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條因果法則,一點也不假,看看你中了幾條?

佛家認為,世間萬事皆有因果,貧窮或富有,快樂或痛苦,成功或失敗,皆離不開因果。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種下了什麼因,自然會得到什麼果。這七條因果報應,真實不虛,看看你中了幾條?

第一條、喜歡財佈施的人,財富最多。

佛家認為,佈施可以積累財富,越喜歡佈施財富的人,就越能積累到更多的財富,因為一切都在輪迴當中,你對著鏡子微笑,看到的就是笑臉,你向天上吐口水,口水不會上天,只會落回自己的臉上。佈施也是同樣的道理,你佈施出去什麼,就能得到什麼。

七條因果法則,一點也不假,看看你中了幾條?

第二條、喜歡助人為樂的人,好運就多。

運氣好的人,都有一個喜歡助人為樂的習慣,幫助他人自己會獲得好運的道理,與佈施是一樣的,你幫助他人是無畏佈施,種下這樣的因,所得的果就是獲得更多的人幫助,因為幫助他人就是廣結善緣,善緣多了好運自然就來了。

第三條、喜歡知足的人,最快樂。

老子說:“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懂得知足的因,會得到幸福快樂的果,這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古人常說:“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知足的人快樂自然多,不知足的人,煩惱和痛苦自然多,這與貧富毫無關係。

七條因果法則,一點也不假,看看你中了幾條?

第四條、喜歡抱怨的人,煩惱自然。

就算自己當年很悲慘,也不要再去抱怨了,因為就算你再抱怨也已經於事無補。反而會給你帶來更多的煩惱,只有學會改變自己對生活的設想,才可以真正遠離煩惱,與其抱怨他人,不如改變自己。

第五條、喜歡享樂的人,痛苦最多。

享福就是消福,喜歡享樂就容易招禍,人千萬不能貪圖享樂,就算你福報很大,一旦享樂,福報必然會被耗盡,那時禍事就來了。福報是需要積累的,而不是去消耗它。

七條因果法則,一點也不假,看看你中了幾條?

第六條、喜歡貪小利的人,自然貧窮。

喜歡貪圖小利的人,一生都不會大富大貴,因為貪小便宜必吃大虧,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佛家常說,有舍有得,小舍小得,不捨不得。貪小利就是小得,小得必有小失,時間長了積小成大,最終的結果就會導致自己貧苦一生。

第七條、喜歡孝順父母的人,福報最大。

佛家說,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父母,孝順父母可以獲得世間最大的福報,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如果你最近經常走背運,福報被消耗太多,趕快去做這件事吧,孝順父母是因,獲得福報就是果。

七條因果法則,一點也不假,看看你中了幾條?

下面這七件事,也是最積福報的,一定要多去做。金剛經上說:“菩薩應無所住行於佈施。”若你能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心無所住,只是默默去做好事,從來不求回報,也不問前程,這樣就可以積累到陰德福報。

  • 恭敬待人。

佛經上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所以我們對待一切眾生,都要平等恭敬對待,對待一切眾生,就像對待父母那樣恭敬,對待父母要想對待佛一樣恭敬才行。因為佛法在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份受益,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受益。

七條因果法則,一點也不假,看看你中了幾條?

  • 常懷慈忍。

《地藏經》上說:“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有時候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受你的恭敬或善行,有些人你對他很好,但他卻不領你的情,反過來去傷害你,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去常懷慈忍。佛去度化眾生,也有眾生不聽佛的,甚至去誹謗佛,這個時候佛還是會慈悲對待,不生厭惡之心。

若能在生活當中,經常以慈悲心待人,當別人傷害到自己時,能夠理解和包容對方,常行忍辱,這不僅可以修行自己,還能方便他人,為自己積累更多福報。

七條因果法則,一點也不假,看看你中了幾條?

  • 懺悔自己。

經常懺悔自己過去的罪業,並且能夠改過自新,就可以將禍事轉為福報,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是人就會犯錯,犯錯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知錯不改。

若能及時懺悔改錯,就可以避免造下更多惡業,不造惡就是在修善,所以經常懺悔自己的人,福報都會越來越多。

  • 經常隨喜。

佛在法華經中曾說過,隨喜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如果能在生活中經常隨喜讚歎他人,自己就可以獲得福報。他人遇到好事,自己也跟著高興,就如同自己也獲得了好運一樣,所以隨喜時,當下就能收穫愉悅的心情,且在未來還會收穫隨喜的功德,這件事一定要多去做。這也是付出最少回報最大的一件善事。

七條因果法則,一點也不假,看看你中了幾條?

  • 清心少欲。

少欲知足,同樣可以積累福報,因為少欲的行為本身就是惜福的行為,慾望少了,福報就無從被消耗,所以不去損福同樣也是積福。時刻保持內心的清淨淡薄,禍事就會遠離你。

第六件事:和顏愛語。

和顏悅色待人,逢人經常說善語,這樣可以避免造下口業,多說利益他人的話,就是在利益自己,若能平時多說善語,此善因必得善果,福報自然來。

七條因果法則,一點也不假,看看你中了幾條?

  • ​不說他過。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這不僅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更是可以積德積福的大善行。經常反省自己的過錯,改過就是積德,他人有過錯,也不要去議論,因為他人的錯誤與你無關,你言論讓人之過,這種行為就是把他人的過錯轉接到自己身上,這是愚痴的表現,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在人前人後去論人是非。

感恩閱讀與分享。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