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賺錢高鐵:每天狂賺3500萬,員工只有67名

最近幾天,關於高鐵的話題又火了,甚至登上了微博熱搜榜,“京滬高鐵有多賺錢?人均創收近4億”、“日賺3500萬超9成A股公司、資產超千億、員工僅67人!”等標籤的背後,正是普通人所不熟悉的中國鐵路系統。

而隨著京滬高鐵招股書的發佈,這家巨無霸公司也逐漸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今天小編將給大家講述京滬高鐵及其背後的故事。

中國最賺錢高鐵:每天狂賺3500萬,員工只有67名

一、京滬高鐵來A股上市,開通以來已運送旅客9.4億人次

事情由來是這樣的,10月22日,京滬高鐵向證監會遞交上市材料(想要在A股上市),10月24日晚間,證監會就披露了京滬高鐵的《招股說明書》,由此,京滬高鐵的情況才逐漸曝光。

中國最賺錢高鐵:每天狂賺3500萬,員工只有67名

下面先簡要介紹一下京滬高鐵的情況,京滬高鐵全長1318公里,縱貫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等七省市,連接京滬(北京、上海)兩大超級樞紐,途徑東部沿海人口密集省區。於2011年6月30日開通運營,目前已運送旅客9.4億人次。

中國最賺錢高鐵:每天狂賺3500萬,員工只有67名

京滬高鐵開通後,京滬間的時空距離迅速被拉近,上海到北京最快運行時間由9小時54分,縮短至4小時18分,1300多公里一天內可輕鬆往返。

另據招股書披露,目前中國鐵投持有京滬高鐵49.76%的股權,是京滬高鐵控股股東。而原中國鐵路總公司改制成立的國鐵集團持有中國鐵投100%的股權,是京滬高鐵的實際控制人。

中國最賺錢高鐵:每天狂賺3500萬,員工只有67名

“數錢數到手軟”:每天賺近3500萬元

連接“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京滬高鐵自然也是“數錢數到手軟”。

數據顯示,京滬高鐵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1-9月營業收入分別為262.57億元、295.55億元、311.58億元、250億元;

淨利潤分別為79.03億元、90.53億元、102.48億元、95.2億元。

按照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計算,相當於日賺3487萬元,盈利能力超過九成以上A股上市公司。

中國最賺錢高鐵:每天狂賺3500萬,員工只有67名

這一亮眼業績對應的卻是僅僅67名員工,其中25人為借調。按此計算,平均每人每天創造淨利潤超過50萬元。

員工人數少,這與其委託運輸管理業務模式有關。

通俗的講,京滬高鐵公司擁有的是高鐵線路、車站等資產,而動車組列車的設備管理、運輸組織管理、安全管理等等都委託給了沿線的鐵路局。你乘坐高鐵時見到的乘務人員、司機,都不屬於京滬高鐵公司。因此,京滬高鐵涉及經營的成本,主要是電力和委託管理費。

京滬高鐵的收入大頭實際來自2大部分:一部分為北京-上海高鐵線路的客票收入,京滬高鐵每年通過運送旅客獲得約為157.9億元元收入,這部分佔公司總收入的50%左右。

剩下的收入來自哪裡?原來京滬高鐵還有一個“躺賺”的能力,那就是跨線列車給京滬高鐵繳納的線路使用費,俗稱“過路費”,2018年跨線列車給京滬高鐵繳納的線路使用費151億元。

中國最賺錢高鐵:每天狂賺3500萬,員工只有67名

除了“過路費”,京滬高鐵還會收取接觸網使用服務費、車站旅客服務費、售票服務費、車站上水服務費。因為京滬高鐵除擁有整條線路,高鐵沿線還建有24座車站,旅客使用車站同樣需要交錢,這些費用包含在車票裡。

既然能賺這麼多,為啥還要上市?

京滬高鐵作為黃金線路,為何還要上市融資?原來,鐵路建設投資具有回報週期較長的特點,只靠運營收入很難收回成本。

拿京滬高鐵來說,僅建設成本就高達2200億多元,自2011年投入運營後4年才開始扭虧為盈。雖然自2015年以後盈利能力越來越強,但建設成本迄今還沒有完全覆蓋。特別是在國鐵集團的大盤子格局裡,京滬高鐵的盈利還要用來向大股東分紅、補貼虧損線路。長此以往,或許難以維持高質量服務(2018年國鐵集團中的18個鐵路局中,僅有6家實現了盈利)。

按照年初規劃,今年要完成8000公里的高鐵建設。以目前每公里1.7億元的造價計算,這就需要1.26萬億元的投入。在高額投資的背後,國鐵集團急需“回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此外,鐵路改革也迫在眉睫,自2013年鐵道部被撤銷,鐵路政企分開,中國鐵路總公司成立以來,鐵路系統先後實施了鐵路局公司制改革、鐵路總公司機關內設機構改革、所屬非運輸企業公司制改革、鐵路局集團公司內設機構改革。

2019年6月底,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掛牌,意味著其前身,即成立於2013年的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歷史使命完成。

華泰證券在研報中稱,2017年美國和日本的資產證券化率都已經達到83%和60%,中國僅為2.23%,優質路產的證券化,有利於改變投融資體制,化解負債壓力,提高經營效率和盈利水平。

看完招股說明書,小編終於明白京滬高鐵被稱為中國最賺錢高鐵的原因了。

客觀地講,高鐵大發展確實促進了人員、物資流動,“日行千里”不再是一種奢望;高鐵也大大減輕了春運壓力,讓春節回家的路不再漫長。隨著高鐵里程的持續增加,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它的便捷,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