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必將走向全球!

中醫必將走向全球!

世界頂級科學雜誌《自然》今天(9-26-2018)刊登DavidCyranoski的文章,指出中醫必將走向全球醫院!世界衛生組織編篡的極具影響力的國際疾病分類ICD第11版(ICD-11) 首次收錄提供有關利用中醫藥的詳細疾病分類信息。ICD-11將在2018年定版,2022年由100多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實施。為中醫在全球成為被認可和被保險覆蓋的醫療,成為主流醫學的一部分邁出了巨大的一步!這是中醫走向全球奉獻人類的一件大事! 下面是我對《自然》刊登的這篇文章的全文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廣泛傳播到自己的微信群和朋友圈。歡迎點擊文章標題下的尹博士談健康關注公眾號,也歡迎在文章結尾加我個人微信一起分享探討身心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將首次在其極具影響力的全球醫學綱要中承認傳統醫學

作者:David Cyranoski

Choi Seung- hoon 接受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任務。在2004年北京的一個灰色的秋日,他帶領來自亞洲國家的幾十名代表開始了馬拉松式的努力,要將數千年的中醫知識歸結為一個簡潔的分類系統。

由於各地區的應用和治療差別很大,醫生們花了多年時間無數的會議,討論針灸穴位的正確位置以及如“三陽合病”這樣不太常見的概念。因為每人都希望把自己國家的中國的傳統醫學(TCM)的版本寫到分類目錄中,中國,日本,韓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產生了無數小規模衝突。“每個國家都關心有多少自己的條款或內容會被收錄”,當時世界衛生組織(WHO)馬尼拉西太平洋辦事處傳統醫學顧問Choi說。

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們對3,106個術語達成了協議,然後做了英文翻譯- 這是擴大應用和影響的關鍵一步。當明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理事機構,世界衛生大會,採用該組織全球綱要疾病和相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ICD)第11版時,Choi委員會的成果將得到最高認可。ICD將首次收錄提供有關傳統醫藥的詳細疾病分類信息。

ICD國際疾病分類參考工具的全球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該文件對數千種疾病和診斷進行了分類,併為100多個國家制定醫療議程。它影響醫生的診斷方式,保險公司如何確定保險範圍,流行病學家如何進行研究以及衛生部門如何統計和解釋死亡數據。

Choi委員會的工作將載於IDC第11版第26章,該章將對傳統醫學進行分類。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Choi和其他人預計,將中醫(TCM)收入IDC疾病分類系統,將進一步加速已經迅速擴張的中醫應用,並最終幫助中醫成為全球醫療保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hoi說:“這肯定會改變世界各地的醫藥”。Choi現在是位於慶山的國立韓國醫學發展研究所的董事會主席。

這是否是一件好事要看你聽誰說。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時機不可能再好了!在過去幾年裡,該國一直在國際舞臺上積極推廣中醫藥,以擴大其全球影響力,並在估計有500億美元的全球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中國的醫療旅遊熱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外國人瞭解中醫。在海外,中國在過去三年中在包括巴塞羅那,布達佩斯和迪拜在內的二十多個城市開設了中醫藥中心,並推動了傳統療法的銷售。世界衛生組織一直熱衷於支持傳統醫藥,尤其是中醫藥,作為實現全民醫療保健長期目標的關鍵一步。據該機構稱,在一些國家,傳統醫療比西醫更便宜,更容易獲得。

但是許多西醫醫生和生物醫學科學家深感擔憂。批評者認為中醫不科學,沒有臨床試驗的支持,有時甚至有危險性:中國藥品監管機構每年收到超過230,000份中醫藥不良反應的報告。

因為中醫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很多問題,一些專家不理解為什麼世界衛生組織不斷增加對中醫應用推廣的支持。其中之一是著名的中醫批評家,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貝勒醫學院的免疫學家和退休教授唐納德·馬庫斯(DonaldMarcus)。在他看來,“到一定時候,每個人都會問:世衛組織為什麼要使人們得病?”。

