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是對的,你的長相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英國文學家羅素說:「一個人的臉,就是一個人價值的外觀。它不僅藏著你的生活,還藏著你正在追求著的人生。」

「以貌取人」是對的,你的長相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以貌取人」是對的,你的長相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心清淨的人,臉上寫著恬淡和善


任何一種相貌,其實都來自靈魂的修行。正直、善良、有愛心的人,往往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光芒,平易近人,富有親和力,讓人樂於與之交往。

追求幽靜清心、淡泊名利,才能表現的平靜超脫;沒有太多的物質追求、懷有愛心,才可以和善無私地對待自己熱愛的事物,讓人感到溫暖,如沐春風。

心不靜則形必亂。而自私自利、喜歡算計、佔小便宜的人,想長得耐看不容易,即使面容姣好,稍多接觸便會發現只是徒有其表,也會令人敬而遠之。

正如《禮記》中所說:「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所謂的「長相好看」,不僅僅表現為美好的外在,更應該有豐盈的靈魂。真正長存於世、讓人喜歡的美,從來都不是外在的皮囊,而是一個人身上散發出來的溫暖和善良。

「以貌取人」是對的,你的長相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以貌取人」是對的,你的長相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內心自信的人,讓人看著清新明爽


南開大學創始人張伯苓曾講:「人可以有黴運,但不可有黴相!越是倒黴,越要面淨髮理,衣整鞋潔,讓人一看就有清新、明爽、舒服的感覺,黴運很快就可以好轉。」

他還編了句順口溜:「勤梳頭勤洗臉,就是倒黴也不顯!」

說的真有道理,儀容儀表可以直接展現我們的精神風貌,那些把自己收拾得利落、整潔的人,總能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然後迎來好運氣、好福氣。

這正應了那句話:自信的人,運氣一般都不會差。外表是精神內涵的外延,相貌是精神世界的反饋。作家周國平說:「對於一個成年人的外貌,我們更加看重其所顯現的精神內涵。」

所以,要想獲得成功、交上好運,我們就要修煉自己的內心,以一種良好的風貌笑對人生、走向未來。

「以貌取人」是對的,你的長相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以貌取人」是對的,你的長相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內心純真的人,長相越顯年輕態


一個人內心純真、沒心沒肺,自然會經常喜笑顏開、綻放明媚。

一個人雜念太多、心理消極,流露出的自然是愁眉苦臉、灰頭土臉。

笑一笑,十年少。經常愛笑的人,不僅越顯年輕態,而且人際關係和諧,這反過來會促進心態更好,實現良性循環。

《別向年齡繳械投降》一書中說:有的人剛剛年過40歲就開始焦慮老去,有的人已然40公歲,還在調侃自己是「80後」。如果我們在心理上年輕了20歲,身體就會做出相應的配合。

一個人內心如果開朗、樂觀,臉上長出的自然是無瑕、年輕。

古語說:「容顏父母賜,氣質是自我修」

所以,我們應該像林肯說的那樣,「人到四十歲就應該對自己的相貌負責」

「以貌取人」是對的,你的長相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以貌取人」是對的,你的長相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你的長相,長相越顯年輕態


整容醫生的手術刀,抵不過天下另外兩把快刀。一把刀是時間,時間會沖刷整容的效果,就像雪堆遇到春陽,漸漸融化。還有一把更尖銳的刀,就是心靈的雕刻。只有心底的明媚,才能滋養出曠日持久的賞心悅目。

顏值可以美容,但掩蓋不了本色;氣質可以塑造,但脫離不了本性。

心理學家指出,「相由心生」的心理學本質可以認為是氣質對人精神狀態的改變,我們可以通過心理層面的調節改善自己的外在的表現。「相由心生」這句俗話還真有有科學依據呢!

在我們的周圍,同樣年齡的人,因為心態不同,給人的面相截然不同。有的人雖長相平平,卻看著舒服;有的人雖貌若潘安,卻讓人無法產生好感。

你的長相,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願我們都努力養好精氣神,注重美化言行舉止,這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以貌取人」是對的,你的長相就是你靈魂的模樣


總之,面相不可不懂,但也要記住「相不獨論」,有例行就有例外,真正看一個人,一定要把很多方面綜合起來看,並且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慢慢積累,最後才能轉化成自己的經驗,收穫良好的識人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