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提及北野武,喜愛黑幫系列電影的朋友都不陌生,同時,北野武也稱得上是日本“暴力美學”的開山祖師。

何為暴力美學?

用藝術闡述暴力。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如今日漸走入大眾視線的“暴力美學”早已不是新起之秀那麼簡單了。亦如美國導演昆汀·塔倫蒂諾,他所執導的《落水狗》、《殺死比爾》《低俗小說》等,被世人稱為暴力美學的典範。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韓國導演金基德所執導的《聖殤》、《莫比烏斯》、《時間、空間、人》,與昆丁不同的是金基德的電影更具夢幻泡影,而昆丁則是善用歷史背景創造時代英雄的寫實主義。

當然同為“暴力美學”鼻祖的北野武,卻與二人的風格完全不同,或許是因為家庭背景、童年經歷的緣故,北野武的電影是安靜的,透著憂傷與悲情。

他的電影中人物寡言少語、叛逆,鏡頭極簡,以及久石讓那令人驚歎的背景音樂,與故事神合。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他的暴力不僅僅是暴力,也並非血腥,相反,電影中的暴力只是如蜻蜓點水一般,輕描淡寫,隨即更多展現給觀眾的是一股面對現世的無奈,與對過往的釋然。

暴力美學中,暴力以藝術的方式呈現出來,而北野武的“暴力美學”卻更趨於真實平淡,沒有華麗的肢體語言、也沒用震撼人心的臺詞做鋪墊,便是真實且生動的在歲月中感悟人生。

有人說於姜文來說《陽光燦爛下的日子》是刻骨,那麼《壞孩子的天空》於北野武便是銘心。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如何理解這句話,怎樣也離不開北野武人生中的真實經歷賦予電影的靈魂。

眾所周知,年輕時的北野武做過出租車司機、擔任過脫衣舞秀場的喜劇演員、1973年與兼子清組成對口相聲團體Two Beat。

而在電影《壞孩子的天空》中,他將自己的人生拆解開來,為這部充滿活力又異常悲傷的故事做足鋪墊。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小馬和新智的青春糟透了!

不過,這並不影響二人沉溺在自己為之創造的玻璃世界,哪怕如此易碎,但對於他們來說是不枉此生的放浪。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每個人的中學時代都有幾個被老師厭煩,被同學排斥的壞學生吧,小馬和新智就是壞學生的典型代表。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在這所高校裡,他們遊離在操場騎行徘徊、收保護費、扮成中年人士出入成人影院、欺負同學、偷看同學的情書後不忘嘲笑一番、不服管教、挑釁老師、甚至將老師方才鍍膜的轎車燒得焦黑。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他們是這所學校的霸王,是惡霸,二人卻很享受這般放肆的青春,不思未來何去何從、沉溺於當下的快活瀟灑。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沒有生活的壓力、沒有工作的煩憂、甚至連學習的苦惱都不復存在,他們身上透著濃郁的青春,完整的青春。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直到,這樣的生活被突如其來的拳擊手打破。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被小馬欺負的在校生找來拳擊手替自己報仇,將小馬一拳打倒在地,自尊心頗強的小馬因此決定學習拳擊。

新智在小馬的帶領下也一同來到拳擊館,他們如影隨形,鍛鍊身體,戒菸戒酒,減輕體重,退學,從此走上一條不歸路。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小馬打敗了拳擊手,卻在與新智的較量中慘敗,當晚,二人來到常去的居酒屋,原本已經戒酒戒酒的小馬又走了回頭路。

過度的求勝心和自尊心,讓小馬因輸給兄弟新智後深感挫敗。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隔日,小馬徹底消失了,他不再出現在拳擊館,只留新智一人形單影隻。

