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臉比翻書快”的青春期:父母必備溝通指南

沒有高質量溝通,就談不上高質量陪伴,更談不上高質量養育。

“翻臉比翻書快”的青春期:父母必備溝通指南

很多人認為,所謂溝通就是說話而已,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實際上,"說話"恰恰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能否聽懂弦外之音,能否有同理心,能否在談話過程中不捲入自己的情緒,保持專注的傾聽,能否跟對方保持"同頻"對話…..這裡面有很深的學問。在親子關係中,高質量的溝通是"高質量陪伴"的重要組成部分,溝通質量直接影響親子關係的質量

放一個朋友A的案例。

晚上回家,走到院裡正好碰上孩子買西瓜回來,我們一起進家後孩子說:媽媽你吃雞柳嗎?我以為他在地攤上買的那種,就說不吃。孩子說你不吃我就不炸了。我一聽趕緊說,你親自做啊,那我吃,我還以為買的呢!孩子做的過程我喝了中藥,孩子弄完給我盛好,就拿了三個勺子 喊我們去吃西瓜,我說剛喝藥,現在還不能吃,你們先吃,愛人正看手機,說一會兒再吃。

孩子自己吃的過程掉地上一塊,吃完他拿墩布墩,我說,來把餐桌和廚房這裡也墩下,看這裡髒的!孩子說我拒絕!愛人一聽有了情緒,你不能墩一下嗎?!孩子說不能!愛人一聽勃然大怒,就大喊起來,看你說拒絕和不能說的真溜,然後巴拉巴拉吼了一通,最後說"你老爹上一天班不累,我墩!"自己氣呼呼去拿墩布墩地了,孩子也氣呼呼回自己房間了,並反鎖了門。

我聽孩子說拒絕時也是有情緒,但當時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覺得生氣和大道理都沒有用,就沒有吭聲,去反思以往我們對孩子包辦代替太多,沒有從小養成幹家務的習慣,之前也有過讓孩子墩地不聽的情況,愛人也大發雷霆(我家要求孩子每週墩地一次,可是他老是不墩)。事後我曾提醒愛人,他還說亂世需重典!我不置可否。今天看到愛人又這樣,我也有情緒,覺得他只是在發洩情緒,於事無補,不過我當時什麼也沒有說。

碰上孩子和愛人這種情況,該怎麼做才好呢?

心理學家科胡特曾經說:"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做什麼更加重要",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的人格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遠比父母具體做了什麼事情要重要的多。如果父母的人格相對健康成熟,那麼即使他們偶爾"犯錯",對孩子也不會產生過分的影響,如果父母自身人格發育不成熟,那麼即使他們按照最科學的育兒指南撫養孩子,也很難有好的結果。

傾聽與溝通是影響親子關係的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從某種意義上說,溝通質量直接決定了親子關係的質量,而是否能產生有效溝通,又直接反應了父母的人格健康水平。

這篇文章,我們談一下在親子關係中,如何聽懂孩子的"弦外之音"以及如何和孩子"同頻"交流的問題。

“翻臉比翻書快”的青春期:父母必備溝通指南

1. 讀懂語言背後的內容

人們常常對語言信以為真,但卻忽視了語言其實往往最具有欺騙性。這裡面的欺騙性一方面是指溝通的一方常常言不由衷,另一方面是指我們在理解對方語言的時候,常常自我中心,發生理解偏頗的現象。

所以,我們必須掌握理解語言背後內容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溝通。

① 需求

語言,是行為的一種。而一個人的行為背後,必然有動機和需求。以文中的案例舉例,孩子從一開始問媽媽是否要吃雞柳時,其實就隱含著潛意識的需求。

但是大多數時候,我們更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對對方的言語進行回應(自我中心),這樣就很容易忽視對方真正的需要。

我們可以連續的看一下孩子在這個事件過程中的表現:媽媽很晚回家,孩子出門買西瓜——問媽媽是否要吃雞柳——炸好雞柳,拿好西瓜,準備了三隻勺子…..孩子的一系列行為,其實都反應出了其背後的真實需求:和父母產生鏈接。

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在語言概念的內涵裡,言語類的語言交流,在全部信息交換中只佔很小的比重而身體語言、微表情等"非言語類"的語言,所能傳遞出來的信息影響更為深遠。這是因為非言語類的語言更接近人的潛意識,是更"真實"的語言。而"說出來的話",卻經常是經過處理過的意識表達。

孩子的外顯行為,是其潛意識的綜合呈現。我們作為局外人,可以看到孩子想和父母發生鏈接的需要非常明顯。但可惜的是,孩子的"橄欖枝",父母一點也沒有看見。

在我們進行討論的過程中,一個同學問A"比起西瓜和雞柳,墩地有那麼重要嗎?",這句話她連問了三次,A都沒有理解——這正是產生無效溝通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因為太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故而很容易對對方的需要選擇性的失明。

孩子天生忠誠於父母,這是孩子的天性。不管孩子多大,這種天性都很難磨滅。在青春期,很多孩子看上去叛逆,和家長關係也非常緊張,但是孩子深層次的對父母的依戀卻從來沒有消失過。更為常見的場景是:孩子懷著柔軟的心試圖和父母接近,但最終卻因為感到極度的失望而與父母不歡而散

