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 & 讀:索尼 Xperia 5 上手談

可能不出大多數人所料,無論是從哪方面看,Xperia 5 都不算是一款通俗意義上「好用」的手機。

這是一部 2019 年發佈的索尼旗艦,它既不支持面部識別解鎖,側邊指紋也稱不上好用;它的電池容量只有 3000mAh,15W 的快充功率也只能說是及格;它自帶 NFC,卻又不知移動支付為何物;甚至,它插卡必須重啟、低電量強 BAN 相機……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系統 UI 原始、本地化功能單薄,只是單憑硬件性能,Xperia 5 很難符合已經被國產手機們寵壞了的我們定義「好用」的標準。

但是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不狹隘地糾結「好與不好用」這個問題,你同樣可以發現 Xperia 5 所展示出來的閃光點。

正如索尼為 Xperia 5 定義的,它是一部出色的「創作工具」

索尼所謂的 Xperia 5 =「創作工具」,你可以想見,在內容創作時代,對於一部手機而言,創作,無非是基於手機的拍攝能力。

而在「拍攝」這件事兒上,索尼可是駕輕就熟。

除了手機領域為我們所熟知的 CMOS 之外,索尼自家的 ɑ 系列相機以及 CineAlta 攝像機,都是各自領域的頂級產品,所以,在 Xperia 5 上,索尼同樣也是和 XPERIA 1 一樣,拉上了自家的影像部門為索尼移動的 Xperia 5 背書。成品之一,就是 Xperia 5 原裝的攝像 APP——電影大師。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電影大師」,是 Xperia 5 搭載的獨立於相機 APP 之外另一個為視頻錄製所設計的 APP,它的最大亮點,就是採用了類似索尼頂級攝像機 CineAlta VENICE 風格的監視和設置界面,同時引入了 CineAlta VENICE 專業的顏色預設方案。

在相機 APP 內,Xperia 5 拍攝視頻時是不支持自定義包括鏡頭焦距、快門時間、白平衡和 ISO 等設置選項的,對焦模式也只有自動可選,但是在電影大師 APP 中,索尼開放了所有這些參數的自定義選項,所以相比於的傻瓜式的相機 APP,電影大師的拍攝功能非常豐富。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這個拉焦鏡頭,用的是電影大師內置的自動調焦模式手動拍出來的。Xperia 5 上的電影大師在手動對焦模式下,可以預設兩點自動拉焦,雖然一些第三方 APP 也可以手動拉焦,不過論對焦精度和拉焦難度,當然還是電影大師這種全自動的方式更友好。

相對其它手機搭載的多攝鏡頭,Xperia 5 的三個鏡頭硬件配置更均衡,所以,Xperia 5 的長焦和廣角鏡頭的創作性也很高,比如,用 16mm 的廣角鏡頭,內置的電影大師也可以拍出畫面非常有張力的 21:9 風光視頻: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由於電影大師有 CineAlta 的背景,所以整個 APP 的專業性非常強——電影大師的創作性確實比相機 APP 更高,不過,它的上手難度也不低。它的鏡頭 / 光圈、快門、ISO 是完全不支持 AUTO 的,幾乎在所有的拍攝場景中,你都需要手動設置快門和 ISO 來調節曝光,而在場景轉換的時候,它也可能會有過曝和欠曝的風險。

另外,電影大師作為一個橫屏攝影 APP,它把視頻拍攝的畫幅固定在 2.33 左右(2K 視頻的拍攝分辨率固定為 2520 × 1080,4K 視頻的拍攝分辨率固定為 3840 × 1644),比較接近索尼「CinemaWide」的寬高比,但是目前移動設備拍攝的視頻寬高比大都固定在豎屏 16:9,所以某種程度上,電影大師這款 APP 用來記錄創意更合適。

而如果想拍更偏社交分享的圖片或者短片,「傻瓜式」的原生相機 APP,還是更適合快速出片和分享。

原生相機的傻瓜之處就在於,即便是不介入高階的手動拍攝模式,Xperia 5 依然可以產出高質量的素材,這其中,有均衡的三攝鏡頭的輔助,也有索尼獨步的對焦系統的加持。

Xperia 5 的後置三攝的硬件配置和 XPERIA 1 完全相同,同樣是 12MP 的主鏡、長焦、廣角配置:

  • 12MP f/1.6,等效焦距 26mm,主鏡頭,支持 5 軸防抖
  • 12MP f/2.4,等效焦距 52mm,長焦鏡頭,2 倍光學變焦,支持 5 軸防抖
  • 12MP f/2.4,等效焦距 16mm,廣角鏡頭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這三枚鏡頭的配置均衡,所以在拍攝時不會刻意排斥特定的鏡頭,也算是擺脫了思維定勢。這三枚鏡頭在拍攝同一場景時的視角如下: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這三顆鏡頭都只有 1200 萬像素,在最新發布的國產 Android 的 6400 萬像素面前,12MP 不是太夠看。不過,各個社交媒體平臺對高像素圖片的支持不友好也是當前的事實,所以解析力的重要性其實並不比色彩、構圖來得更重要,相反,對於「分享」這件事兒而言,更輕量的 12MP 照片也有自己的優勢。

