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庆当、宝成当、鼎盛当,走进胡同去看一下北京现存的老当铺遗存


前些日子旮旯儿去灯市口的中国书店转了转,顺便买了几本关于北京的古籍。其中有一本合集中包含了陈夔龙所著的《梦蕉亭杂记》,在这本写于1924年的回忆录中记载了很多清末北京的轶事,读来甚是有趣。 有图有真相,游览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请关注旮旯儿的头条号【犄角旮旯逛北京】,千余篇原创照片文字,欢迎阅读原文转发。

旮旯儿喜欢收集关于北京历史的各类书籍,尤其是古籍,从中可以读到很多网络上搜不到的信息。这本书中有一节在讲到义和团火烧洋货铺引起前门外大火时,提到了当时京师城厢内外共有当铺一百一十余家,之前旮旯儿也曾了解过北京老当铺这个行当,但是对于当铺的数量一直没有找到确切数字,这本书中给出的数字算是一个参考了。

听过传统相声《当行论》的朋友应该对当铺都不陌生,这个当年能够以物抵钱的买卖并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太好的印象。如今在游人如织的南锣鼓巷里看到的基本都是在原有民房基础上改造的铺面房,但难得的是这里还真有一座清代的老当铺遗存,不过如今残留的只是一面原来的山墙以及大门上的砖雕匾额。


关于当铺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不过旮旯儿在这里展示的几处老当铺遗存应该都是清代或者清末民国时期的。旮旯儿过去家住在北锣鼓巷,离南锣可以说是很近,但当年并没有注意到这里还有这么个古迹,后来听说是因为这块匾被后盖的小房给遮挡住了,后来修酒吧街整治胡同时才又露了出来。

要说现在北京的胡同里保留下来的老当铺遗存还真是不少,光是旮旯儿过去拍过的就有四五处之多。位于东总布胡同西口的宝成当刚刚修复完毕,其外面遮挡了十来年的围墙终于被拆除了。

和南锣的万庆当铺比起来,宝成当的砖雕匾额保存的要好的多,而且整座建筑外观也很完整,前些年这排房子前边开有小卖部,后边是住家,后来这一带拆迁时在路边砌了一堵墙,一下子过去将近十年了,不过虽然外观修复了但现在这里依然大门紧锁。

北京城里还有些老当铺如今变成了大杂院,比如位于东城门楼胡同就有一座老当铺遗存,但这里的情况和前面所说的稍稍有些不同,在外墙上没有当铺的牌匾,但在西侧的小门上方嵌着一块刻有“泰和别馆”的石匾,听附近街坊说这里起先是家当铺,但在民国时期被改建成了私人住宅。

原先在东总布胡同的那座老当铺的大门处还可以见到门道内的铁门遗存,不过经过维修重建后都见不到了。幸运的是在门楼胡同的这座当铺遗址还能看到一些当年的痕迹,从门道的缝隙依稀可以看到墙里隐藏的大铁门,这种用铁板制成的防盗门如今真是难得一见了。


北京历史上的南城相对于东西城来说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因此这一带的当铺理应更多。如今在前门外的北火扇胡同里还能看到一座老当铺遗存,这里保存的也还算完整,尤其是大门之上嵌的那块砖雕牌匾更是非同一般。

这家当铺的字号叫鼎盛当,在砖雕牌匾后的落款写的是毓如李钟豫,这个李钟豫是清末人,写得一手好字,据说颐和园佛香阁的牌匾就出自李钟豫之手。前两天旮旯儿在另一个帖子中介绍的大江胡同那座永增厚米面庄也是李钟豫题写的,不过那块砖匾现在已经不见了。

除了上述几座挂牌介绍的当铺遗存之外,旮旯儿还曾在胡同里拍过一些虽然没有说明但是疑似当铺的老建筑。比如大江胡同的这排老房子,在大门的墙里还有过去防盗门的痕迹,这和东总布胡同的那座当铺非常相像,无论是外观还是细节都让旮旯儿不由得不怀疑这里当年也曾是一家当铺。


遗憾的是前不久旮旯儿再次路过大江胡同的时候这处建筑现在已经见不到了,这里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别墅区。旮旯儿倒是希望能够利用一家老当铺遗存改造为当铺博物馆,让人们对当铺这个特殊行当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北京的小胡同看似普通,但是每一条都很有故事,只要用心留意随处都可能发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图有真相,游览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请关注旮旯儿的头条号【犄角旮旯逛北京】,千余篇原创照片文字,欢迎阅读原文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