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和父母如此相像?“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瞭解一下

李安導演的新作《雙子殺手》,講的是美國國防情報局特工亨利,準備退休之際意外遭到一名神秘殺手的追殺,在兩人的激烈較量中,他發現這名殺手竟然是年輕了20多歲的自己。

原來,這個世界上的另一個“我”——小克,是反派克雷·魏瑞斯按照亨利的基因克隆出來的,為的就是讓小克擁有和亨利一樣無人能及的身手,同時又按自己的養育方式,打造出一個冷血而殘酷的,不像他的本體亨利那樣對生命還會懷有敬畏之心的殺手。

影片有一個地方讓人細思極恐:為什麼小克和亨利擁有同樣的基因,基本完全複製了他的身手,卻能在對抗亨利時毫無忌憚、冷酷無情,沒有和亨利一樣的憐憫心呢?

為什麼我們和父母如此相像?“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瞭解一下

我們常說:這個人和他的父親/母親一模一樣,總覺得這是基因的原因。但看看這部電影,再反觀我們的現實生活,不難發現:

儘管基因是那麼強大,但父母的養育方式才是決定我們的性格、改變我們一生的關鍵性因素。正如奧利弗詹姆斯所著的《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一書所說:

人類自出生起就一直努力迎合自己的養育者,期盼贏得他們的關愛並獲得其他物質方面的滿足。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就有可能面臨死亡,不論精神上還是肉體上。

孩子努力獲取父母關注,並對自己的這種行為無限維護。我將這種普遍趨勢稱為“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換言之,是因為“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而非基因,才讓我們與父母如此相像。每個孩子都需要靠迎合養育者、成為與養育者相似的一類人,來保證自己能生存下去。

一、什麼是“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來源於發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一個真實案例:

在斯德哥爾摩的一個銀行發生過一起搶劫案,受劫持的人質不僅沒有和綁匪對立、對抗,而且還在被綁架過程中對綁匪產生了同情,認同了綁匪的許多觀點。

初次聽到這個故事,也許不少人會匪夷所思。但其實,在當時的情況下,被綁者的這種做法其實最理性的求生策略。

因為只有與綁匪產生情感上的聯繫,綁匪才將人質視作與他們一樣的人,那他們撕票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人質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美國媒體繼承人帕蒂·赫斯特,她在被綁架的時候選擇加入綁架她的恐怖組織,併成為他們的信徒。她也因此得以倖存。

遺憾的是,她做這些並非為了求生,而是在與綁匪相處的過程中,真正地認同了他們的做法。換言之,就是被綁匪“洗腦”和“改頭換面”了。

正如《雙子殺手》講述的那樣,

每個孩子,或許都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扮演著“被劫持者”的角色,不管是為了生存或為了獲得認同,還是在朝夕相伴的過程中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情感聯繫,“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就是這麼一個真切而殘酷的存在,它似乎讓我們不得不變得和父母那麼相像和雷同,即使是養父母,沒有基因的聯繫。

為什麼我們和父母如此相像?“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瞭解一下

二、“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為什麼能成立

  • 1.年幼時的無力感,讓孩子不得不被父母“劫持”

對於剛出生的嬰兒,父母就是TA的全世界。

父母笑,TA也才笑得起來;父母往東,TA確實也沒能力向西;父母願意,TA才能獲得擁抱、哺育、溫暖、安全感……

因為身體和心理發育的不成熟,我們從年幼起,就掉進了“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陷阱:竭盡全力迎合父母的喜好,保證自己有奶吃、穿得暖、睡得飽。保證自己能生存下去。

如果不這樣做?很抱歉,你會像那些人質一樣,面臨被父母宣判死刑的風險。

為什麼我們和父母如此相像?“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瞭解一下

  • 2.長大後,父母的愛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讓孩子甘願做他們的“人質”

當我們有行動的自由、思想的自主意識後,情況會不會好些呢?

