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駕馭”董明珠

歷時近7個月,涉及資金總額達400億元的格力電器的控股權轉讓終於塵埃落定。

2019年10月28日晚間,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格力電器最終選定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作為格力電器15%股權轉讓的受讓方。公告顯示,該基金管理人為珠海高瓴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上海特派記者 丘眉

董明珠很兇猛,很難搞。很多人在提及董明珠的時候,心裡甚至會飄過一絲畏懼。

10月28日,董明珠掌舵的格力電器公告稱,經評審委員會對參與本次公開徵集的兩家意向受讓方進行綜合評審,確定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最終受讓方。公告顯示,該基金管理人為珠海高瓴股權管理有限公司。高瓴最為著名的創始人,名張磊。

張磊愛衝浪。2018年11月,在央視《遇見大咖》的鏡頭裡,他穿著黑色衝浪衣,在兇猛的白浪裡躍起、俯衝,“(你要學會)怎麼駕馭這個浪”。

這天晚上,一些財經群裡都在說:“張磊,牛!”“湖北仙桃的雷軍、湖南人方風雷沒有搞定的董明珠,河南駐馬店人張磊搞定了。”

雷軍與董明珠之間的恩怨是一個“十億賭約”。方風雷是這一次追逐格力追逐董明珠的另一家厚朴投資的總舵手。

“懟”

2013年,董明珠與雷軍在一次節目中立下“十億賭約”。同時,她怒懟小米手機,專偷別人的專利和技術,連格力手機的技術都敢偷。

“懟”是董明珠的第一大特徵。除了雷軍,她懟美的和奧克斯。美的說“一晚一度電”。董小姐說:“美的是欺騙,它的一晚一度電是虛假的,一晚一度電、一晚低至一度電……類似這樣的技術,這樣一個東西竟然還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用這樣的頭銜欺騙消費者。”

她懟奧克斯:“奧克斯天天在我這裡挖人,連工人都挖,甚至我的人去了他那裡還要更名換姓,這是我現在的心情,偷了我們的技術,而且弄虛作假。”

除了友商,董小姐還懟朱江洪,格力的創始人,也是董小姐最為感恩的一個人。董明珠指責格力內部人員裙帶關係嚴重,而且還撂下狠話,這些裙帶關係裡面,首先以最高領導為代表。

曾經的合作伙伴國美,在發展最為迅猛的時候,經常搞降價活動,但董小姐認為這樣會損害經銷商的利益,也直接與總舵手黃光裕“懟”上了。

“懟”,是一種兇狠。董小姐直言自己“兇”“狠”“霸氣”: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指的是規章制度對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正常運作的重要性。“綱”舉即可“目”張,規章制度健全了,剩下的便是循規蹈矩,實現“無為而治”,用不著領導者的“兇”“狠”“霸氣”。我的“兇”“狠”“霸氣”,並不是想跟某個具體的人過不去,只是為了健全國企管理體制,儘可能減少漏洞。

年度最強繡球

今年4月8日晚間,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電器總資本15%的股票,這筆股權轉讓剛一亮相,即成為年度最受關注的資本案。眼球度堪比2017年萬達的轉賣。

但是,萬達的轉賣大戲,熱鬧歸熱鬧,卻跌宕起伏,甚至雞飛狗跳。不斷被殺價,不斷被放鴿子,是一場帶有屈辱的求生大戲。

董明珠與格力電器的轉讓之路,從頭至尾,都像高傲的公主,凜凜不容詆譭。所有追逐者都是手握近400億元的資金實力,卻始終像大考的考生。

格力電器是穩定的,但從領域來說,是傳統的,是“昨天”的。董明珠以一己之力,帶著格力電器搏殺到了“今天”,慣性的兇猛透露著“明天”的氣息。

在行業,在資本,在地方政府,董明珠與格力,一直不可輕視,已然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標杆。

珠海,一座沿海,開放美麗的濱江之城。至今,人們卻只知珠海格力,而不知“珠海”。在新一線城市或者各種新銳之城裡,尚不見“珠海”身影。

一座城市,如何贏得“明天”?在裡子來說,地方長官們都心知肚明,“產業生態為首”。年輕人都越來越敏捷且高瞻遠矚,他們都希望在某一個產業裡闖出話語權。

作為孕育了格力的珠海市,國資委和格力集團對受讓方的要求遠不止資金實力。方案中明確提出,受讓方要有能力為上市公司引入有效的技術、市場及產業協同等戰略資源,甚至擁有推進珠海市產業升級或產業整合的資源,具備為珠海市導入有效戰略資源的能力。

京東的核心競爭力或者說至今讓阿里顫抖的“護城河”,不是劉強東與“奶茶妹妹”越來越爛的哥倫比亞大學愛情故事,而是2010年張磊帶領的高瓴團隊,幫助京東創建的京東自建物流平臺。

“我要做企業的超長期合夥人,這是我的信念。高瓴的使命就是發掘最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用最長線的錢來幫助企業實現長期價值。我們相信那些能長期為消費者帶來價值、為產業鏈提高效率,‘護城河’足夠深的商業模式能夠帶來長期的高資本回報率。”張磊說。

