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读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看完。

这本书里的许多文章之前是看过的,不过没有系统看。买的正版图书,没想到书中有十来页竟然没有,从230多页直接跳到250多页,正版书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儿子怀疑是盗版的,也懒得换,当当买的,寄来寄去的麻烦,何况还在上面写了字,就这么着吧。

这是一本买了看了都不后悔的书。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刘亮程的散文时,就被这个从未听说的作家的文字深深打动,后来凡看到刘亮程的文章,我必会看的,无不喜欢。

刘亮程的笔下,没有故事,没有冲突,没有趣闻逸事,没有异域风光,没有文化反思,没有男欢女爱,更没有热点话题,他就写一个荒凉贫瘠的偏远村庄,一个常年被东西南北风吹得东倒西歪的村庄,一群年复一年辛苦劳作就换来勉强温饱的人,一棵树一段路一条狗,树的影子路的坎坷狗的吠声,驴、土墙、柴垛、灰尘,还有风,还有梦,无处不在……他的文字里,全是一个少年用全身的几乎每一个毛孔、从皮毛到血肉到骨髓到灵魂对他所生活过的村庄的触摸、感知和融入,就如他所说,在一个村庄生活足够时间后,就不需要浪费眼光了,闭着眼睛也可以。厚厚一本书,就写一个很小的村庄,一群没故事的人偶尔出一下声露一下脸,却看得人仿佛灵魂出窍,跟着他的文字飘浮在黄沙梁村的夜空中,默默无声,又恐惧又渴望又虚幻又踏实。

刘亮程的散文,与其他很许多散文作家的文章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这区别不是题材上的,似乎也与生活经历个人文化倾向无关,这区别就在于,刘亮程他仿佛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株植物,在风中摇动会摇落一些想法变成文字的植物。他的许多感受、观察,是要把自己站成一棵树白天黑夜地与村庄一起呼吸才能体会到的,浮躁的人很难想像。在他的内心里,应该有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把死人和活人、动物和植物、现实和梦境,全都摆放在一起,他是那个世界的观众和主宰,当他把这个世界用文字呈现出来时,有着一种邪魅的力量,太过纯粹与干净其实也是邪魅的。

也许正是因为刘亮程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是村庄里长出的植物,所以这一群人的村庄才变成一个人的村庄吧?一个村子里活得再久的人,也不会比村庄里的一棵树对这个村庄的事知道得更多,如果一棵树上落下的叶子能组合成文章的话,人类会被吓坏的。

那样的村庄、那样的梦境、那样的眷恋、那样的触摸与融入,我也有过。

读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