很遺憾,現實情況是,不管是“慣性”使然,還是父母的“天性”影響,我們依然能心甘情願地屈服於“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幾乎所有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存環境,接受更好的教育,擁有無限可能的未來,父母們孜孜不倦地努力著,甚至將孩子放到了第一,把自己放到了最後。

然而,自我犧牲必然帶來一種無形的控制與壓力,不管父母是否強迫孩子,任何一個接受父母無條件愛的人,大概都會被這些奉獻而打動,無形中被父母“掌控”,甘願做他們的“人質”,按他們的樣子、或他們的預期行事。否則,深深的內疚感會充斥孩子的童年甚至一生。

當愛成為一種負擔,已與綁架無異。

這種心甘情願的“妥協”,正是所謂命運代代相傳的緣由。

為什麼我們和父母如此相像?“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瞭解一下

  • 3.“我很好,而你不是!”讓父母的暴脾氣成為“奴役”孩子的“利器”

大多數母親也許都曾為照料孩子而頭疼、焦慮過,就像《天生非此》一書中所說:幾乎所有父母在孩子一歲半前都曾有過這種一閃而過的念頭——恨不得把孩子丟掉/殺掉。

當父母把自己產生的負面情緒歸因於孩子,覺得是因為有了孩子,才讓自己的生活一團糟,才影響了原本的幸福獨立,他們就把“枷鎖”拋給了孩子:我(原本可以)很好,而你不是!都是因為你,才引發了我的暴脾氣。

一旦把這種觀念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將不得不承擔起父母的負面情緒,同時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調整:只要我變得和父母一樣,就可以變得和TA一樣好了,他們就不會指責都是我的錯了。

所以,當下次有人指出你的孩子怎麼繼承了你的那麼多臭毛病時,就不要推脫責任,怪罪於基因了。都是因為你的“自戀”,讓孩子成為了那個你口中“很好”的你。

為什麼我們和父母如此相像?“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瞭解一下

李雪所著的《當我遇見一個人》裡說過:若父母用自己全部的認知去教育孩子,那麼最好的情況下,孩子也不會超越父母。

要改變“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帶來的不良影響,讓孩子活出自己,而不是活成了你的“傀儡”,我們就得多反思自己的養育方式,刻意地做出調整。

具體該如何做呢?

1.相信孩子是可塑造的

羅森塔爾效應大家都知道,期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天生非此》的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有很多研究都表明,如果告訴孩子的數學能力是能夠改變的,那麼他的數學能力提高的可能性就更大。

特別是那些最初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的孩子,在得知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改變的之後,其能力提高的幅度會更大。

所以,當我們還在拿基因說事,讓孩子信以為真自己只能活成另一個父母時,改變信念,把這種相信孩子天生非此的觀念傳達給孩子,孩子改變的可能性將會更大。

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況且,通過前面的論述,大家已經明白,孩子之所以成為這樣真的不關基因什麼事,那請放下“宿命論”,開啟一段新的養育旅程,也為孩子開啟一個新的人生吧!

為什麼我們和父母如此相像?“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瞭解一下

2.反思自己的原生家庭

“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極有可能代代相傳,要避免孩子不重蹈你的覆轍,就得先反思自己重蹈了父母的哪些覆轍。在《天生非此》一書中,作者給出了反思原生家庭的具體操作方法:

第一步:寫出你父母的5項積極心理特徵和5項消極心理特徵。

第二步:寫出關於自己的5項積極心理特徵和5項消極心理特徵。

第三步: 將你對父母寫下的10項內容同自己的進行逐條對比,你將發現,除了特別不同尋常的特徵,你和父母在很多心理特徵上都有重疊。

下面,你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反思,這些心裡特徵是如何沿襲到你身上的?在哪些時刻,你感覺自己也被原生家庭“綁架”了,你被“綁架”或者“自我奴役”的方式又是什麼?

如果必要的話,你還可以找一個心理醫生,讓他幫你深入分析一下你的童年,在你改變自己的消極信念、擺脫原生家庭的不良影響的同時,你就能知道,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如何避免你的孩子再次受到你的影響而重走你的“老路”。

