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美好的青春年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惡人”?

最近,一部由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校園青春片《少年的你》一夜爆紅。這部電影上映5天票房過7億,票房全線飄紅的同時,電影的口碑也是爆炸,豆瓣8.4高分。

本來,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應該有這樣一段值得懷念的純真美好的校園生活:濃郁的學習氛圍、志趣相投、無話不談的朋友、嚴厲又苦口婆心的老師......在這個美好的人生學習場所,完成懵懂無知到翩翩少年的完美蛻變。

《少年的你》:美好的青春年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惡人”?

然而,影片中威脅、暴力、苦悶、壓抑、自殺、黑暗……一幕幕殘忍血腥的校園暴力卻充斥著整個畫面,殘酷生硬地戳痛了無數人的心,讓觀者觸目驚心、感同身受。

畫面的沉重感,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都無法體會看不到盡頭的黑暗,只有親歷過的人才有的無法訴說的無盡絕望。校園霸凌徹底改變了他們對人生的看法,即使多年後這些噩夢般的經歷還依然歷歷在目:相比現實,電影中的故事要“美好的多” … 經歷過校園霸凌的人很難走出來,但可以在電影裡好好哭一場 …...

影片採用寫實的手法,真實再現了校園霸凌者暴力殘酷的過程,給我們沉痛鞭打的同時,引發了無數人的深層反思。

《少年的你》:美好的青春年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惡人”?

1. 什麼是校園霸凌?

“霸凌”這個詞來源於英語單詞bully的音譯,意思就是“欺負弱小者、威脅恐嚇”。

挪威學者丹·奧維斯(Dan Olweus) 將校園霸凌定義為:一名學生長時間且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霸凌並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

校園霸凌主要表現為通過肢體(肉體上的欺凌)、言語(辱罵、嘲弄、恐嚇、惡意中傷)、性(性別認同或性上感受到的生理、心理上的不舒服或痛楚),社交(團體排擠、人際關係對立)、網絡(手機、網絡、文字等形式的傳播造成的汙衊、毀謗)等中的一項或多項,對受虐者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造成的傷害。現在網絡信息傳播範圍廣、速度快,帶給受害者的傷害更嚴重,消除傷害變得更加困難。

《少年的你》:美好的青春年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惡人”?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篇關於“校園暴力和欺凌”的報告:在全球144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有2.4億學生遭受校園霸凌,差不多每三名學生中,就有一人曾遭受過來自同齡人的欺凌!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顯示,中小學生受欺凌發生率為25.80%。校園欺凌主要發生地點是廁所、學生宿舍內部,另外就是上學和放學的路上。

影片中慘不忍睹的畫面和現實中觸目驚心的數據,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這部影片一時間成了人們高度關注的話題。一部分人或多或少地從影片中找到了曾經年少的自己,或是殘忍的霸凌者、或是冷漠又明哲保身的旁觀者、亦或是多年後仍在默默舔舐傷口的受害者

2. 為什麼會發生校園欺凌?

米勒、伯克威茨等心理學家的研究表示,霸凌這種惡意攻擊行為絕不是隨便發生的,它的出現有一定規律。當人們遭受了挫折卻無法向其根源發洩時,可能會轉移目標向他人攻擊。但遭受挫折並不一定代表會攻擊他人,還需要攻擊線索作為媒介。

霸凌者往往掌握著主動權,色厲內荏的表現,讓人感覺高人一等。霸凌者的內心往往缺乏安全感,渴望別人的重視和注意,從而選擇欺負他人來顯示自己的力量和價值,博得關注。如果家庭中的寵溺和放任,加上沒有原則和底線的教育,會讓他們變得以欺負弱小為樂,一如影片中的魏萊。她高考失利和爸爸長期的冷暴力,她的壓抑通過欺負他人來顯示自己的力量和價值,在母親“錢可以擺平一切”價值觀的影響下,目無法紀、同理心淡薄、殘酷冷漠,對於胡小蝶的自殺也毫無愧疚之心

《少年的你》:美好的青春年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惡人”?

現實生活中,霸凌者手段殘忍程度令人髮指,比電影的畫面更讓人觸目驚心。霸凌者通常會把錯誤歸到環境因素和受害者身上,以儘量避免受到外界道德的譴責。在許多青少年犯罪的調查中,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的少年大都具有極強的自我中心傾向,他們甚至覺得“其他人被打是活該”

有些霸凌者從小在暴力環境中長大,讓他們形成“暴力就是強者、暴力就可以解決一切”的錯誤認知。影片中以魏萊為首的“惡女三人組”中,羅婷是霸凌中首當其衝出拳的那個,羅婷的父親在老師通知停學後,在公眾場所對她大打出手。長期在這種簡單粗暴的專制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自身缺乏安全感,往往通過模仿欺負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來獲得安全感。他們學會以暴制暴後,往往把氣撒在比自己更加弱小的人身上,來滿足自己卑微的自尊心

根據調查,“跟隨同學一起欺負”是校園霸凌的第三大原因。在形成自我認知過程中,他們為了得到集體的認可和喜愛,意識到不對也會選擇加入,以保持和他人的行為規範高度吻合。影片中的徐渺,內心有一點點善良,可家庭教育把她培養成了惟命是從、內心自卑的性格,進而成了三人霸凌團伙中的跟隨者。

受害者往往是那種外邊看起來木訥、身高體重異常、殘疾或是心理疾病等受到孤立的孩子。幼小的受害者,他們對傷害的理解和界限感沒有明確概念,對遭受的不愉快待遇,並沒有意識到不公平,不知道找人訴說或求助。10歲以上或是青春期的孩子,雖然已經懂事了,但由於羞恥感和痛苦,不願提及被欺辱的經歷,而選擇默默承受。受害者的懦弱和膽怯會助長霸凌者的惡行,這種懦弱和沉默,讓霸凌者有一種畸形的“優越感”,進而成了他們誇耀的資本。

《少年的你》:美好的青春年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惡人”?

