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m銳龍逆襲成功,AMD翻身農奴把歌唱

這幾年,數碼愛好者們一定發現,從銳龍CPU發佈開始,AMD幾乎一路披荊斬棘:先是把英特爾自豪的X99高端平臺逼退,讓X299匆匆登場;然後又逼第七代酷睿CPU提前下班,讓英特爾提前發佈第八代酷睿應對;今年,AMD又直接拿出第二代銳龍CPU對戰八代酷睿。突然之間,英特爾的口碑和銷量接連下滑,AMD完成了"超級逆襲"。

工藝領先:臺積電7nm神助攻

2017年Zen架構、銳龍處理器的問世讓AMD大幅縮小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不過當時的一代銳龍還處於14nm工藝,可在這兩年裡AMD快速完成了14nm工藝到12nm工藝到7nm工藝的跨越,而競爭對手(Intel)的產品還處於14nm++工藝階段,這是歷史上第一次AMD在製程上反超Intel。

而這離不開友商臺積電的神助攻,目前在代工領域只有臺積電能夠提供給AMD最先進的7nm工藝,這也成為了AMD致勝的秘密武器。

不過公平地說,Intel的10nm工藝技術上並不落伍,其實在晶體管密度等方面相比臺積電的7nm工藝甚至還有些優勢,但因為Intel的10nm工藝初始目標定的太高,研發進程一直不順利,以至於這幾年一直處於不斷優化14nm工藝的階段。而AMD這次得到了7nm工藝的支持,至少能在英特爾推出自己的下一代芯片前還能佔有優勢。

7nm銳龍逆襲成功,AMD翻身農奴把歌唱

7nm銳龍3000立功了,AMD處理器均價大漲40%

AMD今年搶先升級了7nm工藝,包括GPU及CPU在內都比對手領先,儘管上新工藝的代價不低,但AMD這次賭對了,7nm正在給AMD帶來豐厚回報。

根據前幾天發佈的財報,AMD第三季度營收為18.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5億美元增長9%,比上一季度的15.3億美元增長18%;淨利潤為1.2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淨利潤1.02億美元相比增長18%,與上一季度的淨利潤3500萬美元相比大幅增長。

AMD上季度的表現創造了15年來新高,業績大漲靠的主要是今年新出的7nm處理器及顯卡,只看前面的數字好像沒什麼感覺,那換種說法就好理解了——根據AMD披露的數據,Q3季度AMD的芯片均價大漲了40%,雖然這其中包括了7nm GPU,但絕大多數都是來自銳龍3000系列。

與友商相比,AMD的價格聽上去也不怎麼高,但是別忘了與過去相比,AMD處理器在高端價位上已經有了質的變化,所以AMD這一次真的是從銳龍3000中受益了,哪怕定了高價也能Hold住,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不然的話AMD的毛利率也不可能從之前30%多漲到現在41-43%,40%分界線對無晶圓半導體公司來說非常重要。

7nm銳龍逆襲成功,AMD翻身農奴把歌唱

如今翻身躍龍門?

大家都喜歡聽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逆襲故事,資本市場也不例外。AMD扮演的角色儼然一個準備逆襲的“弱者”。2018年資本市場把AMD捧上了天,有分析師稱AMD打響了“十年翻身仗”。

1、CPU、GPU兩開花

2018年初“挖礦潮”來襲,先是讓英偉達和AMD嚐到了甜頭,但隨後“高位被套”,庫存大量積壓。英偉達最慘,畢竟顯卡是它的命脈。其庫存狀況自2018Q1後迅速惡化,Q2甚至環比上升近40%,香櫞也在此時捅了它一刀。

AMD的整體庫存走勢類似英偉達,只是幅度比較小。這就得益於AMD的雙主業了,CPU的暢銷掩蓋了GPU的庫存壓力。

2、數據中心業務

2018年11月,AMD發佈了基於全新的Zen 2架構,採用7nm工藝的EPYC(霄龍)處理器。這是全球首款7nm工藝的服務器處理器,業界巨頭紛紛給AMD EPYC拋去橄欖枝。

3、主機遊戲業務

主機遊戲業務其實是AMD長期的現金牛。目前主機市場主要玩家是任天堂、索尼、微軟。任天堂2017年推出的Switch迅速風靡全球,其SoC為英偉達的Tegra X1。PS4和Xbox One的SoC同為AMD。PS4和Xbox One的年銷量保持穩定態勢,當PS擁躉與Xbox死忠相互撕逼時,AMD恐成最大贏家。

7nm銳龍逆襲成功,AMD翻身農奴把歌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