“翻臉比翻書快”的青春期:父母必備溝通指南

② 情緒

情緒是溝通中的重大的課題。99%的無效溝通,都源於情緒的裂變。還有一組數字是:在影響溝通結果的內容裡,只有30%是溝通的具體內容,其餘70%均來自是溝通的情緒。

情緒一般都有累積的過程。如果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進行細緻的覆盤,可以覺察到一個事實:我們往往不是在最後引發爭執的那一刻才真正有情緒的,而是在那之前情緒就已經在累積了。當情緒一直積累,就會在情緒池中引起發酵,裂變,最終在某一時刻發生爆發

比如文中的案例,A並不理解當她讓孩子拖地時,孩子會說"我拒絕"的原因,不僅如此,孩子的拒絕墩地的行為,還直接激發了她和老公的情緒(只不過老公爆發了,而她隱忍了)。但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孩子的"拒絕"背後,並不是A認為的,孩子被慣壞了,"沒有做家務的習慣",而是一種

情緒的累積反應。換言之,行為(語言),只是情緒的表達

這個情緒,來自於自身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挫敗感

有一點需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情緒反應多數是在潛意識裡發生的,很難精準的覺察,我們的行為,大多數時候是情緒引發的自動化反應,類似於條件反射,而情緒,是引發條件發射的按鈕。

在這個案例中,孩子的情緒有很多"內心戲"的成分——當然,這種內心戲也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現形式。一個人的內心戲越多,就越容易自我中心,越習慣從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可以看一下,在孩子的內心戲裡,包含怎樣的邏輯——這對於我們理解孩子的行為非常有意義:我"好心好意"的給父母買了西瓜,炸了雞柳,很渴望自己被父母"看見",和父母有深切的鏈接,甚至得到父母的讚賞。但是,父母卻表現的很淡漠,一個明知道馬上要吃西瓜還喝中藥,另一個自顧自的玩手機。我拿了三個勺子過來,得到的卻都是很隨意的"你先吃吧"的結果——這一切都讓我感覺很委屈。而媽媽還在我擦地的時候"勒令"我去擦廚房的地,說"看這裡髒的!",從她的語氣裡,我感覺到了強烈的不被理解以及控制、否定,故而產生了委屈和憤怒的情緒,所以,我對媽媽要我墩地的要求說拒絕!

這個"內心戲",就是孩子潛意識的呈現。它體現了孩子在溝通過程中自身情緒不斷髮酵的過程。

對於行為,我們不要評判對錯,而要看到它的合理性。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情緒引發的行為,其背後支撐的是人格,而人格,是一個人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其人格的形成與發展,和家庭教育的環境高度相關——這是一個清晰的邏輯鏈條,它的意義是,提醒各位家長:不要總看到孩子如何錯了,而更應該看到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

如果在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總是對孩子的需求漠視,對孩子的情緒進行批判,甚至還因為孩子的情緒激發了自己的情緒,各種情緒糾纏不清,那麼家庭大戰的上演,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翻臉比翻書快”的青春期:父母必備溝通指南

2. 如何才能與孩子"同頻"溝通

本文中提到的這件小事,在生活中太常見了。夫妻之間,親子之間,甚至同事之間,都常常會因為溝通不暢,產生各種問題。所謂的溝通不暢,其實就是沒有在同一個頻道里進行溝通。看似你一言我一語說的很熱鬧,但大多數時候常常是因為情緒的干擾而離題萬里。可以說,同頻是決定溝通質量的基礎。

① 放下評判

這一點我要放在第一條說。因為太重要了。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常常帶著各種關於“好壞對錯”的評判,而這些評判,直接阻礙了父母和孩子貼近同頻的可能。

比如當孩子對擦地表示拒絕的時候,父母便會對孩子拒絕擦地這個行為產生相應的反應,至於如何反應,基於父母如何評判孩子的這個行為:如果認為孩子的行為是因為被慣壞了,不懂事,不理解父母,自私等等…那麼帶著這樣的評判,父母勢必會產生相應的不滿情緒,然後很可能會將這種情緒轉化為直接的攻擊:比如指責、怒吼、辱罵等,進而使溝通無效,矛盾升級。但反之,如果父母看到孩子拒絕背後的情緒,以此為鏡像,自省自己之前的行為是否引發了孩子的情緒,或者造成了什麼誤會,並開誠佈公的和孩子進行溝通,那麼很可能會消除彼此的誤會,化解情緒,更不會將孩子原本的一片好心演變為一場戰爭了。

一個人,人格之中所帶評判越多,人格越不完善,越容易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並被情緒左右,錯失目標。正如文中一開始引用科胡特的那句話:父母是什麼人,比他們做了什麼更重要。如果父母自身人格不夠完善,就必然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更容易給孩子造成傷害性的體驗,也無法養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好”的父母,更像是一個穩定的“容器”,能夠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並將其轉化為更有建設性的能量重新輸出給孩子,完成對和孩子的高質量溝通——“容器”這個概念,也是精神分析學家為家長提出的方向。

