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东西寺塔间有口古井 传出低沉的怒吼 井水摄人心魂有甜香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作协副主席、昆明作协主席李霁宇在《古城印痕》中记录了一则关于昆明古城东、四寺塔的神奇故事,知道的很少,每次读过之后不禁浮想联翩,久久难以忘怀。现录述于下,与诸君分享。

昆明东西寺塔间有口古井 传出低沉的怒吼 井水摄人心魂有甜香

据说,昆明市中心的东、西寺塔中间地带,有一口井。当事人从小就住在西寺塔下,很小的时候就隐约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东西寺塔下的黑龙力量实在太强大了,以至于双塔都镇不住,为了安抚黑龙,只能在双塔中间开一口井,必要时打开盖子给黑龙透透气并进行祭祀。

昆明东西寺塔间有口古井 传出低沉的怒吼 井水摄人心魂有甜香

东西寺塔旧照

当事人接着有了后续的故事。

他后来上了小学,学校就位于东寺塔下,于是每天四次往来穿梭于两塔之间,有时候闲着没事,就和朋友一起乱窜于那些像蜘蛛网一样的巷子,后来发现,在巷子深处有一间小房子,四面都没有窗户,门也时刻紧锁着,旁边的屋子里住了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总是恶狠狠的不许别人接近那里。

于是在后来的几年里,他们都对那间神秘的小屋子充满了好奇。后来,机会终于来了,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一片家家都在进行房屋改造,把土坯房改建成砖房,那间神秘的小房子一边的墙也被扒倒,终于看见了里面的情况,除了一个大铁盖子盖住的水井之外,什么都没有。

不就是一口水井吗?怎么搞得那么神神秘秘的。

昆明东西寺塔间有口古井 传出低沉的怒吼 井水摄人心魂有甜香

西寺塔旧照

当天晚上,他和另外三个同学就商议决定去“探险”。第二天下午,他们来到那口井的旁边,看到铁盖子用铁拴插住,盖子上刻了很多奇怪的图案和符号。当时他们也没注意,拨开铁栓就把盖子打开了(真是重啊,几个人费了好大劲)。

和一般的直筒型水井的结构不同,井口以下将近三米的地方就豁然开朗,向四周延伸了出去,而水面又在延伸面以下一点,感觉好像下面是一个很大的水潭!

打开盖子的时候,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当时正是夏天,但都被突然冻得打冷战,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水的颜色!蓝,深蓝,一种极其清澈及其纯粹而又极其深邃的蓝色!没有任何杂质,透明的,但又是怎么都忘不到底的清澈。

向井里望去,感觉不能呼吸,就像是那水要把你整个吸进去一样,不由心里发毛,一种恐惧感开始升起!

同时,那水感觉散发出一股甜香味,很摄人心魄的那种,让人不由地想跳下去泡一泡才舒服。但是过了一阵子,那种甜香味闻久了,渐渐地感觉头晕、恶心,并隐约感觉到了这股甜香味背后所隐藏的气味,腥味!

昆明东西寺塔间有口古井 传出低沉的怒吼 井水摄人心魂有甜香

手绘东寺塔

这时候,水面开始有些波动,他们没怎么在意,还往里面仍了两块砖头试水深,水面的波动越来越大,并隐约从井底远处传来了铁器碰撞的声音,感觉地底有什么东西正游过来。在想把铁盖子盖上的时候,一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极其恐怖的声音从井底传来,那声音也不大,但感觉极有威势,像是低沉的怒吼,当时整个身体都僵住了,内脏随着那个声音而颤动,可以明显地感觉自己肚皮的震动,五脏六腑好像翻腾起来,整个身子就像被不停的摇晃,心里想着“快跑”,但潜意识的恐惧阻止了身体的任何动作,身体已经彻底地僵住了。

不知道是吓懵了还是晕过去了,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最奇怪的是,同去的四个人,只有两个人听到了这个声音,另外两个不知道为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这个故事仿佛一篇悬疑小说。

昆明东西寺塔间有口古井 传出低沉的怒吼 井水摄人心魂有甜香

方苏雅东西寺塔远景照

有一张昆明百年前的老照片就是东西寺塔的远景照,是法国人方苏雅照的。两塔之下,那时还有不多的房屋,双塔显得十分突出醒目。后来才建起了密密麻麻的房屋。两塔之间肯定是有井的,井下届有可能是暗河或水潭,这符合昆明的地质情况。从这点看,故事不像胡编乱造。更何况,这些细节描述的确活灵活现,让人读之回味不已。

昆明东西寺塔间有口古井 传出低沉的怒吼 井水摄人心魂有甜香

今日西寺塔

古迹多半由传闻、轶事、野史丰富而生动起来。

史料只是“死”料,古籍和史料都是死的。凡是今人乐道,众人喜欢的古迹,无一没有人文色彩的渲染和浸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