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大多數時候,我們說得越多,彼此的距離卻越遠,矛盾也越多。在溝通中,大多數人總是急於表達自己,一吐為快,卻一點也不懂對方。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懂與不懂,不多說。心亂心靜,慢慢說。若真沒話,就別說。——海明威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相信很多小夥伴們在步入社會後都能夠理解“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利害,也就是說飯不可以亂吃,否則就可能要得病,話不可亂講,否則可能會有禍事發生。很多人往往口不擇言在不經意間得罪了人,該說的不該說的不分場合都說了出來,讓某些人難堪或者讓一些人記恨在心,在工作或生活中受到別人的不信任和冷落,甚至一些要好的朋友反目成仇分道揚鑣。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關於閉嘴的人生哲學有種說法很有意思,關於和小便有關係的,說的是人在小的時候小便和說話都不受自身的控制,每個小孩子都有過尿褲子的經歷,而且小孩亂說話我們稱為童言無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學會閉嘴了,小便也受到自己的控制了。到了老年階段了,這個年齡已經學會閉嘴了,但是小便又不受到自己控制了。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那麼在什麼時候要注意讓自己閉嘴呢?首先,人在春風得意需要講話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言辭,因為你這個時期的得意,肯定會有些人失意,這個時候如果自己不謙虛,不注重某些人的感受,在那裡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難免會刺激到一些人脆弱的神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所以,人生很多時候必須要夾起尾巴來做人。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其次,在涉及隱私的時候要學會閉嘴。保護朋友的隱私是應盡的義務。要說也是他自己說。譬如小張結婚後回單位宴請同事們吃飯,有個同事問小張:你對象怎麼沒來啊?小張說他今天工作比較忙,就不來了。小張的有個閨蜜小李也在飯桌上,說了一句“他下班後不是兼職送外賣去了嗎?”,小張不滿的對小李說“你比我都瞭解我對象啊”。可想而知,她倆的關係也就到頭了。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第三,在評論別人時候要學會閉嘴,很多時候你說別人的好話別人不一定知道,但是你說別人的每一句壞話,很可能都會傳到別人的耳朵裡。像是有些時候如評委一樣當面對一些人評論的時候,也是要首先肯定別人的優秀之處,對於一些不好的方面儘可能做到一言即中,簡短而直接,隨後抖個包袱,哈哈一笑而過。既然別人讓自己評論,肯定是想聽一些好聽的。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第四,一個人在遭遇失敗的時候,在最為艱難的時候,要學會閉嘴,這個時候,如果再信口開河,說三道四,不但沒有人會去聽你,大家反過來會去嫌棄你,甚至會嘲笑攻擊你。學會閉嘴,就是學會保護自己。根據同情弱者的原則,一個人失敗了,往往會獲得其他人的同情,如果你在最為艱難的時候,不言不語,低調做事,小聲說話,反而會獲得大家的同情和支持。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說話講究分寸,不逞一時的口舌之快,也不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有時一句多餘的話,就會讓場面變得尷尬,讓別人下不來臺,也會讓自己陷入被動的局面。適時的閉嘴,能不著痕跡地化解矛盾和尷尬,緩和了氛圍,也讓人如沐春風。任何時候,都要給自己,給別人都保留一定的餘地,給彼此沉默的空間。少一些憤憤不平、惡語中傷,多一些理解和包容,這樣才能持久生香,互相欣賞。

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說話是一種本能,閉嘴是一種修行,沉默是一種智慧。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看懂不拆穿,看破不說破,乃是大智!人有時候不要太逞能,保持沉默,日子就會好過;學會閉嘴,人生就會無悔。半生已過,我們都明白了很多,有些人不能掏心掏肺,有些話不能逢人就說。半生已過,回頭看看,有多少次因為多說,吃了虧;有多少回因為嘴快,得罪人。人啊,要學會閉嘴,對自己而言,是一種修養;對別人來說,是一種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