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這些情況糖友要立即測血糖

監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做的,血糖波動大或過高或過低能反映出糖友病情的控制情況。不過醫生提醒,糖友不可拘泥於這兩個時段監控血糖,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應及時測血糖,以免血糖出現異常而不自知。

遇到這些情況糖友要立即測血糖

遇到這些情況糖友要立即測血糖

發脾氣時

低血糖發生時,除了有心悸、出汗、飢餓感等症狀外,還會有情緒變化,如急躁易怒、發脾氣、焦慮等表現,所以說,當糖友發脾氣時,可能提示是發現了低血糖,要及時測一下血糖,預防危險發生。尤其是對於經常出現情緒問題的糖友,要提高警惕,一次嚴重的醫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誘發的心血管事件可能會抵消一生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所帶來的獲益。

還要提醒糖友,情緒不好還會引起血糖升高,是因為情緒波動會引起人體激素分泌紊亂,導致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如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所以說,糖友要學會控制情緒,情緒就像是血糖控制的“晴雨表”,既能提示您可能是血糖過低了,也可能會使您的血糖升高。

睡得特別沉時

一些糖尿病患者有時會出現無症狀低血糖,尤其是老年患者多見。發生原因主要是糖尿病導致的神經病變使交感神經變得不敏感;而且反覆的低血糖發作使胰升糖素或腎上腺素對低血糖反應閾值升高;又加上老年患者多有肝、腎功能減退或常合併糖尿病腎病使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排洩減慢,易於積蓄。以上這些情況都是糖尿病患者易發生無症狀低血糖的原因。

無症狀低血糖發作時並沒有低血糖的典型症狀(心悸、焦慮、出汗、飢餓感等),而且有些患者屢發低血糖後,可表現為無先兆症狀的低血糖昏迷。所以說,當糖尿病患者睡覺睡得特別沉時,要警惕是無症狀低血糖發作,家人如果發現這種情況,要及時給患者測血糖,預防危險發生。

心理壓力大時

糖友在壓力大時,也要測一測血糖,因為心理壓力也有可能導致血糖波動。人在壓力、緊張等應急狀態下,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而交感神經會直接抑制胰島素分泌;同時應激狀態身體也會分泌多種拮抗胰島素作用的激素,如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綜上原因,當糖友處於高壓力狀態時,血糖有可能會升高,這時糖友不妨測測血糖,預防危險發生。

感到疲倦、睏倦時

當糖尿病患者感覺到勞累、疲乏、睏倦時,這可能是高血糖造成的。因為當血糖高時,體內胰島素缺乏,使葡萄糖不能進入人體細胞供給能量,且部分葡萄糖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機體細胞缺乏運動的能量,人自然就會覺得疲憊。當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在早期表現就是多尿、煩渴多飲以及乏力等症狀,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患者還會出現食慾減退、煩躁、嗜睡等症狀。

另外,低血糖發作患者也會有神志改變、認知障礙等症狀,但是低血糖發作還會伴有心悸、焦慮、出汗等低血糖典型症狀,可以和高血糖症狀區分。

所以當糖尿病患者出現疲乏、睏倦等症狀時,一定要及時監測血糖,因為這很有可能是血糖過高或過低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