系統方法不同

中醫理論是基於氣,一種生命能量,沿著經絡流通遍佈全身維護健康。針灸是從經絡上的數百個穴位中選取一些穴位,用針透過皮膚穿刺穴位以重新引導氣的運行而恢復健康。無論是針灸還是中藥,據說都是通過調節陰陽平衡而起到治療作用。

中醫醫生和西醫醫生經常以懷疑的眼光看待對方。西方的常規方法是尋求定義明確,經過充分試驗的原因來解釋疾病狀態。它通常需要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提供藥物有效的統計證據。

從中醫(TCM)的角度來看,這太簡單化了。決定健康的因素是個性化的,從大群體中得出結論即便不是不可能的話,也是很困難的。並且治療通常是十幾種或更多種成分的合同作用,其機制不能簡化為單一元素。

不過,兩者的矛盾也在緩和。利用西醫常規方法的組織,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已經建立了傳統醫藥和應用的研究部門。中醫從業者越來越多地尋求臨床試驗的有效性證據。他們經常談到中醫藥現代化和標準化的必要性。

IDC疾病編碼第26章旨在成為所有從業者可用於幫助診斷疾病和評估可能原因的標準參考。例如,“消渴症”的特徵是過度飢餓和排尿增加,可以解釋為“肺脾腎的陰液耗損致使體內上火發熱”。根據這些觀察診斷結果,醫生可以制定治療方案。這種可能被西醫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中醫處方可能會開針灸,中藥和艾灸- 醫生在患者皮膚附近烤燃燒的草藥。還可能建議使用菠菜湯,芹菜,大豆和其他“涼性”食物。

世界各地的中醫執業者正在為第26章做準備,第26章將於202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實施。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的加州中醫藥大學網站上說:“ICD代碼將有史以來第一次包括諸如脾氣虛或肝氣鬱結等術語”,該機構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對第26章中診斷標準進行門診試驗。

批評者認為,沒有生理證據證明氣或經絡的存在,並且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中醫有效。在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只有少數幾例中藥治療被證實有效。基於中醫TCM中出現的一種值得注意的產品是青蒿素。青蒿素首先由中國中醫研究院的屠呦呦成功分離提取,現已成為治療瘧疾的有效方法。 屠呦呦因此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

但科學家們花費了數百萬美元用於其他中藥和療法的隨機試驗,但收效甚微。在一次最全面的評估中,位於巴爾的摩的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70項包括針灸在內的傳統醫藥有效性的測試做了分析。因為證據太少或者證據質量太差,這此測試都沒有得出可靠的結論。位於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輔助和整體健康中心得出結論:“對於大多數情況,沒有足夠嚴格的科學證據來證明TCM方法是否適用於它們所治療的病情”。

回應《自然》的詢問,世衛組織表示,其“傳統醫學戰略”“為成員國和其他利益攸關方提供指導,以便對安全和保證質量的傳統醫學產品,方法和從業者進行監管和整合”。它強調該戰略的目標是“通過適當的監管,研究和整合將傳統醫藥產品,療法,從業者納入衛生系統,促進安全有效地使用傳統醫學”。

中國國家領導一直強烈支持中醫TCM。2016年,國務院制定了一項國家戰略,承諾到2020年實現全民中醫保健,並在2030年之前實現中醫產業的蓬勃發展。該戰略包括支持中醫旅遊,該旅遊將大量遊人引導到中國的中醫康復中心和診所。

每年成千上萬的俄羅斯遊客湧向南部沿海的海南尋求中醫康復。政府計劃到2020年建設15個與海南相似的中醫藥示範區。該國也有全球野心。中國的“一帶一路”貿易倡議呼籲到2020年在全球建立30箇中醫藥服務和教育中心,並擴大其影響力。截至2017年底,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匈牙利,哈薩克斯坦和馬來西亞等國家湧現出17箇中醫藥服務和教育中心。這種關係得到了回報,2016年至2017年,出口到一帶一路國家的中藥材及其他相關產品的銷售額增長了54%,達到2.95億美元。

關係密切

世界衛生組織的支持適用於所有傳統醫藥,但其與中醫藥和中國的關係尤其密切,特別是在2006年至2017年管理該組織的陳馮富珍的任期內。2016年11月,陳在北京對中國在公共衛生方面取得的進步及其傳播傳統醫學的計劃給予了高度的讚譽。她說:“這個國家在國內做得好,出口到其他地方時就具有獨特的聲望。”

