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的百萬醫療險,怎麼總在關鍵時刻拒賠?

不論是對於保險從業者還是保險消費者,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保險姓保”。那麼保什麼呢?自然是疾病。

百萬醫療險,可以算是健康類險種之中最親民的一種了。從保障上來看,住院即賠付,賠付率挺高;從價格上來看,30歲購買百萬醫療的價格一般也就300元左右,真是實現了“一天一元錢,強壯中國人”。

一類如此低價的保險險種卻有著如此強大的保障,百萬醫療險也就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很多朋友選擇的入門級保險。

不過,百萬醫療險真的萬能麼?為什麼有些朋友買了百萬醫療險卻還在抱怨賠付問題呢?今天咱們來詳細聊一聊。

你買的百萬醫療險,怎麼總在關鍵時刻拒賠?

得病了,住院了,卻沒有獲得百萬醫療險的賠付,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小管家帶你來一探究竟。

賠付範圍限制

之前有一則關於“好醫保”拒賠的消息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好醫保的信度也一度跌破冰點。幸好最後事情水落石出,原來是被保險人就診的醫院為武漢的一所私立醫院,不在好醫保的保障範圍內,所以保險公司決定不予理賠。

從這則案例中我們也要明白一點,買了百萬醫療並不代表著“住院就全賠”,他對被保險人的就醫還是有一定限制的。

一般來說,百萬醫療險對理賠的限制往往就是“二級甲等及以上醫院的住院部”。換句話說,鄉鎮醫院、私立醫院、VIP病房、三甲醫院國際部或特需病房這些,一般的百萬醫療險都是不賠付的。

不過這其中也有例外,小管家之前給大家介紹過的

尊享e生2019,他的主險保障和一般的百萬醫療險的保障範圍相同,不過他可以附加“指定疾病特需醫療報銷”,這裡的指定疾病包括3方面:所有的意外導致的疾病;惡性腫瘤和良性腦腫瘤。

而且附加費用並不高,30歲男性附加險的價格是90元,就可以享受“老幹部”的醫療待遇,想想還是挺爽的。

如果你對條款研讀的再細緻一些,你還會發現一些細節上,不同保險產品的處理方式也不相同。

比如救護車費用是否報銷,陪護病人的床位費是否報銷等等,不過這些都是小錢小事、細枝末節。搞清你的百萬醫療險的賠付範圍,就確定了整體醫療費有沒有人報銷,這才是重中之重。

免賠額

“我就是在三甲醫院的普通病房看的肺炎,為什麼一分錢沒報銷?”

對於百萬醫療險來說,每款產品都一定會有免賠額,一般是1萬元,也有少數產品是2萬元。

這個免賠額是指,社保報銷後的開銷中,消費超過1萬的部分。舉例來說,醫保結算後,住院一共花費了2萬元,那麼在免賠額1萬的情況下,我們能獲得1萬元的理賠款。

隨著保險產品的越來越好,市面上也出現了很多“家庭共享免賠額”的產品,也就是直系親屬可在保障年度內共享免賠額。舉例來說,如果爺爺住院開銷在1萬元以上,那麼在本保單年度,家庭中其他投保人都是“0免賠”。

在這點保障上,好醫保和尊享e生都是具備的。不過在免賠額這項上,小管家還是要投好醫保一票,因為他是“6年共享1萬免賠額”。

主體保障細節

籠統的來看,百萬醫療險好像都是“保障住院醫療”,但其實還有很多常見額問題也會影響到最終的理賠。

第一,住院天數。大多數醫療險對於住院天數是沒有任何要求的,不過還是會有少數產品會有所限制,比如不能超過180天。

第二,門診手術。隨著醫學的發展,有些手術真的做到了今天做手術,明天就上班,比如甲狀腺消融術,這種情況要看清你的醫療險是否賠付。

第三,住院前後門診。對於一場需要住院治療的疾病來說,住院前後的開銷一定也是不少的。目前,尊享e生2019版,對住院前7天、後30天的門診開銷也一併報銷,為小夥伴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看清了這些,相信你就可以憑自己的判斷選出一款真正的好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