來。此人二十歲左右,又白又胖很好看。他笑著向各位作揖,然後坐到了末席。書生大聲談論,援引古今。滿座都沒料到,大家都高看他。講很長時間,他暫時站了起來,像風一樣旋轉。

葉法善對大家說:“這個人突然進來,詞辨能力如此,難道不是妖怪炫耀迷惑嗎?和大家拿出劍來防備他試試。”有一天麴生又來了,他時而握住手腕,時而擊掌,尖銳地提出問題,時時發難,勢不可當。葉法善偷偷地用小劍擊他。他隨著葉法善揮手,掉了腦袋,落到階上,變成一個瓶蓋。滿座人又驚又怕,看那處所,原來是滿滿一瓶好酒,大家全都大笑。喝那酒,味道特別好。座客們醉了撫摸著那瓶子說:“麴生,麴生,你的風味不能忘啊!”

古代志怪故事——蔣惟嶽,華陰村正,麴秀才,柳 崇,僧太瓊

【原文】道士葉法善,精於符籙之術,上累拜為鴻臚卿,優禮特厚。法善居玄真觀,常有朝客十餘人詣之,解帶淹留。滿坐思酒,忽有人扣門,雲,麴秀才。法善令人謂之曰:“方有朝寮,無暇晤語,幸吾子異日見臨也。”語未畢,有一措大,傲睨直入。年二十許。肥白可觀。笑揖諸公,居於末席,抗聲譚論,援引今古。一坐不測,眾聳觀之。良久暫起,如風旋轉。法善謂諸公曰:“此子突入,詞辨如此。豈非妖魅為眩惑乎?試與諸公取劍備之。”麴生復至,扼腕抵掌,論難鋒起,勢不可當。法善密以小劍擊之,隨手喪元,墜於階下,化為瓶蓋。一坐驚懾惶遽,視其處所,乃盈瓶醲醞也,鹹大笑。飲之,其味甚佳。坐客醉而撫其瓶曰:“麴生麴生,風味不可忘也,(出《開天傳信記》)

柳 崇

越州兵曹柳崇,忽然頭上生了個瘡,痛得一個勁地呻吟。於是找來術士夜裡觀察,術士說:“有一個穿綠裙子的婦女,問她她也不答應,在你窗下。應該趕緊除掉她。”柳崇察看窗下,只看見一個瓷做的妓女,很端莊,用綠瓷為裝飾。於是把它放到鐵臼中搗碎之後燒了。瘡於是就好了。

古代志怪故事——蔣惟嶽,華陰村正,麴秀才,柳 崇,僧太瓊

【原文】

越州兵曹柳崇,忽瘍生於頭,呻吟不可忍。於是召術士夜觀之,雲:“有一婦女綠裙,問之不應,在君窗下。急除之。”崇訪窗下,止見一瓷妓女,極端正,綠瓷為飾。遂於鐵臼搗碎而焚之,瘡遂愈。(出《朝野僉載》)

僧太瓊

唐朝時上都有一個僧人叫太瓊,能講《仁王經》。

開元初年,他到奉先縣京遙村去講經,就住在村寺裡。

經過兩個夏天,有一日,他拿著缽子將要到堂上去。

關門之後,有一個什麼東西掉到屋簷下。

當時天色剛剛能辨別顏色,僧人靠近一看,竟是一個初生的孩子。

那包孩子的襁褓很新。

僧人非常驚異,於是就放到衣袖裡。

要去求村人養活這孩子,走了五六里地,忽然覺得衣袖變得很輕。

打開一看,原來是一把破笤帚。

古代志怪故事——蔣惟嶽,華陰村正,麴秀才,柳 崇,僧太瓊

【原文】唐上都僧太瓊者,能(明抄本“能”作“俗”。)講《仁王經》。開元初,講於奉先縣京遙村,遂止村寺。經兩夏,於一日,持缽將上堂。闔門之次,有物墜簷前。時天才辨色,僧就視之,乃一初生兒,其襁裼甚新。僧驚異,遂袖之。將乞村人,行五六里,覺袖中輕。探之,乃一敝帚也。(出《酉陽雜俎》)

盧贊善

盧贊善家有一個瓷做的娃娃。

放了幾年,他的妻子開玩笑對他說:“讓這瓷娃娃給你當小老婆吧!”

盧贊善因此就惘惘然,總能看到一個婦人躺在他的帳中。

時間長了,他料到這是瓷娃娃作怪,就把它送到寺院裡供養起來了。

有一個童子,早晨在殿前掃地,看見一位婦人。

問她從哪兒來,她說她是盧贊善的小老婆,被大老婆嫉妒,送到這兒來了。

後來童子見盧家人來,就說起見到盧贊善小老婆的事。

盧贊善詳細弄清事情的始末,根據童子見到那人的服飾,斷定是瓷娃娃。

就讓人把它打碎,它心頭有血,象雞蛋那麼大。

【原文】盧贊善家,有一瓷新婦子。經數載,其妻戲謂曰:“與君為妾。”盧因爾惘惘。恆見一婦人,臥於帳中。積久,意是瓷人為祟,送往寺中供養。有童人,曉於殿中掃地,見一婦人。問其由來,雲是盧贊善妾,為大婦所妬,送來在此。其後見盧家人至,因言見妾事。贊善窮核本末,所見服色,是瓷人。遂命擊碎。心頭有血,大如雞子。(出《廣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