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牛”代替耕牛,告別傳統耕種模式,微型農機贏在未來

提起農民,很多人第一印象大概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場景了,過度的體力勞動,使父輩們未老先衰、苦累纏身,操勞了大半生,已經像完全透支了體力的老黃牛。

“鐵牛”代替耕牛,告別傳統耕種模式,微型農機贏在未來

一、農機應用的意義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農村的耕牛漸漸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的“鐵牛”,從拖拉機到旋耕機,從播種機到收割機,以及脫粒機、施肥機、除草機、插秧機、扶壟機、沖溝機、覆膜機等等,可以說,但凡需要人力來完成的農活,基本上都實現了農業機械的完美替代。

在2019年中國國際(青島)農機展會上,來自安徽的客商張先生說:“以前種植小麥,採取傳統牛馬耕種模式,從撒化肥、到耕地、旋耕、打坷垃、播種等一系列步驟,每畝小麥需要耗時兩天左右。

“鐵牛”代替耕牛,告別傳統耕種模式,微型農機贏在未來

而現在就不同了,農民朋友只需買回肥料和小麥種子,站在地頭等著就行了,一輛旋耕機下田,肥料隨機播撒,一畝田地,用不到半小時就耕種完畢了,站在地頭的父輩們在面對這樣的場景時,心裡直不習慣,明明是累得半死的季節,怎麼還沒來得及做些什麼,一切就結束了。

這就是在短短十年的時間內,農業機械能全面替代耕牛,迅速成為農業主導的原因。農業機械化不僅把農民朋友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了,同時也為高效農業,起到根本上的促進作用。

“鐵牛”代替耕牛,告別傳統耕種模式,微型農機贏在未來

我這次前來參會,主要關注的是微型機械,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微耕機,那些大型機械,看起來很高大上,每輛動不動就數十萬甚至是數百萬,這對普通農民朋友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特別是在平原地區的農村,經濟作物比較多,種植結構也比較複雜,因此,這些大型機械就失去了用武之地,而微型機械就成了主角。

我是一名農資經銷商,從2015年開始推廣微型農機,在我們當地,以中藥材種植為主,特別是多年生中藥材,每年都要進行沖溝、扶壟、中耕除草等工作,而大中型機械根本無法進地,傳統牛馬工作模式,已經基本絕跡。

“鐵牛”代替耕牛,告別傳統耕種模式,微型農機贏在未來

而採取微耕機進行耕作,就是一種順勢而為,我們要做的,就是幫農戶選好、選對微耕機,對於時代的產物,推廣起來就是如此簡單。”

二、微型農機的特點

偌大個展會,微型農機展位佔據了很大份額,也是人流量比較大、交易比較火爆的展位之一,在一家展位前,有客人諮詢商家:“你認為微型農機的最大特色是什麼?”

“鐵牛”代替耕牛,告別傳統耕種模式,微型農機贏在未來

商家的回答很簡單,也很現實:“微型農機最大的特色就是農民朋友能賣得起,像眼前這臺微耕機,集沖溝、扶壟、旋耕、除草、覆膜等多種功能為一體,至於價格,一臺只需要3000多元人民幣,而且還能申請農機補貼,每臺微耕機補貼金額在500-1000元不等,這樣算起來,就很便宜了是不是,喂兩頭牛的成本,一年也不止兩三千元吧。

第二個特色就是操作簡單輕便,即便是老年人也能輕鬆操作,這對於現階段農村勞動力以老年人為主的大背景,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其它展位,看似簡單的玉米脫粒機,同樣受到了參會人員的“熱寵”,據商家介紹,如今的農民朋友,每家種植三五畝玉米,機收後運輸回家的玉米棒,就需要這種脫粒機進行脫粒,一臺600元價值的玉米脫粒機,每小時可脫粒一畝左右的玉米,效率還是蠻高的,而且結實耐用。

“鐵牛”代替耕牛,告別傳統耕種模式,微型農機贏在未來

在大蒜播種機展位前,商家介紹,一臺3000多元的大蒜播種機,每天可工作6-10畝作業,不但實用易操作,蒜種的播正率(蒜頭朝上)也是很高的,而一臺數萬元甚至是數十萬元的大型播種機,雖然在速度上可以趕超小型機械,但就質量而言,小型播種機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

這些小型農機不但價格便宜,農民朋友能消費得起,最主要的依然是實用價值,微型機械不僅適合種植結構比較複雜的平原地區,而且特別適合丘陵及山地工作,因此受到特別追捧,也是有其自身價值的。

三、微型農機所存在的問題

“鐵牛”代替耕牛,告別傳統耕種模式,微型農機贏在未來

在一片看好聲中,也有人提出了質疑,微型農機推廣也已多年,但質量問題一直是一道邁步過去的坎,根據農民用戶總結,微型農機主要突顯的問題在於:

1、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出現質量問題較多:由於微型機械還處於推廣階段,新生事物必然存在一些無法迴避的問題,畢竟是機械,一些零部件屬於易耗品,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生產的微型機械,還存在粗製濫造的現象,現階段的農民朋友,比較看中的是價位,低價位勢必是以透支產品質量為代價的,花錢購來的機械,三天兩頭出問題,這也是影響微型農機普及的一大硬傷。

“鐵牛”代替耕牛,告別傳統耕種模式,微型農機贏在未來

2、售後服務的缺乏:產品易出問題,經銷商也比較頭痛,為了提高時常競爭力,經銷商往往降低利潤進行銷售,而一旦遇到質量問題,就沒了維修的能力。而注重產品質量或售後服務的生產企業,產品價位比較昂貴,在和低價位產品競爭中,往往不佔優勢,於是就形成了愈爛愈爛的惡性循環。

3、監管力度不到位:一個新事物的誕生,如果沒有市場約束力,往往就容易失去公信力,和大中型農業機械相比,農機監管部門,往往會忽略對微型農機的監管和重視,這也為一些渾水摸魚的不法商販提供了溫床,殊不知,往往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才是構成社會和諧的關鍵。

“鐵牛”代替耕牛,告別傳統耕種模式,微型農機贏在未來

而現如今微型農機的銷售渠道多樣化,也是造成監管乏力的原因之一,在銷售基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微型農機銷售渠道特別多,從農機專業銷售門店,到農資店,從五金雜貨鋪,到農機合作社,還有很多農民朋友選擇在網上購買,或者是生產廠家直接深入農村一線進行銷售,沒有固定的流通渠道,出現的問題就不容易控制,雖然商品社會提倡流通多元化,但微型農機有其特殊的一面,在市場相對不成熟的前提下,渠道多樣化就特別容易失去控制。

“鐵牛”代替耕牛,告別傳統耕種模式,微型農機贏在未來

因此,微型農機既面臨著機遇,又面臨著挑戰,希望相關渠道在理想宣傳的前提下,注重合理引導、嚴把產品質量關、同時做好三包售後服務,今後的微型農機銷售,誰能做到這些,誰就能在市場銷售中佔得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