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是糟粕還是精粹關鍵在“讀者”

近日,北京市第四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李家聲在面對澎湃記者採訪時提到,《弟子規》絕大部分是糟粕,全書充滿了封建奴化思想,跟我們目前提倡的價值觀與創新精神相違背,打著所謂“國學”的旗號而讓中小學生背誦《弟子規》,是不合適的。

站在“反對封建思想”的角度,李老師的教育觀點不無道理。然而,稱《弟子規》是糟粕,也未免有失偏駁。其實,《弟子規》是不是糟粕,看得並不是其內容,而是讀者群體。背誦《弟子規》是好是壞,還得看教育者如何引導和把關。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範,“孝悌仁愛”是其核心思想。文中“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等部分內容,與我們現今所提倡的“誠信”“友善”等核心價值觀也是相符的。所以稱“《弟子規》絕大部分是糟粕”並不準確。

誠然,《弟子規》畢竟是封建時代的教育產物,編寫的主體內容為了滿足那個時代的統治需要,自然會存有部分封建倫理成分。不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便是看似落後的語句,也能解答出符合自身現實需求的思想。

例如,“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可以解讀為,長大後尊敬老人,多和父母交流,守護親情。例如“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可以解讀為,多讀健康有趣的書,少接觸不健康的讀書內容。《弟子規》的確“好壞參半”,可讀者因為思考層面的不同,能從中解讀出自己需要的一面。

就目前來看,少年兒童的價值觀還不成熟,缺乏“揚棄”能力,對於《弟子規》中的糟粕部分終究缺少一點“抵抗力”,自小背誦難免會吸收其中的封建成分。即便長大以後,能經由社會教育改變過來,也難保有餘毒留在腦中。在未經深入教育引導之前,便為了吸收傳統文化而要求青少年全文背誦,並不可取。

過去總有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未免誇大了青少年背誦古文的意義。學習應該是精細的“養花過程”,當因材施教灌注適當的“水、土、肥和光”。對《弟子規》不加刪改和引導地全文背誦,就是給花澆過多水,施過多的肥,學生還沒有抵抗力,根就容易爛,葉就容易枯。

引《弟子規》入教材向來爭議不小,有學者還直接稱《弟子規》為“一本粗製濫造的兒童讀物”。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真理是有相對性的,任何至理名言都具有一定的使用範圍。《弟子規》對有健全社會價值觀的成年人來說,是一類“國學經典”,然而對於三觀未健全的青少年而言,就可能是糟粕。

其實,對待《弟子規》不必過於苛刻,“讀”和“背”不是關鍵,關鍵在於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教育者要發揮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體作用,告訴學生《弟子規》中有哪一些可能是錯的,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解讀。使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主動“取其精華、去其糟泊”,令他們具備比成年人更為活躍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弟子規》的“糟粕影響”成分就會小很多。

歸根結底,教育不應該誇大閱讀古文的作用,關鍵孩子在於培養語文學習中的思考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背誦《弟子規》不是錯,錯的是不加揚棄,僅僅是為了記住而背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