而在與小馬的對決後,拳擊館館主和上任拳擊手冠軍小林也都發現了新智的天賦,新智並沒有因為小馬的離開放棄拳擊。

大概是放棄拳擊便無路可走了,也或許是陰差陽錯的熱愛,新智越發努力的練習拳擊,他戰勝了自己,也戰勝了多數拳擊手,但卻無法戰勝寂寞。

小馬的離開讓他倍感孤獨,在這樣的年紀,或許我們都需要一個朋友,同樣,在那樣的年紀,朋友也並無好壞之分,在新智心中小馬是朋友,也是影子。

而另一邊,決心加入黑幫,混出名堂的小馬也如常所願,漸漸從小弟升為小有名氣的大哥,小馬也不忘兄弟新智,在一眾小弟的陪同下來到拳擊館,與新智再會。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只是,這樣短暫的相遇,讓選擇不同人生道路的二人短暫重逢。不久後,拳擊館館主便對小馬下了逐客令。

而在分別前小馬告訴新智:“等我做了大哥,而你成為拳擊手,再會。”

這讓原本寂寞散去的新智再次陷入深深的落寞。

自此之後,新智加倍努力練習,最後也在小林的盛情邀約下與他成為朋友,因為太過無趣的生活,總需要一個朋友。

新智在小林的教唆下開始喝酒、甚至在深夜加餐,小林是個損友,不過在新智眼中只有朋友。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漸漸的,新智的體重無法保持,跑步速度也越來越慢、訓練也大不如前、甚至在比賽中輕易輸掉,這樣館主大失所望,眼看著自己精心培育的拳擊手一日不如一日。

館主放棄了,新智也放棄了。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另一邊,小馬的大哥遭遇不測,自己卻在會議室對黑幫會長出言不遜,小馬還是稚嫩的,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一場暴力革命,最終身受重傷。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而當多年後,小馬與新智再次相遇,二人眼中流露著熟悉的味道,迅速驅趕時間洪流帶來的陌生。

是熟悉的自行車,同樣落的處境,誰也沒有實現多年前的承諾,所以交給時間來遺忘的諾言,在相遇的這一刻也煙消雲散了。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再一次回到熟悉的校園,坐在教室內的面孔一換再換,而亦如當初依舊是那兩個在校園汽車遊蕩的“壞學生”。

青春裡有無數小馬與新智的復刻品,他們走在這條印滿無數腳印的泥濘道路,開懷大笑,享受著、虛度光陰。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他們的叛逆讓電影透著濃濃的叛逆,他們幻想的世界充滿英雄主義,他們甚至渴望走在這條不歸路永不回頭。

然而,光陰匆匆,逝去的青春不再,卻只能拿記憶來填補空缺,這大概是小馬和新智的悲哀吧。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就如同《午夜巴黎》中所說:“懷舊是否認,否認痛苦的現在,他要是活在完全無限期地否認中會更幸福,認為別的時代比現在自己生活的時代更好,這是無法應對當前生活的人所產生的浪漫主義的缺陷。”

小馬如此,新智如此,他活在了過去的時代,活在自己青春的時代,逃避自己叛逆的惡果。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而當小馬與新智風光無限時,另一邊的相聲演員只有三位觀眾,而如今,落魄的二人與滿席觀眾的相聲演員形成鮮明對比,充滿了諷刺。

諷刺大無畏的青春無悔,諷刺光陰彈指之間一去無返。

這是小馬與新智的人生,而影片中任然有著不同的人生,那是一個按部就班的人生,刻苦學習、暗戀女孩、乖學生、他如同夏日雨後的一抹冰爽氣流,很快便隨耀陽蒸發了去。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長大後,成為出租車司機,依舊按部就班討生活,他終究沒有因為按部就班走大道而成為人上人,沒有因為乖巧含蓄追求到心儀的女生,最終成為那個在普通不過的人。

他與小馬和新智完全不同,他選擇放棄青春的短暫放肆,成為人流的一員。

歲月蹉跎,還記得你的青春嗎?

如今,你可後悔過?

男孩們雙雙放棄學業,一個成為拳擊手,而另一個卻成了...

光陰似箭,還記得那最純真的友誼嗎?

如今,它可否健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