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忍百讓莫生氣

百忍百讓莫生氣


忍!面對挫折,能坦然;面對嘲諷,能凜然;面對名利,能淡然。

漫漫人生路有太多的不如意,退一步海闊天空,只要不忘記自己的最終使命,我還是我。要能承受別人的嘲笑,這是一種雅量,同時也是能忍的標誌。如果你不能接受一次嘲笑,將會受到別人更多的挑剔和攻擊。人生中如果你不能忍一時之痛,那麼你的痛苦將是長久的。

其實,人生的各種境遇都是我們學習的功課,有人能處逆境卻未必能處順境。一個人將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這就要看他“忍”的工夫做得夠不夠。把境遇轉化超越,讓自己從中獲得學習成長的機會。

一般人受到冤屈挫折心理上總是憤憤不平。然而,正因為憤恨難消,痛苦煎熬也如影隨形、揮之不去。如果藉著面對打擊來鍛鍊自己的心性品格,甚至把打擊你的人看成來感化你的菩薩,謝謝他給你鍛鍊自己、提升自己的機會,心裡沒有怨恨,自然不會感到痛苦。

忍,是良藥。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闊天空;不能忍的人去到哪都是對立衝突;最後受傷的一定是自己。就如平常在報章上看到的社會新聞,總是有人因一時的衝動、控制不了脾氣,而釀成大禍造成生命中無法彌補的遺憾。

忍,其實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對一些事太在意的產物。

生活中人與人產生隔閡矛盾的原因很多,其中缺乏忍讓應是重要原因。很多人,得理不饒人,沒理也蠻纏,歸根結蒂,就是要高人一籌,占人上風,只要人家俯伏,而決不向人服輸,這是霸道的心態。須知物極必反,過剛易折,柔者則軔,絕非孱弱無能,而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以忍為大。

忍,在於己。在家庭中往往有許多煩惱瑣事,許多閒氣,如果肯在小節上用些工夫,這些煩惱是可以避免的。一個能忍善容的人必定心慈事和,能使冤家忘其怨。而一個性情苛刻的人,一點虧都不願意吃的人,只能使骨肉不相親,骨肉之間都不能相親何況是對待外人呢。可見人之親疏,全在自己,不能專責別人。

忍,調整心念。針對集體團隊而言,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以及想法,也有不同的情緒,所以往往會因意見相左而產生摩擦爭執。此時就必須學習忍,如果每個人都放縱自己以自我為中心,團體就不能和合。因此每個人要先退一步,放下自己的主觀想法,再從中溝通討論,就能夠作全盤客觀的考量,進而達成共識,使得團隊的運作更有效率。能夠忍才會有充分的時間、足夠的彈性讓自己調整腳步、想法,就不會一時衝動,做出不該做的事。

忍,有小忍大忍,有痛苦之忍,忍耐之忍,寬容之忍,理悟之忍,快樂之忍,忍中有忍,有種種忍,有層層忍……忍是一種昇華,是一種不斷地從失去中獲得的境界。

忍的滋味不好受,但又是每個明智者所必備的處世良方。“心有餘而力不足”時,要忍;當慾望膨脹到非分之想時,要忍;當個人利益受損而又身負重任時,要忍……忍是一種意志的考驗,又是“韌”的精神的體現。

忍,是一種心境,亦是一種穩定的心態。我們的世界不是孤家寡人的世界,哪有事事遂人願?忍,雖然痛苦點難堪點,但為了將來“黎明的黑暗”又算得了什麼呢?忍,能夠潛移默化的磨練人的意志,但我更看重的是它那種“以退為進”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