繁榮昌盛之不可或缺

在美國東北部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小城,坐落著比美國曆史還要悠久的耶魯大學。當各路政商學界名人要員,徜徉在校園裡的前景大街,都要途經一座樸實的維多利亞式的小樓。那就是美國機構投資界聞名遐邇的耶魯大學投資辦公室。該辦公室管理著107億美元的耶魯大學捐贈基金(以下簡稱耶魯基金)和數億美元的耶魯大學教職員工的退休養老金,作為大學的有力金融後盾,該辦公室按校長理查德·萊文(Richard C. Levin)的說法,是“耶魯大學今天的繁榮昌盛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耶魯基金創建於1950年。1985年,大衛·史文森(David F. Swensen)開始執掌後,該基金的年收益率一直名列前茅,成為世界上長期業績最好的機構投資者之一。

1990年,駐馬店人張磊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狀元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專業。1998年,張磊赴耶魯大學求學,獲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及文理研究生院碩士,大衛·史文森正是其導師之一。其間,張磊在耶魯大學投資辦公室工作,具體負責非傳統資產類別的投資,包括國家新生市場投資、實物投資、風險投資及槓桿收購等,並從事法人治理結構和投資者保護的研究。在進行投資前沿實踐操作的同時,系統學習了機構投資者的機構建設、資產組合和風險控制。

“大家會說百裡挑一,但他們不是在說張磊,磊是百萬裡挑一的人才。”大衛·史文森這樣評價他的這位中國弟子,“在他身上聚齊了我之前列舉的(優秀投資者所需的)所有特質:好奇心、自信心、謙遜、敬業、判斷力,還有最重要的是,熱忱。”大衛·史文森早年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士·託賓(James Tobin)。

中原駐馬店的張磊與金陵的董明珠,共同在中國的最南邊,已經成為珠海明天的繁榮昌盛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論語》——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2002年,張磊在其譯著《機構投資與基金管理的創新》的序言裡以此開篇明義。

《棋行天下》。董明珠著。

《機構投資與基金管理的創新》。大衛·史文森著。張磊、王宏欣、何良橋主譯校。

【事件回顧】

格力電器400億元控股權轉讓塵埃落定,高瓴資本獲“芳心”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劉贇

10月28日晚間,格力電器公告稱,經評審委員會對參與本次公開徵集的兩家意向受讓方進行綜合評審,確定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最終受讓方。公告顯示,該基金管理人為珠海高瓴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凭什么“驾驭”董明珠

“傲嬌”格力掀起A股最高規格相親

2019年4月8日晚間,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這筆股權轉讓最終能夠花落誰家迅速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5月22日下午,珠海格力電器召開股權轉讓投資者見面會。當日晚間,格力電器公佈了參會投資者名單,百度、淡馬錫控股、厚朴投資、高瓴資本等25家機構在列。

8月12日晚間,格力電器公告披露,珠海市國資委原則同意格力電器國有股權轉讓項目公開徵集受讓方方案,同時公佈本次股份轉讓意向受讓方應具備的資質條件。

公告稱,轉讓價格依據除權除息事項相應調整後為不低於44.17元/股,且格力集團不接受受讓部分股份的請求。這意味著,受讓方必須具備近400億元的資金實力才能取得受讓格力電器15%股權的資格。

但珠海市國資委和格力集團對受讓方的要求遠不止資金實力。方案中還明確提出,受讓方要有能力為上市公司引入有效的技術、市場及產業協同等戰略資源,甚至擁有推進珠海市產業升級或產業整合的資源,具備為珠海市導入有效戰略資源的能力。

對於受讓方的種種條件要求,使得這場股權轉讓被眾人稱為“A股最高規格相親”。

高瓴資本將成格力電器大股東

9月2日,格力電器發佈公告,高瓴資本及厚朴投資旗下的投資公司珠海明駿和格物厚德在25家公司中脫穎而出,成為僅有的兩家足額繳納63億元締約保證金的受讓方。

天眼查數據顯示,珠海明駿投資成立於2017年5月11日,公司的兩大股東分別為深圳高瓴瀚盈投資諮詢中心(有限合夥)和珠海賢盈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賢盈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兩大股東分別為珠海高瓴天成二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和珠海高瓴天成二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而高瓴資本成立於2005年,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主要關注TMT、醫療健康、消費和企業服務等投資賽道。曾先後投資騰訊、京東、美團點評、滴滴、Uber、藍月亮、百麗等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高瓴資本早在2006年就買進了格力電器的股份,並持有至今。據格力電器2019年半年報顯示,彼時格力集團為其第一大股東,持股10.47%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為第二大股東,第三大股東為持股8.91%的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國基金當期以0.72%的持股比例位列格力電器第八大股東。

這也意味著,本次拿到15%的格力股份,高瓴資本將成為格力電器的大股東。

但在本次公告中格力電器亦表示,根據《公開徵集受讓方公告》披露的公開徵集方案,意向受讓方應自被確定為最終受讓方之日(即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與格力集團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所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仍須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及其他有權政府部門批准後方能生效,是否能夠獲得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及其他有權政府部門的批准以及股份轉讓是否能夠最終完成尚存在不確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