同頻溝通,需要父母自身的人格成長,所謂的人格成長,其中重要的方面,是要不斷的覺察自己的評判性思維,儘量放下對孩子的各種是非對錯的評判——這是努力和成長的方向。

“翻臉比翻書快”的青春期:父母必備溝通指南

② 覺察自己的情緒:及時喊停

大多數時候,人的反應都是潛意思的自動化反應。但是如果能夠把“潛意識意識化”(榮格語),就會很有效的改善自己的行為。具體到溝通這件事,能極大的增強溝通的效率。

比如當覺察到孩子說拒絕時自己憤怒的情緒,就可以有意識的讓自己冷靜一下,看看自己為什麼憤怒?

如果能有這樣的一個“暫停”的動作,就意味著有意識的對自己的慣有模式進行了修正,也就避免了進一步的情緒裂變引發的更惡劣的後果。

所以,暫停,意味著有了意識,有了覺知,有了換位思考的可能。而換位思考能力,正是一個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方面——如果將一個人的自動化的反應作為扳機,那麼按下暫停鍵,就意味著建立了一個扣動扳機前先檢查一下的新習慣,這個新習慣,可以從行為上改變我們的認知,對於溝通,非常有意義。

“翻臉比翻書快”的青春期:父母必備溝通指南

③ 放下自我中心,培養自己的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換位思考的能力。一個人最大的滿足感,來自於重要他人的理解和看見。所謂知己難求,就是因為被看懂,太難得了。

父母和子女經常溝通不同頻,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就是感覺自己總是不能被父母“看到”,不被父母理解。這種不被理解的感覺,會令孩子產生很強烈的挫敗感。

所以,父母需要培養自己擁有同理心的能力。這個同理心的培養,包括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看到孩子的渴望,接納孩子的情緒三個方面。

如果一個家長能做到以上三方面,一般來說,都不會讓孩子產生“無法交流”的無力和憤怒感。但問題在於如何做到?簡單的說,就是放下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不等同於自私,但自我中心越多的人,人格越不健全。跳出自我中心的陷阱,首先需要有空杯心態,就是不要帶著自己已有的標準、自以為是的瞭解去對待孩子。

很多家長常說“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什麼屎”,這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簡單粗暴的自我中心和自以為是。這樣的家長,很難擁有同理心,更難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和看懂。

放下自己的固有觀點,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努力去傾聽孩子真正要表達的是什麼?孩子的初心是什麼?訴求是什麼?孩子行為的合理性有哪些?

只有這樣,才能跟孩子同頻交流。否則,孩子說孩子的,家長說家長的,兩個人吵了半天,卻根本沒在一個頻道內溝通。那就是徹底的無效溝通。

在中國,同理心是一種極為稀缺的品質,尤其是對於家長而言更是如此,這一點,值得引起重視。

“翻臉比翻書快”的青春期:父母必備溝通指南

④ 遇到爭論:先處理情緒,不妄談道理。

最令孩子煩惱的溝通莫過於:我跟你談情,你給我講理。中國的家長太喜歡講道理。

太喜歡講道理,是一種心理防禦的表現,其實背後的邏輯是:我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的,所以我說的道理,你應該聽。這樣做,會令孩子在溝通的時候感覺到極強的壓抑感和被控制感

仔細想一下就可以明白:辯論時最喜歡講道理,因為道理是可以佐證自己正確的工具,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喜歡講道理,目的還是想通過道理證明孩子是錯的,孩子有一點小瑕疵時喜歡講道理,目的是為了矯正(人為控制)孩子的行為…….

久而久之,孩子就對家長的道理出現超限逆反的現象。更為要命的是,絕大多數時候,家長所說的那些正確的道理,他們自己基本上都做不到——這種雙標,會嚴重的壓抑孩子,讓孩子憤怒和逆反。

所以,家長需要仔細覺察,自己那麼喜歡講道理,是不是因為自己除了講道理之外,根本不會別的溝通方式?是不是因為自己想依靠道理“戰勝”孩子?是不是懶的費腦子理解孩子的動機、需求,而選擇了一種“簡單又正確”的方法,讓自己省事?

往往這些,才是事實的真相。

在親子溝通中,如果發生情緒,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接納孩子的情緒,認可孩子情緒的合理性,幫孩子處理或者允許孩子自行處理情緒,然後再進行接下來的溝通。

如果反之,家長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強行灌輸道理,則會讓孩子感覺更憤怒和壓抑,溝通自然也無法進行。

所以,在溝通中,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不在有情緒時講道理,是一條實現同頻溝通的原則。

溝通是一門學問,其背後折射出來的,是兩個人的人格素養。為人父母,學會高質量的溝通,能夠讓自己說的話是孩子愛聽、能聽懂、願意與之交流的,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溝通的技巧,否則溝通就淪為說教或者責備。孩子也就常感覺家長無趣,拒絕溝通了。

成長在路上,修行在生活中。

“翻臉比翻書快”的青春期:父母必備溝通指南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