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时隔20年,一代人心中的经典青春音乐动画《我为歌狂》

真人影视版将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天津美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共同开发,据说他们将在五年内完成对《我为歌狂》的新一轮IP开发,到时候会将这一经典打造成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新生代青年文化品牌。

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要不是官宣真人版的消息传来,我还以为《我为歌狂》这部国漫要静静的躺在80/90后的记忆深处呢。毕竟这部作品是在2001年和大家见面的,要说万人空巷可能就夸张了,但它当年还是创下很多奇迹的。

不足之处

提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不得不提它的很多代表作了《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随便拿出一部都是我们的童年回忆啊,这样为中国动画做出贡献的平台在当时日本动画流行的时候,推出了《我为歌狂》。

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当时国内电视台引进的动画片基本都是国外的,影响力很大的就是《柯南》、《灌篮高手》、《魔卡少女樱》、《美少女战士》等,这些动画作品也颠覆了“动画片只适合小孩子”看的观点,尤其是《灌篮高手》,让当时很多青少年向往,而《我为歌狂》也在许多方面学习和借鉴了《灌篮高手》。

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从人设、形象到剧情,都对日本动画进行了借鉴,现在再看这部动画就像是看PPT一样,存在很大的漏洞,有些画面动不动就定格,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也显得很僵硬,还有大量毫无意义的空境,所以这部动画确实比不上上海美术电影厂其他的作品。

不过当年看的时候没有太多感觉,但是现在关于这部动画的争议还是很多的,无论是作为上海美术电影厂的作品,还是从青春校园这个题材来说,都足以吸引眼球,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看起来很粗糙的作品,尤其是2D效果过于明显,帧速和动画的关联性也不足,特别是分镜看的人很尴尬,当然小孩子的我们并没有过多的要求,所以这部动画作为经典,可能也就让我们看一次了,在回顾的话就没有当年的感觉了。

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但也不是说这部作品不好,毕竟它还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一部影片的好坏取决于创造它的时代背景,在21世纪这部很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片子开创了中国动画的先河,饱和度很高的配色、2D、3D在电视动画上的运用、夸张的漫画表情表达、这些手法可以说是从日本那边借鉴过来的,但也有本土化的创新,如果说上海美术电影厂重现这部作品的第二部一定会更好。

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而上海美术电影厂也正有此意,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放出了第二季的消息,当时看到宣传视频的时候我还小小的兴奋了一下,如今两年过去了,这部第二季杳无音信。不过第二季动漫没有等来,却等来了一个真人版,只能说他们确实要把这个IP开发的淋漓尽致。当然,编剧将如何重新打造这部粉丝向的作品,对他们来说应该也是一种挑战。

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实现本土化

不过当时《我为歌狂》确实是个大IP,它衍生出来的单曲就能让歌手走红,特别是一曲《我的舞台》更是升华了整部动画,还有插曲《有梦好甜蜜》也唱出了很多少年少女们的心事,虽然那时候的胡彦斌还略显稚嫩,但这种稚嫩恰恰贴合了《我为歌狂》的气质。

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2000年,17岁的胡彦斌创作并配唱《我为歌狂》相关歌曲,最终获得60万张的原声带销量。

看到现在大家在豆瓣上给《我为歌狂》打到8.1分,很多人表示这个是“情怀分”,因为当时中国确实很缺少这样校园题材热血动画,所以必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成了大部分人心中的经典,在情怀面前,技术上的问题都不算问题,毕竟现如今的国漫已经开始飞速发展了,中国动画人已经取得了进步,近年来有不少好的作品产出,《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罗小黑战记》等影片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而这也动画电影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中国本土化特色,这就是神秘的东方力量。

其实当年《我为歌狂》也在本土化上下了不少的功夫,比如大家熟悉的教室环境、严格的教导主任,还有性格各不相同的主角们,创造这部作品的主创们一直在努力让故事更接近中国高中生的现实生活,虽然在画面和人物形象上有点模仿“日漫”但总归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我们所说的“中国动画学派”这个称谓特别大,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都可以置于这个称谓中,但如果仔细看的话,他们当初为什么这么辉煌?他们其实走到也是唯一一条通道“做古代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动画人们做到了极致,到了今天为止还是特别棒,无论是人物设计还是故事情节,他们都把中国的传统经典文艺作品演绎成中国动画作品。

所以摆在《我为歌狂》制作人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做好“现代中国动画”?

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当时《我为歌狂》的编剧向华去参加了一个关于动画的活动,在活动上给她最大的冲击就是孩子们口中喊着一个个日本动画片人物的名字,当时她觉得这是“文化侵略”,但反过来又想是我们的动画里没有制造出国产的偶像,孩子们热爱动画又没有好看的国产动画,所以他们只能去看别人的。

那个时候向华在心里就想,要是《我为歌狂》出来了,那些孩子们看了,就不再喊“樱木花道”了,到时候肯定都在喊“天歌!叶峰!”,后来的事情还真的如编剧向华所言,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们做的动画,慢慢嘴里从“樱木花道”的名字也变成了“天歌”。

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结语

其实国产动画需要支持,一部成功了就会诞生下一部,谁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纯真年代,谁都怀念自己激情燃烧的岁月,只是由于时代不同,大家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时隔20年,还能听到《我为歌狂》的消息,确实恍如隔世,相信很多喜欢这部动画作品的人,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都会认为这是自己童年中最好的回忆。

国漫尝试“日本90年代画风”的失败案例:《我为歌狂》

因为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再没有一部动画带给我这样的感动和共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