為什麼我們和父母如此相像?“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瞭解一下

3.帶著意識去愛孩子

父母無私奉獻帶來的自我犧牲感會讓父母迷失自己,讓孩子被無形綁架。要使親子關係逃脫這一困境,就需要父母懂得如何帶著意識去愛。

  • 首先,要學會有意識地愛,就得學會轉換認知,將“我很好,而你不是”的心理轉換為“我很好,你也很好”的心理。

我們必須牢記自己是成年人,不要利用孩子們的脆弱來傷害他們。不管我們有了怎樣的負面情緒,悲傷、失落、焦慮、憤怒……那都是我們自己要負責的情緒,與他人無關。

不要讓孩子們感覺隨時要去應付我們的負面情緒,我們要照顧他們,而非讓他們照顧我們。

也許你會覺得要做到這一點太難了,誰也無法做到完全隱藏負面情緒,況且壓抑自己的情緒並非良策。只是在下次出現負面情緒時,我們可以向孩子解釋清楚事情的真相,讓他們明白,

“我很好,你也很好。”而當“我不是很好”的時候,也不是你的錯,不需要你負責。

  • 其次,有意識地感知情緒,把事實、自己的想法以及情緒分開。

比如孩子不收拾玩具,這讓你感到很生氣。事實是孩子不收拾玩具,但不是直接帶來“你很生氣”這個情緒的原因。真正導致你負面情緒的,是事實背後的想法。

你覺得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總是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甚至覺得他就喜歡和你對著幹,給你找麻煩。這些想法才是你憤怒的根源。

轉變想法,客觀看待事實,才不會讓負面情緒“綁架”孩子。比如你可以說:“看到你不收拾玩具,我覺得很生氣。我很喜歡家裡整整齊齊的,你是怎麼想的?”

也許孩子覺得把玩具放了散落一地,才方便他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玩具呢?也許孩子只是在玩“玩具售賣擺攤”的小遊戲呢?瞭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我們便可以和孩子商量出實現各自需求的對策。

  • 再次,有意識地處理消極心理,做成熟的成年人。

在《天生非此》一書中,作者給出了一個處理消極心理的好方法:將那些消極的詞彙具象化。

把原生家庭或外界加諸於你的詞(愚蠢、懶惰、奸詐等)在腦海中具象化,然後幻想自己把它們用紙巾裹起來,最後立刻丟進你想象中的垃圾桶裡。或者將這些詞語在腦中具象化,然後將它們緩緩消融直至消失,這樣你就可以享受這種擺脫困擾的感覺。

當你撕掉標籤,活出了自己,才不會將這些繼續投射給孩子,讓孩子再次陷入“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 最後,把自己和孩子都當做獨立的個體。

你有你作為父母的使命:盡全力愛孩子,給他創造儘可能的幸福未來。但孩子也有他自己的使命:活出自己,而不是活成你想要的樣子。

儘管有些父母並不承認把個人期望強加給孩子,但如果父母付出的不那麼心甘情願,總覺得因為孩子自己才忍受了那麼多的話,即使沒有表現出來,孩子仍然能感受得到這種“犧牲感”,然後出於內疚活成了你的“傀儡”。

所以,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懂得有意識地去愛,輕鬆、自然地愛,願意就給,不願意也完全可以向孩子坦誠,才是走出“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最佳途徑。

5.越早開始越好

《天生非此》一書中提到,媽媽在孕晚期的情緒是否穩定,某種情緒上決定了孩子的脾氣怎麼樣。而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幾個關鍵期:1.5歲前,2歲前,3歲前,6歲前。

孩子越小,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就越大。

如果在孩子年幼時,父母能給予充足的愛和安全感,為自己的“人質”創建一個友善的“關押”環境,那孩子就能獲得“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積極影響。

反之,如果孩子年幼時沒有得到父母很好的照顧,甚至頻繁更換照料人,過早把孩子交給公共機構託管,孩子將越有可能為了獲得他人的關注而活成他人的“影子”,“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就將帶來負面影響。

“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是把雙刃劍,越早懂得,越早運用它利好的一面,孩子就將獲益越多。

為什麼我們和父母如此相像?“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瞭解一下


後記

在《雙子殺手》這部影片的最後,小克終於過上了正常的生活:去學校進修,對自己的未來有了獨立的想法。變成了和他的“養父”克雷·魏瑞斯不一樣的人,更走上了和他的本體亨利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可見,即使“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已然產生消極影響,即使我們已經成年,但原生家庭、父母的養育方式也不能成為我們消極逃避甚至禁錮自己的理由,要相信,除了你自己,沒有誰能關得住你,命運的主宰權依然還是在我們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