影片中的陳念,堅強、善良、忍耐,而常年見不到父母的她,極度缺乏安全感,面對被霸凌,只能獨自默默扛著。很多時候,大人面對孩子被欺凌時總指責:為什麼不早點求助?也許他們求助了,可是大人們根本不去真正發現和關心孩子的這些異常,孩子們對眼中的所謂大人也是如此失望!

同樣是缺失父母陪伴和關愛的小北,從小獨自面對人生,在捱打和打回去之間循環,本來的花季年華,卻迷茫的看不到未來。

大家都在為陳唸的遭遇心疼時,又慶幸她遇到了小北,沒有成為第二個“胡小蝶”,也為他們那份“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真摯少年情誼感動著,“我們很好 不需要任何人祈禱……當你擁有,我這些逝去才勾銷……”,電影的主題曲《我們很好》戳痛了多少人的心?

《少年的你》:美好的青春年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惡人”?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可是又有多少人回頭看時,身後並沒有小北,一路的黑暗吞噬著孤身一人……

3. 被欺凌會給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美國有專家做了這樣一個研究,他們找了8000個被欺凌過的孩子,從他們7、8歲時開始追蹤,一直到他們40-50歲。研究的結果表明:有過欺凌經歷的孩子,這些經歷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情緒更容易焦慮,有很高的患抑鬱症的風險。

《美國精神病學雜誌》發佈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童年時遭受的霸凌,其影響可能會從青春期和青年時期一直持續到中年。被霸凌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受到巨大創傷和摧殘,自卑又敏感,難以有安全感,找不到自我價值。

澳大利亞針對校園霸凌事件的研究表明,很多孩子具有霸凌者和被霸凌者的雙重身份。研究對3500名澳洲青少年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在承認自己有過霸凌行為的青少年中,有四分之三的人同樣也是霸凌行為的受害者。

“世界再難 更不能逃……只一次成長 花多少力量 掙扎……”聽起來卻是那麼的扎心!

《少年的你》:美好的青春年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惡人”?

4. 校園霸凌的深層根源在哪?

霸凌反映的是人性的灰暗和邪惡,校園霸凌出現,

根本原因是孩子不理解什麼是“惡”。

《孩子與惡》一書的作者河合隼雄對“惡”作了根本性的思考,指出:父母總是用心良苦地想製造“好孩子”、“乖孩子”,為了這個目的,不遺餘力地要排除一切“惡”。以為只要根絕了“惡”,就萬事大吉。基於這種過於單純的想法,犯了多少過失還渾然不覺。這種過失的犧牲品,永遠是孩子。

作者以《心理治療現場》中的一個現場報告作為案例,講述孩子通過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做的自由遊戲得到治癒。作者說不可簡單粗暴地限制孩子的自由、支配孩子們所有的行動,而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切實地尊重孩子們的世界,同時又要給他們指出明確的、嚴格不可逾越的界限,並對孩子的“惡”做出合適的回應。

同時,作者還指出,如果父母經常用金錢去解決需要花心思對待的問題,那麼在這種淡薄的親子關係中長大的孩子,不管是欺負人還是被人欺負,都缺少一種跟其他人之間的“心靈的連接”。那麼,家長制定的規則就不會被孩子重視和遵守。

而在現實生活中,父母一般會把學習和“善”捆綁得過於緊密的人,很容易把玩耍定義成“惡”。但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自由地玩,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書中講到一個很好的方法:一些學校的老師們思考欺凌對策時,把著眼點放在如何讓孩子發現學校生活的樂趣,想辦法讓孩子們舒暢地發揮自己的個性,這樣欺凌現象就很難發生。

《少年的你》:美好的青春年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惡人”?

《少年的你》影片中,施暴者和受害者均來源於家庭教育的缺失,而現實生活中最主要的因素也是來源於此。比起富足的物質供應,做好陪伴給足安全感、耐心聆聽和溝通、保持孩子心情愉悅,才是他們成長道路上更為重要的能量源泉!

在亞洲家庭治療大會中,日本著名家庭治療師田村毅老師說:“所有的校園凌霸都是家庭出了問題。” 其實,影片《少年的你》,反映的何止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而是勇敢揭起學校教育和法律保護的遮羞布。如何真正地解決這些問題,或許才是當前最值得關注和討論的話題。

值得欣慰和期待的是,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將對關於未成年人的兩部法律:《未成年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實施修訂。

不要讓青春成為眼淚!

不要讓前途毀於暴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