在索尼的調校下,這一組鏡頭的整體素質優秀,白平衡精準、寬容度高。這是一組 30 張 / 秒的高速連拍下,Xperia 5 鏡頭從高光場景轉向弱光環境下的成片 GIF: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這一組高速連拍做成的 GIF 其實很能反映出 Xperia 5 的拍攝功底。即便是在冷 - 暖、明 - 暗場景快速轉換時,Xperia 5 依舊可以保持精準無比的白平衡和比較優秀的曝光(畫面轉到暗光處中間有幾張欠曝)。

當然,鏡頭素質只是基礎,強大的對焦能力才是 Xperia 5 的點睛之筆。

Xperia 5 不只是支持臉部對焦,而且和它之前上市的另外一部期間 XPERIA 1 一樣,支持索尼獨家的眼部對焦。人眼 + 臉部對焦的加持下,拍攝人像時 Xperia 5 可以出色地完成實時對焦,讓拍攝者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構圖上。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在 2 倍光變下,Xperia 5 的人眼識別距離在 5 米左右,也就是說,它最遠可以在 5 米開外完成眼部對焦。不僅如此,它的合焦速度相當快,在 30 張 / 秒高速連拍下,移動的人像它也可以精準對焦。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不只是人眼 + 人臉對焦,Xperia 5 也能完成靜物實時對焦,所以,即便是在拍攝非人像 / 動物的時候,在畫面上點選被攝主體,它也可以完成實時動態對焦。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在夜景拍攝方面,Xperia 5 不僅可以利用多幀合成的方式進行拍攝,而且得益於 RAW 降噪特性,它的夜景照片顯得非常乾淨,噪點壓制也做得不錯。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當然,全手動模式下,Xperia 5 的相機 APP 還支持手動長曝光,在夜景拍攝上還有更多的可玩性。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除了「激發想象」,Xperia 5 的 21:9 屏幕,體驗真的很贊

索尼在這塊 6.1 英寸的 1080p OELD 屏幕上,用上了索尼電視的 BRAVIA ®顯示技術和 X1 圖像處理芯片,再加上部分被支持 BT.2020 色彩空間,Xperia 5 這塊屏幕雖然比不上 XPERIA 1 那塊 4K 屏幕細膩,但是在色彩、動態範圍方面,毫無疑問 Xperia 5 完全稱得上是智能手機中的頂尖水準。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不過,對於 Xperia 5 這塊屏幕,我看重的倒不是它色彩有多真或者對比度有多高、看電影有多沉浸,而是它的 21:9 寬高比。

從 XPERIA 1 開始堅持 21:9 屏幕,無非是因為21:9 為擅長影像的索尼在移動領域保留了一絲想象——索尼的算盤打得響,而已經充分適應了 19:9 的普通用戶,卻並沒有為索尼的這份堅持買單。箇中原由,無外乎 APP 適配不佳、播放 16:9 視頻兩側超大黑邊,此外,「醜拒」,可能也是很多用戶排斥 XPERIA 的理由之一。

但是,在 Xperia 5 這塊細長的屏幕上閱讀,對我這種重度的閱讀者來說,真的稱得上是一種享受。

21:9 的優勢,是屏幕更長、單屏可以顯示更多的內容。就像是我們把屏幕寬高比 16:10 的 MBP 和 3:2 的 Surface 稱為「生產力工具」一樣,Xperia 5 豎向 21:9 的屏幕也非常適合展示靜態的長篇圖文內容。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單屏展示更多內容是 Xperia 5 這塊長屏的優勢,不過這塊 21:9 長屏,間接也促成了 Xperia 5 的狹長機身設計。而狹長機身設計的好處是,Xperia 5 的握持手感比其它手機更好,尤其是長時間抬手閱讀這類重度使用手機的場景下。

Xperia 5 的厚度並不算低(超過了 8mm),屏幕面板還稍帶一點 2.5D 玻璃的感覺,後玻璃面板索性就一塊直板,它的握持手感完全仰仗更窄的寬度實現。作為一部 6.1 英寸屏幕的手機,它的機身寬度只有 68mm 而已,比所有主流品牌的旗艦機型都要更窄(甚至包括 Google 剛剛發佈的 5.8 英寸 Pixel 4)。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Xperia 5 可能是目前握持手感最好的一部旗艦手機,好到什麼地步?走在路上,我寧願是把它握在手裡,而不是揣進褲兜,這是我之前在用一加 7 Pro 時所沒有過的潛移默化的微妙變化,再之前的 iPhone Xs Max揣褲兜我都嫌硌得慌。

所以,更高的顯示效率和更好的握持手感,以及寬度收窄變相拉高 PPI 所形成的細膩屏幕觀感,就讓 Xperia 5 順理成章的適合用來閱讀。 當然,除了閱讀之外,你肯定也能在日常使用的其它場景中找到共鳴,比如,刷個微博或者逛個論壇?

拍 & 读:索尼 Xperia 5 上手谈

相同的情形,一年前我也在 LG 的 G7 ThinQ 上體驗過,當時 Android 手機屏幕流行的寬高比還是 19:9,那時候 19.5:9 的 G7 ThinQ 也是用一塊長屏和優秀的握持手感驚豔了我。

某種意義上,索尼也和一年前的 LG 一樣,有著自己對智能手機獨到的理解和堅持,至少是在拍照和閱讀上,索尼的堅持是能被我所認可的。

不過最終,產品的意義還是取決於市場和大眾。能不能打動更多的用戶,昨天已經開始正式發貨的 Xperia 5 ,相信馬上就會給我們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