陳支持傳統醫藥,特別是中醫藥,並與中國密切合作,以促成這一遠見。2014年,世衛組織發佈了一項十年戰略,旨在將傳統醫藥納入現代醫療保健,以實現全民健保。該文件呼籲成員國開發傳統醫學保健設施,以確保保險公司和報銷系統考慮支持傳統醫藥,並推廣傳統醫藥應用教育。

在同一年,陳在《科學》雜誌上寫了一個補充說明的介紹,並由北京中醫藥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贊助。(2011年他們在《自然》雜誌上寫了類似的付費補充說明介紹)。陳寫道,傳統醫藥“通常被視為更容易獲得,費用更容易承擔,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因此也代表一種實現全民健保的工具”。在新加坡2016年的一次演講中,Chan表示,TCM在預防或延遲心臟病方面表現出色,因為它“開創了包括健康均衡的飲食,運動,草藥和減少日常壓力的方法的干預措施”。

但是,許多西醫和科學家對中醫中草藥或其他傳統藥物的現代應用表示懷疑。他們認為中藥草藥可能可以提取有用的分子(畢竟許多西藥都是從植物中提取的),但擔心中醫藥可能取代實證了的西藥或具有潛在的危險性。

紐約大學石溪分校癌症研究員亞瑟·格羅爾曼(ArthurGrollman)發表的研究表明,許多中藥含馬兜鈴酸成分,可導致腎功能衰竭和癌症。他認為,世界衛生組織的文件應該更多地關注含有馬兜鈴酸藥物的風險,這些藥物仍然被廣泛使用。

對於一些科學家來說,世界衛生組織對中醫TCM的接受令人困惑。“我本以為世衛組織致力於循證醫學,”英國牛津大學統計學家和流行病學家理查德.佩託(Richard Peto)說。

許多西醫醫生和研究人員也發現世衛組織關於傳統醫學的宣言難以解析。世界衛生組織的各種文件要求整合“質量保證,安全有效的傳統醫藥”。但該機構沒有說明哪種傳統藥物和診斷方法得到證實。世界衛生組織北京代表處吳琳琳告訴《自然》“世界衛生組織不宣傳特定的傳統和補充醫學程序或療法。”

但這與世衛組織在其他領域的行動形成鮮明對比。該機構向成員國提供有關使用哪種疫苗和藥物以及應避免哪些食物的具體建議。然而,對於傳統醫藥,具體細節大多被省略。世衛組織網站上有一些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的警告。但馬庫斯(Marcus)表示,由於反覆強調整合傳統醫學,這一信息很明確。他認為,“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表示這些是安全有效的藥物”。

《自然》試圖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多次聯繫陳,但該機構表示她不回答和世界衛生組織相關的問題。

利益重大

儘管對世界衛生組織決定納入中醫藥的問題表示擔憂,但即便是這些批評者也認為IDC第26章可以起到建設性的作用。Peto說,第26章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收集有關不良反應的數據以及人們都在採取何種傳統療法。他說“但是如果目的是支持宣傳這些事情,那就不合適了。“

對於那些沉浸在西醫中的人來說,傳統療法的持續傳播令人擔憂。中醫執業者越來越多地談論用傳統醫藥替代經過驗證的西藥以取得成本優勢。Grollman認為ICD-11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全球醫療保健支出的70%是根據 ICD信息報銷或分配。現在中醫(TCM)將成為該系統的一部分。

“他們想要的是讓它成為正式的,保險公司的認可的醫療。因為它的成本相對較低,保險公司會接受它,“格羅爾曼(Grollman)說。

許多其他人同意世衛組織的決定將有助於中醫藥的發展傳播。納入ICD-11是“醫療保健提供者向保險公司說這是合法醫藥的有力工具”,RyanAbbott說,他是一名西醫博士接受過中醫(TCM)訓練,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西方醫學中心教師。他說世界衛生組織關於中醫藥的行動“是被主流接受,將對全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