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勢」區塊鏈“國家隊”:前有人民銀行貿金平臺,後有中國銀聯BSN

《金卡生活》雜誌

中國銀聯 主管主辦

理論研究 實務探討

近期,“區塊鏈”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熱潮之下,“國家隊”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10月31日,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以下簡稱“貿金平臺”)在深圳上線一年多以來成果顯著,截至目前,在深圳市有29家銀行的485家網點參與推廣應用,實現業務上鍊3萬餘筆,業務發生筆數5千餘筆,業務量約合750億元。

四大應用場景,完善金融基礎設施

7月4日,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與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稅務備案表業務上鍊,而貿金平臺上鍊的業務由最初的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拓展為供應鏈應收賬款多級融資、跨境融資、國際貿易賬款監管、對外支付稅務備案表四大應用場景。此外,再貼現快速通道項目也將於11月中旬上鍊,業務場景不斷豐富,上鍊銀行、企業數量不斷增加。

作為貿金平臺的首批參與者,平安銀行交易銀行事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原來一筆貿易融資,中小微客戶的融資成本可能達到8%或7%,現在這種模式下,價格可能會降到6%,甚至5.5%。此外,以往一筆貸款需歷時2到3個星期,現在日內就能辦下來。”

截至2019年10月末,在深圳市參與推廣應用的銀行29家網點485家,發生業務的企業1898家,實現業務上鍊3萬餘筆,業務發生筆數5千餘筆,業務量約合750億元人民幣。此外,還有10多家銀行已在辦理接入平臺的手續。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邢毓靜表示,貿金平臺是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以共建、共管、共治模式打造的一個集開放貿易金融生態、可穿透式監管的、有公信力的金融基礎設施。圍繞“信息可穿透”“信任可傳遞”“信用可共享”三大目標,貿金平臺實現了“包容性對接”“可控性共享”“對等性互聯”三大能力,具有貿易數據交叉驗證、數據不可篡改、業務全生命週期管理的特點。

多方參與打造,打造開放共享貿易金融生態

作為區塊鏈領域的“國家隊”,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渣打銀行等多家上市銀行參與打造貿金平臺。據悉,將有越來越多的銀行加入到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及佈局。

貿金平臺的平穩運行,不僅使眾多中小企業獲取貸款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也為眾多上市公司帶來了實惠。據瞭解,在該平臺上辦理對外支付稅務備案表業務的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上市公司。

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表示,貿金平臺定位於為貿易金融提供公共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具有中立性、專業性和權威性,可為金融機構提供貿易背景真實性保障,降低數據獲取門檻。作為區塊鏈技術應用領域的官方平臺,得到了金融機構和企業的普遍認同。

據悉,目前,貿金平臺正在加快生態建設和全國推廣,已在甘肅落地並與北京和內蒙古商談技術方案;同時,也積極與中國香港貿易聯動平臺、新加坡國家貿易平臺等境外同類平臺洽談對接事宜。未來,平臺還將連接更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同類平臺,形成一個廣泛連接的全球貿易融資的高速公路、一個開放共享的貿易金融生態。

銀聯身影,全國性區塊鏈服務基礎設施平臺上線

當然,說起區塊鏈中的“國家隊”,就不得不提中國銀聯。2019年10月15日,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銀聯等在北京共同宣佈,由六傢俱體單位共同設計並建設的區塊鏈服務網絡(BSN)正式內測發佈。

區塊鏈服務網絡由國家信息中心進行頂層規劃,中國銀聯和中國移動運用相關區塊鏈技術及已有網絡資源和數據中心進行自主研發併成功部署,是跨公網、跨地域、跨機構的全國性區塊鏈服務基礎設施平臺,將推動區塊鏈行業創新研究成果的技術轉化、成果應用及產業佈局,服務新型智慧城市、數字經濟的建設發展。

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表示,區塊鏈服務網絡是一個跨行業協作的基礎服務設施,其建設具有多方面的意義,一是促進區塊鏈行業發展,二是打造區塊鏈創新應用示範,三是激發區塊鏈創新活力。銀聯正加速向科技公司、數據公司轉型,銀聯將以此為契機,聯合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及各市場主體探索一種新的業務合作模式,聯合開展業務創新。

據悉,在區塊鏈服務網絡內測期間,中國銀聯將與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移動等合作方積極推進安全與功能測試、技術架構優化、業務運營方案制定、基礎服務能力建設、創新應用推廣等各項工作,未來,區塊鏈服務網絡將陸續接入金融機構及其他企業,實現應用場景、生態建設和標準規範等方面先行先試,促進區塊鏈行業快速、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綜上所述,在金融科技的前沿,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隊”加速科技化、數字化轉型,以區塊鏈等智能技術為落腳點,為應用場景、生態建設和標準規範的推進提供基礎服務,持續推動金融行業的健康化、智慧化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